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眼泪是泪器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原因有二,一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泪溢;二是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临床上区分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泪溢还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流泪十分重要。鼻泪管阻塞常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形成慢性泪囊炎。作为常见的泪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泪囊炎对眼是一个潜在威胁。那么泪道由什么组成?
目录
1婴儿泪道不通会自愈吗?
婴儿泪道不通会自愈吗?婴儿泪道不通会自愈。 婴幼儿鼻泪管堵塞绝大多数是先天性的,如何治疗取决于孩子的年龄。约有90%的患者在出生后6周内自然缓解或痊愈。如果宝宝6个月之后鼻泪管还是堵塞,那么就要考虑进行手术疏通。
宝宝泪道堵塞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泪腺堵塞是由于新生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鼻泪管下端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被一层先天性残膜封闭,或是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引起泪道阻塞。这样正常分泌的眼泪就不能通过泪道而排出,眼泪只好从面颊上流下来,形成流泪不止的现象。 注意: 新生儿泪囊炎如果长时间不治疗,泪囊长时间扩张会使囊壁失去弹力,日后即使泪道通畅,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并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
宝宝泪道堵塞有什么危害
1、眼周皮肤湿疹:小儿面部皮肤娇嫩,泪水刺激眼周皮肤会出现红疹、糜烂、瘙痒,久治不愈。
2、泪囊炎:单纯的泪道阻塞可能有透明粘液流出、没有脓液溢出。但泪道不通,泪液在泪囊内积聚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出现泪囊炎。这时将有脓性液流出或有脓性眼眵。不及时治疗,泪囊和泪道粘膜出现炎症反应,使得泪道探通术后容易再次阻塞。
3、张力性溢泪:泪道不通,泪囊中长期积聚泪液、粘液甚至脓液,使得泪囊扩张失去弹性和泪液引流作用,即使泪道打通,也会由于泪囊收缩无力而造成张力性流泪。
4、角膜炎:当泪道阻塞已经出现泪囊炎后又没有及时治疗时,一旦角膜(黑眼仁)有轻微外伤如角膜异物、指甲划伤、用力揉眼等后,泪囊中排出的细菌都会侵袭角膜导致角膜炎。严重角膜炎将在角膜上留下永久性瘢痕而影响视力。
5、眶蜂窝织炎:当泪囊炎细菌毒力强、身体抵抗力又较低时,细菌会引起泪囊急性炎症,出现泪囊区红肿硬结疼痛。炎症可以扩散到周围组织导致眶蜂窝织炎甚或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6、美观及心理影响:持续流泪所导致的美观和心理影响在年长儿童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往往不愿意抬头、不愿意与人对视和交流,造成自信心下降、性格孤僻。
2泪腺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泪腺堵塞的最典型症状就是流眼泪,可能还会伴有眼部疼痛和酸涩等反应。如果不注意保护眼部卫生,就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感染,从而诱发泪囊炎等并发症。患者一般需要采取激光治疗以疏通阻塞的泪管,在术后要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以防止发生感染。同时需要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不能过度用眼,要注意眼部得到有效的放松,还要避免因受凉而出现流鼻涕的症状。
泪腺堵塞按摩手法有什么用?经常流泪可能是因为宝宝的泪道系统出现了阻塞,正常分泌的眼泪不能够很顺利的进入,从而导致反流,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要去积极的做一下眼科的检查,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常见的治愈方法有包括泪管堵塞的手段比如,说是泪道冲洗或者是泪道激光,具体的手术方法还是要根据眼部注射的轻重来决定,在滴了眼药水之后可以在内眼角开始按摩,用手指腹慢慢的往下摸。
3泪道是由什么组成
是眼睛里的泪腺产生的。除非哭的太厉害,太频繁,才会哭坏眼睛。
眼泪来自于泪腺。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它就是分泌泪液的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12mm×20mm;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
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在白天大约分泌0.5~0.6ml的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泪液是一种弱碱性的透明液体,其中98.2%是水,其余为少量无机盐和蛋白体,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眼泪产生后,通过泪道排泄。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泪小点在上、下眼睑缘内侧各有一个,眼泪由泪小点进入像下水道一样的泪小管,通过长约10mm的泪小管进入泪囊,泪囊专门是用来收集和贮存泪液的,防止泪液外流。
泪囊大小大约为12mm×6mm,泪囊的下方有一根长12~24mm、直径3~6mm的管子直通鼻腔,这就是鼻泪管,泪囊中的眼泪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所以当我们点眼药水时,要用手指按住鼻根部,就是为了防止眼药水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 眼泪并不完全表示情绪的变化。当我们眼睛中落入灰尘等异物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眼泪,把异物冲出来。眼泪中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β-溶素等,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眼泪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防卫。另外,眼泪还能湿润眼球表面,湿润结膜囊,改变角膜的光学性能。 泪液在结膜囊内均匀地分布,形成一层液体的薄膜,在医学上叫泪膜。位于角膜前的泪膜叫角膜前泪膜。泪膜是非常薄的,在角膜前泪膜的厚度只有6~10nm,但就是这样薄的泪膜还可以自内向外分为三层:粘液层、水样层和脂质层。粘液层厚度只有0.02~0.05nm;水样层是泪膜的主体,在角膜前,平均厚度为6~10nm,占泪膜厚度的98%,它能保持角膜、结膜的湿润,是行使泪液功能的主要成分;脂质层厚度在0.05~0.5nm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水样的泪液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减少蒸发。其实泪膜的三层并没有清晰的界线,它们都是呈渐变的。
泪膜除了保持眼球的湿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是眼球的屈光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但没有泪膜的角膜是不光滑的,这时看东西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当角膜上有泪膜时,泪液可以填平角膜上的一些细小的擦痕,使角膜变得光滑,视物时也就会更清楚。泪膜在眼球上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而是角膜处最厚,在接近睑缘时最薄,因此在角膜前就形成一理论上的“凹凸透镜”,改善眼睛的屈光性能。当上、下眼睑闭合时,泪膜慢慢增厚,上、下眼睑闭合到2mm时,泪膜就形成一细长的“凹凸形的柱镜”,透过它看东西可以变得清楚一点。我们常看到,有人有近视或散光时,常会眯起眼来看东西,就是与此有关。此外泪膜还向角膜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
人为什么要眨眼? 这其实是一种生理需要。眨眼时,可以让泪液均匀地湿润角膜、结膜,使眼球不致于干燥,保持角膜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如果不眨眼,眼球上的泪膜会很快地蒸发,我们就会觉得眼睛干涩不舒、刺痛、流泪,不信你试试坚持一分钟不闭眼,你准受不了!因此眨眼实际上是一种保护作用。当风沙入眼时,由于异物的刺激,会产生反射性的眨眼,通过眨眼企图用泪液将入眼的异物冲洗掉。不能眨眼或过于频繁地眨眼,这都属于不正常。有的人由于面部神经麻痹而不能眨眼,因此眼球干燥、疼痛,是很难受的。有的小孩子因模仿别人的眨眼动作,养成了习惯性的频繁眨眼,这种习惯往往一下子难以改掉,让人看起来十分难受,是很不好的习惯,应当纠正。有的人是因为有慢性结膜炎、沙眼、浅层点状角膜炎等眼病,眼睛不舒服,而频繁眨眼,这时就应该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
4先天性泪道阻塞如何进行按摩?
保守治疗对于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宝宝同样重要,特别是按摩可以增加泪囊内的静水压,以求通过压力传导使得鼻泪道中膜性的阻塞物破裂,促使鼻泪管下端开放,解除阻塞;其次,按摩还可以排出泪囊中的滞留的泪液,而泪液本身是很好的细菌培养环境;同时按摩可使泪囊中形成相对负压,让药液通过虹吸作用进入泪囊。以上作用都有助于治疗并发感染,可有效的改善患儿分泌物增多、溢泪等症状,同时可排出泪囊及泪道内的脓性分泌物,避免泪道探通术后脓性分泌物再次阻塞泪道。
按摩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如果宝宝眼睛里面有脓性分泌物,家长就可以用拇指或十指指腹压迫泪囊,按在宝宝的鼻根及眼睛的内眦中央的部位,顺时针的方向挤压脓液,宝宝的眼角就会有一部分脓液流出来,家长为宝宝擦干净,点眼药。
还有一种手法也是这个位置,往下按压,这个按压要有一定的力度,通过按压,希望能把鼻泪管下端的阻塞的膜给冲开。在家里一般是每天按摩5-7次即可,每次按压6-8下,如果有脓液的话,按完以后用棉签擦净分泌物,再重复上边的动作,一直到没有脓液为止后再点药。
按摩前, 操作者洗净双手, 将指甲修剪圆钝平滑,避免损伤患儿皮肤。建议母亲可以在进行母乳喂养时进行,减少患儿头部活动。必要时需固定头部。
通过按摩,有一部分膜性泪道阻塞的宝宝可以治愈,也可以提高泪道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因此使用正确的按摩手法每日多次为患儿作泪道按摩,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5小儿泪道阻塞有哪些危害?
小儿泪道阻塞主要表现为流泪或眼含泪、眼睛有粘液溢出。
其危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眼周皮肤湿疹:小儿面部皮肤娇嫩,泪水刺激眼周皮肤会出现红疹、糜烂、瘙痒,久治不愈。
2、泪囊炎:单纯的泪道阻塞可能有透明粘液流出、没有脓液溢出。但泪道不通,泪液在泪囊内积聚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出现泪囊炎。这时将有脓性液流出或有脓性眼眵。不及时治疗,泪囊和泪道粘膜出现炎症反应,使得泪道探通术后容易再次阻塞。
3、张力性溢泪:泪道不通,泪囊中长期积聚泪液、粘液甚至脓液,使得泪囊扩张失去弹性和泪液引流作用,即使泪道打通,也会由于泪囊收缩无力而造成张力性流泪。
4、角膜炎:当泪道阻塞已经出现泪囊炎后又没有及时治疗时,一旦角膜(黑眼仁)有轻微外伤如角膜异物、指甲划伤、用力揉眼等后,泪囊中排出的细菌都会侵袭角膜导致角膜炎。严重角膜炎将在角膜上留下永久性瘢痕而影响视力。
5、眶蜂窝织炎:当泪囊炎细菌毒力强、身体抵抗力又较低时,细菌会引起泪囊急性炎症,出现泪囊区红肿硬结疼痛。炎症可以扩散到周围组织导致眶蜂窝织炎甚或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6、美观及心理影响:持续流泪所导致的美观和心理影响在年长儿童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往往不愿意抬头、不愿意与人对视和交流,造成自信心下降、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