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子宫脱垂?很多年轻的女性不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子宫脱垂虽然是比较严重的妇科疾病,但是却不是病发率最好的妇科疾病,但是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产生,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如何判断子宫脱垂?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对女性来说非常的重要,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女性生育完后发现自己的子宫有脱垂的现象,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目录
1子宫脱垂的鉴别诊断方法有那些
【鉴别诊断】
一般来说,子宫脱垂的症状极容易跟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混淆,因为它们的症状都非常的相似,所以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子宫脱垂的话,就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比如常见的b超等都可以诊断出是否为子宫脱垂。
【治疗】
芒针 (一)取穴
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
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 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
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环上穴操作法:嘱病人取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身稍向前倾,用26号7寸芒针,针尖朝子宫体方向直刺4~6寸左右,用雀啄式点刺手法进行提插,使产生触电式针感,向前阴或少腹部放射,直运针至脱出子宫有上提之感。在针刺本穴时不作捻转,每次只针1侧。上述穴位,针前均应排净尿,针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均不留针,每日1次,穴位可交替轮换。余穴,百会穴平刺,针后加艾条薰灸15~20分钟;关元、曲骨直刺,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三阴交、阴陵泉针尖略朝向心方向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亦为每日1次。芒针法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以上就是关于对子宫脱垂鉴别诊断方法的详细介绍了,到了这里相信很多患者朋友都已经了解这类疾病的诊断方法、同时以上也给大家介绍了对于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应该对患者朋友们也会有所帮助,当然生活中也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子宫脱垂诊断方法
1.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 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4.月经改变、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3子宫脱垂怎么办
子宫托治疗
1.子宫托及其作用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能使患者自行掌握,但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托。
2.托号选择以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为宜,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故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3.使用时间一般晨起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月经期最好不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刺激性小。上托后,症状即消失,可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
2.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3.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4.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5.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6.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7.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8.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如鸡、山药、扁豆、莲子、芡实、泥鳅、淡菜、韭菜、大枣等。
4子宫脱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得了子宫脱垂,应如何治疗
子宫脱垂这种病在广大农村仍然是常见病,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应积极治疗。
对于子宫脱垂的治疗,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三类:年纪轻,要求生育者,选择保留子宫的手术;如年龄较大,不须生育者,可选择子宫切除术;对于年老体弱者,可采用阴道中隔形成术。
怎么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治疗子宫脱垂虽然是重要的,但采取措施,防止本病的发生更为重要,主要有以下措施:
1、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防止生育过多,过密。
2、做好月经、妊娠、产后及哺乳期的保健工作。产后不宜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3、提高产科人员技术水平,正确处理各产程,注意保护会阴,及时修补裂伤,正确处理难产。
4、防治慢性病,如咳嗽、支气管炎、便秘等。
5、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子宫脱垂病因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女性会患上子宫脱垂这种疾病。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患上子宫脱垂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生产造成的伤害(例如巨婴、难产等)。
2.腹腔内的压力太高(例如过度肥胖、久咳、便秘、或盆腔内有肿瘤压迫,都会使腹腔压力增高)。
3.因为年龄的原因,导致了女性的器官出现衰老现象,并且分泌的荷尔蒙激素也有所降低,从而使得盆腔底肌群失去了原有的张力,而且子宫韧带也可是逐渐退化。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