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普外科 >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

中医治胆囊息肉怎么办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极大的丰富,但是有些疾病也是防不胜防,尤其是出现胆囊息肉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害怕,再加上有时候胆囊息肉比较严重的话,必需采取手术的方式,可是很多人都对手术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那么采用中医的方法能治疗这种病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指导 中医治胆囊息肉怎么办呢 胆囊息肉的类型及分类 胆囊息肉多发的原因 胆囊息肉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1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指导

  1、要按时用餐

  如果您是胆囊息肉的患者一定要做到按时进餐,吃饭要有规律,这是非常重要的。

  2、胆囊息肉患者的食物要易于消化

  胆囊息肉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多吃好消化的食物是比较好的。

  3、胆囊息肉患者要多吃清淡的食物

  此类患者最好吃饭的时候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要吃一油炸的食品。

  4、不要吃得太饱

  胆囊息肉的患者是不宜吃的太饱的,最好要做到多餐少吃,这样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5、胆囊息肉的患者一定要多喝水

  对于有胆囊息肉的患者来说还需要多喝一些水。喝水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和胆囊息肉患者的术后恢复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2中医治胆囊息肉怎么办呢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

  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

  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

  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3胆囊息肉的类型及分类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较小,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的息肉,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假如息肉恶变,成为胆囊癌,其预后极差,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又不愿意手术者,应当严密随访,定期复查B超,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近几年,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同时,因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包含良性、恶性病变共20余种,患者常由于担心癌变而四处求医问药。那么,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胆囊息肉的类型及分类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1.非肿瘤性病变: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 9 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 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2.肿瘤性病变: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19 9 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 4%直径<10mm,66%的患者年龄<60岁;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88%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1 0年内施行的12 153例胆囊切除中,仅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9.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225例,占1.85%,可见本病虽有癌变的可能性,但对人群构成的威胁并不太大。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直径>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

4胆囊息肉多发的原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不吃早餐致使胆囊息肉:在生活中不吃早餐是一个很欠好的习气,人体的胆汁主要在胆囊里,倘若你不吃早餐,胆汁就得不到充沛的使用,就会藏着胆囊里,假如逗留的时刻比较长的话,就会致使胆囊息肉的呈现。

  经常吃脂肪高的食物致使胆囊息肉:生活中要经常吃高脂肪食物是会致使胆囊息肉的呈现的,所以为了身体考虑,咱们应该多吃一些植物油,而不要吃动物的油,假如人体中贮存的胆汁分泌的量比较多,胆囊供给的养分又缺乏,胆囊很可能就被腐蚀了,时刻长了就会致使胆囊息肉的。

  经常喝酒简单致使胆囊息肉:很多人都有喝酒的习气,喝酒是对身体有害的,早晨空腹喝酒的损害更是十分大的,这也是致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作的一个因素,期望咱们要致使注重,尽量避免这个病的发作。

  胆囊息肉的患者要留意了,饮食那些要清淡点,也要禁酒了。当然咱们也要留意防备了,期望上面的介绍咱们多多留意了,尽量避免自个的肠胃遭到影响,保持好自个的健康疑问啦。

5胆囊息肉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第一、超声诊断胆管息肉的经验表明,胆管内息肉样团块,不伴声影且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是胆囊息肉的病变较具有特征性的声像表现。但胆管息肉的症状应与胆道蛔虫残尸、胆管癌、胆管结石等病变的胆管内声像相鉴别。

  第二、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假如胆囊息肉患者伴有结石时,会有可能出现胆绞痛。但是有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只要在健康体检或诊断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胆囊息肉的症状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第三、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目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以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