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冠心病人要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医疗设施更加完善了,医院的技术水平也更加先进了。但是有一点做的是不太好,就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认知普及工作做的不是太好,很多人患病了都不清楚应该注意什么。就拿现在老年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冠心病来说吧,很多人对其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冠心病人都需要注意什么。

目录 冠心病人的寿命多长 冠心病人要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 冠心病患者正确运动方法 冠心病也有假三招揪出真假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养要注意什么

1冠心病人的寿命多长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是什么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病变始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

  事实上不仅仅是冠心病,任何一种疾病对患者而言都会有很多的伤害,而想要延长寿命,那么在配合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除了的治疗之外,日常生活当中的心态以及饮食问题,都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冠心病人要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

  1、充分认识冠心病的症状

  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的胸骨后不适,多呈挤压或紧缩感,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左手甚至颈部和喉部等,在激烈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时诱发。历时短暂,持续几秒到十几分钟,一般不超过20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即可缓解。但是,假如这些症状的发作频率比平时高或者严重的话,那么应该马上联系主诊医生。假如症状经过休息和服用药物,15分钟还没缓解,那么应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要记住,把医生的电话和急救的电话都帖在电话旁边的墙上,以免情急的时候遗忘。

  2、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措施包括:戒烟、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高血压、适当运动、健康饮食、缓解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等。

  3、按时服药

  有些患者在症状消失的时候,便认为已经治愈,自行停止用药或者用药不规律。要知道,这些药物能提高心肌供血和维持心脏的功能。遵循医嘱、按时服药、规律用药,是有效控制冠心病的保障。

  4、定时进行复诊

  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价心脏的功能和治疗的效果。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进行复诊,有利于疾病的监控和及时发现其他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而且还要保持心情的乐观,除了上面小编介绍的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患者在饮食方面以及睡眠方面都要多加注意,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不能做,自己都要清楚,并且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太多,要控制自己的饭量。

3冠心病患者正确运动方法

  冠心病的发生与体力活动过少有一定的关系,常从事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运动疗法是冠心病防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恢复工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运动目的

  改善心肌供血与供氧;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危险因素,防止冠心病的复发;消除不良情绪,获得良好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增强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

  2.运动强度控制

  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好、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运动强度为40%~80%最大摄氧量或70%~85%最大心率的运动,运动初期或机能状态稍差的患者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总体来说,宜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来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这种运动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减少运动引起的危险性。一般而言,每周运动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掌握在1小时以内。

  3.运动种类

  有氧运动是冠心病患者运动疗法最主要的方式,常用的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山等;医疗体操,如太极拳等。此外,适当的力量练习也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4.基本运动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状况,可分为3组分别进行锻炼:

  基本组:心电图无明显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自觉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编入本组。

  准备组: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组。

  观察组:心律失常、心绞痛频繁发作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组。

  (1)基本组

  注意事项:

  运动后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130次。对没有锻炼习惯的冠心病患者,开始锻炼时应严格控制运动量,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者再逐步过渡到每分钟心率130次的运动量经医生检查确诊已符合本组要求,才能逐步进行锻炼。运动量要因人而异,加强自我监督,定期进行病情复查,避免快速、屏气、静止用力的动作。

  1) 步行

  具体方法:

  步行两段1000米平路。用15分钟走1000米,休息3-5分钟,再走1000米。以后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每日1-2次,每周4-6次。

  注意事项:

  步行时选择平坦道路,注意步态稳定,步幅均匀,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中间可穿插急行,如体力不能耐受,可随时减慢速度。

  锻炼功效:

  简便易行,一般选择在优美环境中进行,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对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摄氧能力效果最好。其中急行比散步对心脏的锻炼价值更大。

  2) 慢跑

  具体方法:

  每周4-6次,每次1000-2000米,心率控制在120次/分以下。以后可逐步加长跑步距离,但不应提高跑步速度。

  注意事项:

  只有在急行2000-3000米而无心绞痛发作者,才允许参加慢跑锻炼,适用于病情较轻、有运动基础者练习。运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心率,体力不能耐受时,可采取走-跑交替的形式降低强度。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锻炼功效:

  比步行强度大,但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更有效地提高心脏功能。

  3) 登高:

  选择一个高度不超过50米,坡度为30度左右的坡,可先用15-20分钟登完,以后逐步缩短时间,上坡后休息10分钟,再用同样的速度下坡,每周3-4次。

  注意事项:

  强度相对较大。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放松活动。如出现气促、晕眩等,应增加间歇时间,或多穿插平稳的呼吸练习。如有极度疲劳,胸闷或心前区有紧迫感和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随身携带药物,以便在不适时及时服用。

  (2)准备组

  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运动量,每分钟最高心率不超过100次,要缓慢、柔和,结合呼吸进行运动。

  1) 散步:

  具体方法:

  先慢速(每分钟70-100步)走500米,再中速走1000米,最后用慢速走500米,每走一段可休息3-5分钟。每次走20-3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运动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运动后避免立即进行热水浴,以免发生血压下降及心率失常。

  锻炼功效:

  属于间歇性运动,可有效提高有氧能力,增强心脏功能。

  2) 医疗体操(中强度):

  具体方法:

  直立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臂缓慢前上举,两掌相对,上体同时稍稍向后仰,深吸气;两臂放下,还原,呼气;重复6-8次。

  直立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上体向左转,随之左臂屈肘放在背后,右臂屈肘置于胸前;还原,向右侧做相同动作。每侧重复6-8次。完成动作时,两腿直立,呼吸均匀平稳。

  直立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臂前平举,两腿屈膝慢慢下蹲,呼气;缓缓站立,还原,吸气;重复6-8次。下蹲和站立时,上身均保持直立。

  注意事项:

  完成以上动作时,呼吸平稳,动作舒缓,尽可能使躯干、四肢伸展,肌肉拉伸。每天可练习一次,每次练习时间20-30分钟。

  锻炼功效:

  以中等强度的伸展性运动为主,节奏缓慢,柔韧舒展。可调整呼吸节奏,并兼有理想的娱乐性放松作用,对冠心病的康复有良好疗效。

  3) 保健按摩:

  具体方法:

  揉擦面部、头部、腰、胸、腿和脚底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状况在卧床情况下做主动(自我按摩)或被动(由别人代劳)按摩。按摩穴位时,要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才有效。

  锻炼功效:

  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防止因长时间缺乏运动或患病卧床引起的肌肉萎缩。

  (3)观察组

  注意事项:

  本组患者暂不宜参加体育运动,应在症状有所改善的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参加锻炼。提倡早期活动,但切勿过急,以免造成意外。一般急性发作期以卧位休息为主,减少心脏负担。患者卧床时间过长或过早活动,都不利于病情康复。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健康后再有计划地由局部的运动到全身运动,运动量也可逐步加大,最大运动量的心率为每分钟90-100次。

  1) 医疗体操(小强度):

  具体方法:

  仰卧位,双臂置于体侧;两臂同时伸直缓慢举起,缓慢放下;重复8-10次。

  仰卧位,双臂置于体侧;保持上臂不离床,缓慢屈肘;重复8-10次。

  仰卧位,首先单或两膝(足跟不离床)向上屈曲,然后向下伸展,重复8-10次。

  注意事项:

  速度要慢,动作幅度要小。呼吸平稳,动作舒缓。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每练习完一个动作休息1次。以自我感觉来检查自身的运动量,有不适感觉立即停止练习,以免发生意外。

  锻炼功效:

  促进健康的恢复。

  2) 气功:

  具体方法:

  卧位,按照头顶、前额、眼眉、眼睑、眼球、鼻子、嘴唇、面部、下颌、颈部、两肩、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指、前胸、两胁、上腹部、下腹部、项部后背部、腰部、臀部、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两脚的顺序想象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尽量促使肌肉放松,并同时仔细检查肌肉放松时的感觉;呼吸自然。

  注意事项:

  如此放松可反复多次。为加强放松效果,可在想象到每个部位时默念"松"字,也可同时播放轻音乐。

  锻炼功效:

  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紧张心理。

4冠心病也有假三招揪出真假冠心病

  这年头冠心病已经变成常见病,感觉胸闷、气短、胸痛后,大多数患者也会第一时间去心脏科求医。这自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在门诊记者了解到,有一类“假冠心病”患者如今也挺多,而他们所患的疾病,其实应该称作“心脏神经官能症”。

  这种“冠心病”症状特别杂

  孙女士(化姓)就是一位这样的“假冠心病”患者。因为她的父母都患有冠心病,父亲更是因为突发心梗,才六十出头就去世了,所以她对自己的健康一直很关注。才35岁的她自打前次体检发现血压有点高后,近期就时不时感觉胸闷、心悸,同时还出现腹泻、手抖、时不时就叹气、喜欢深呼吸的毛病。

  去心脏科检查吧,结果医生说她的心脏没什么问题,可她的不舒服又是确实存在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其实叫做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其特点就是患者往往自我感觉有心脏问题,心悸严重,或者伴有胸闷、胸痛,但是24小时心电检测或心电监护却无明显心律失常;轻微活动即感气短气促,但心脏超声又显示他们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良好。”南京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专家黄燕说,这类“假冠心病”其实如今在门诊并不少见,患者常常顾虑重重,却又查不出疾病,整天担心自己会出事,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不过,这类“假冠心病”其实还是和真正的冠心病有不少区别的,除了心脏方面的检查结果无异常外,患者的症状也更“杂”,除了心血管症状,还会有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症状,通俗来说就是比一般心脏病患者更“事儿多”,诸如头晕、头痛、失眠、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尿急、多尿、出汗、手抖、手足麻木等症状,患者多少都经历过,甚至还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不适主诉,连教科书上都找不到。

  “假冠心病”以女性最多见

  黄燕说,这类“假冠心病”最偏爱女性,以20-40岁者最多,更年期女性也很多见。通常在详细询问后,医生可以发现,这往往和患者的性格以及经历有一定关系。

  “不少患者出现这类症状,都是在一些特定的社会事件后,比如家人过世,或者新发现严重疾病,当事人过分紧张、焦虑,此时就会出现这些问题。”黄燕说,而患者的表现其实也是许多情绪心理问题的集合,比如对于疾病过度紧张担心,总担心自己会脑溢血、心梗;过于紧张,易受惊吓;整天感到莫名的担忧和恐惧,持续的情绪低落。周围人也会感觉到患者短期内人急剧消瘦、面容苍老、性格剧变、难以相处等等。

  “说穿了,这主要还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一系列躯体症状,所以患者在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因素后,需要接受专业心理医生的治疗。”黄燕说,即便患者同时有一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如果症状程度与病情不符,那么在接受心血管科医生治疗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三招辨别真假冠心病

  “冠心病”假象一:心脏神经官能症

  1.假冠心病表现:胸闷、胸痛多年,心电图检查是心肌缺血,疼痛时间较长,没有明显的诱因,服治疗冠心病的药后效果也不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爱操心、易怒、脾气急躁、心事重、失眠多梦、四肢麻木。

  2.医生详解:这里的心肌缺血是心电图的改变判定的,但心电图只是反映心肌的一些变化,其他原因也可导致心电图出现变化,所以当心电图出现变化时,不要一味认为就是冠心病,也要考虑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存在,比如心肌炎、高血压、心肌病等。

  “冠心病”假象二:反流性食道炎

  1.假冠心病表现:没有明显诱因的胸闷、胸痛,服用速效救心丸等治疗冠心病药物后,效果不佳,甚至症状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晚饭后就更难受了。平时多有烧心反酸。

  2.医生详解:在服用速效救心丸等治疗冠心病药物后,如果症状没有缓解,那就要怀疑不是冠心病了。烧心、反酸是一个重要信息。此时应该做一个胃镜检查,看是不是消化系统疾病引发的“冠心病”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反流性食道炎引发胸闷、胸痛。

  3.假冠心病表现:长期保持一个不良姿势,比如低头姿势,造成心口疼痛,有时会带动脖子痛。

  4.医生详解:引起心前区不适的疾病很多,如果是颈椎本身的骨质增生,包括椎间盘的病变会压迫或是牵拉颈部的神经,会出现各个器官系统兴奋的表现,还有可能反射性地引起肋间肌肉的收缩,造成呼吸急促、胸闷等情况。

  5.辨别技巧:对于患者来说,应该仔细总结自己发病时的特点,颈椎不适引发的胸痛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胸痛持续时间长;二是伴有肩背部疼痛、上肢胀痛麻木;三是胸痛与不良姿势有关,每当长期保持这种不良姿势就会发病;四是胸痛时含硝酸甘油效果差;五是按正规的冠心病治疗效果不佳。

  “冠心病”假象三:心痛

  心绞痛确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但并非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对一些不适症状多加观察能帮助识别真假心绞痛。

  1.注意发病状况: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劳动、用力、情绪激动、大便、劳累等心肌耗氧量增加时,而非心绞痛胸痛往往发生在休息、休闲时。

  2.注意疼痛持续时间:心绞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而非心绞痛的胸部不适常常持续数小时乃至一整天。

  3.注意胸痛性质:其实,心绞痛不是疼痛感,而是心前区的压榨样闷感、胀痛感或难以描述的不适感。而非心绞痛可表现为疼痛、闪电样痛、刺痛等等。

  4.注意胸痛部位:心绞痛时不适部位在胸骨下段,面积约为手掌大小,可向左侧肩胛骨、小手指侧放射,有的病人可表现为牙痛、咽部紧缩感。而非心绞痛者的表现变化多端,可在左侧心前区如针尖大的区域,一会儿左、一会儿又跑到右,部位常不固定。

  5.注意胸痛伴发症状:心绞痛者在发病时常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出冷汗、心悸,严重者血压下降、气短、濒临死亡感。而非心绞痛者在发作时可无明显全身症状。

5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养要注意什么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了冠心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冠心病确实是一种很难逆转的心血管疾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控制它的进展,情绪是非常关键的,不能生气,不能激动,这点父母都做的很好。

  2、饮食上注意清淡、少油腻、少烟酒。饮食上一定要少油少盐,父亲以前应酬很多,山珍海味都吃遍了,但是自从患了冠心病就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控制油脂的摄入,尽量吃的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肉类的食物吃的很少。父亲不吸烟,患病以后酒也很少喝了。

  3、注重体育锻炼。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以前因为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进行锻炼,父亲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总是要熬夜,早晨根本无法起早,因此,没有时间锻炼,自从患了冠心病,父亲很快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于是,便自觉的开始锻炼,每天早晨都会去公园晨练,主要是散步和打球,现在父亲走起路来还是健步如飞,而且,他和母亲一起锻炼,每天至少散步两次,每一次都在40分钟以上。

  4、按时服用药物。心脑血管是紧密相连的,患有冠心病的人大都有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血压的不稳定是必然的,父亲患冠心病之后就患有高血压,就开始接受治疗吃药,好在母亲也是医生,可以随时督促父亲,因此,父亲都会按时服药,所以,血压控制的也很好。

  5、预防感冒。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还是十分的危险的,而且,一般的诱因都是感冒,所以,父母平时都注意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这样减少感冒的几率,季节交替的时候是感冒的高发期,他们都会做好提前的预防。

  6、适当的进行保养。身体也像一部机器,是一个逐渐老化的过程,如果能够适当给与保养,就会老化的慢一点,父母亲这些年也是非常的注重保健的,选择一些品牌的营养素服用,效果还是很好的,比如他们会用蛋白质粉,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钙镁片等,加强的血管的弹性,降低了心肌的耗氧量。

  以上是双亲的保健心得,其实冠心病不可怕,好好的保健,一样可以长命百岁。

疾病百科 | 冠心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常见症状:心绞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