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黑色素瘤会痛吗

也许有些人对黑色素瘤这种病情是有所了解的,可能是家里人或者亲戚有这种病。现代化的现在,几乎人人身上都有一些毛病,随着时代的进步,癌症技术也在进步。我们今天所讲的恶性黑色素瘤就是一种癌症。大家在生活中肯定见过患癌的朋友,他们好像很痛苦。那么黑色素瘤会痛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目录 黑色素瘤患者宜少吃脂肪类食物 黑色素瘤会痛吗 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 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黑色素瘤的病理分级

1黑色素瘤患者宜少吃脂肪类食物

  1、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给生素E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抑制鳞状上皮细胞的变性及癌细胞的发生,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使溃疡愈合等作用。同时食用绿色蔬菜,要随买随吃,不要放置时间过长,最好不要过夜以避免放置导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失。

  2、饮食多样化,蛋白质摄入要适量

  因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时会引起消化道反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或肿瘤增加机体消耗而引起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许多人就盲目地采用高蛋白膳食。殊不知高蛋白的膳食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更弱,并且对肿瘤的治疗不利。

  3、少食脂肪类食物

  脂肪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摄入不宜过量。长期高脂肪膳食易导致黑色素瘤,大肠癌,乳腺癌等。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后常会出现恶心。

2黑色素瘤会痛吗

  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症状,包括出血、瘙痒、压痛、溃疡等,一般来讲,黑素瘤的症状与发病年龄相关,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皮损出现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

  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皮损表现与解剖部位及肿瘤的生长方式相关,即与组织学类型相关,组织学类型又因年龄、型别、种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不同类型的黑素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和遗传学背景,目前黑素瘤的临床组织学分型采用Clark分型,包括四型:恶性雀斑痣样黑素瘤(LMM);浅表扩散性黑素瘤;肢端雀斑样黑素瘤/黏膜黑素瘤;结节性黑素瘤(NM)。在患恶性黑素瘤的白种人中,约70%为SSM。但在所有恶性黑素瘤的亚洲人中,发生于较少日光照射部位的ALM占72%。

  对早期未转移的损害应手术切除,应根据Breslow深度确定切除皮损周边正常皮肤的范围,如果是指(趾)恶性黑素瘤,可采用截指(趾)术。应切除受累淋巴结,但预防性淋巴结切除仍有争议。

3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

  起初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多数恶性黑色素瘤均起源于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恶性黑色素瘤在儿童中很少见,但可源于出生即有的非常巨大的色素痣。晕痣通常会自行消失但在极少数病例会成为黑色素瘤。虽然怀孕期易罹患黑色素瘤,但妊娠并不增加色素痣恶变为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在怀孕期间,痣的形状和大小常有变化。以下危险信号提示色素痣恶变:大小改变,颜色改变,变红,变白,变蓝,特别是色素沉着区向周围正常皮肤扩散;表面特征改变,质地形状的改变;尤其是痣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可能有出血,溃疡,瘙痒或疼痛等表现。

  治疗黑色素瘤早期的方法有哪些?专家推荐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可以直接追踪识别、特异性清除术后残余的肿瘤细胞,克服了手术、放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方式“不彻底、易转移、副作用大”等弊端恢复、营造正常人生存所需要的正常机体环境,最终实现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并且循序提高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或可治愈肿瘤。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为21世纪有望完全战胜癌症的治疗手段。

4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手术切除:宜早期施行对原发瘤的切除,若冷冻切片证实为黑色素瘤,则手术应做扩大切除。传统理论认为切除范围应包括瘤外5cm区域。但近年来倾向于同意mohs的观点,认为面部只需切除瘤外1cm区域,其他部位黑色素瘤切除瘤外2cm区域即已足够。术后4~6周,可根据头皮淋巴结引流方向作区域性头颈部淋巴清除,有利于提高生存率。

  2、物理治疗:适用于浅表型和早期病变,可用激光或液氮,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对已转移者,化疗可延缓病情恶化。

  (1)抗黑色素瘤素(三嗪咪唑胺,简称dic或dtic),每天2.5mg/kg加入150ml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快速静脉滴注(10~15min),连用10天为一疗程,3周后可做第2疗程。具有抑制骨髓和胃肠道反应及感冒样症状。应用第2疗程前须做白细胞数检查。对晚期患者可试行同侧颈外动脉插管,便于多次连续注射治疗,以提高疗效。

  (2)双氢氯乙亚硝脲(bcnu),每天2.5mg/kg加入250~500ml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用3周为一疗程。

  (3)洛莫司汀(ccnu)200mg一次口服,每6周1次,服药前注射甲氧氯普胺(灭吐灵)以防呕吐。洛莫司汀(ccnu)亦具有抑制骨髓作用,需反复检查白细胞数。

  4、免疫治疗:应用自身肿瘤制成的疫苗,皮内注射,每周1~2次。此外,可选用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每天2万u,20天为一疗程)、卡介苗接种、转移因子、左旋咪唑、lak细胞、中草药等以提高免疫力。

5黑色素瘤的病理分级

  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黑素细胞异常增生,在表皮内或表皮-真皮界处形成一些细胞巢。这些细胞巢大小不一,并可互相融合。巢内黑素细胞的大小与形状,以及核的形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有丝分裂(包括异常的有丝分裂)较良性色素痣更为常见,肿瘤细胞胞质中有色素颗粒。在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肿瘤细胞向真皮或皮下组织浸润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S100阳性、HMB45阳性及MelanA阳性。

  黑色素瘤的病理分级:

  1.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瘤细胞已侵犯到真皮网状层。

  V级:瘤细胞已穿过真皮网状层,侵犯到皮下脂肪层。

  2.垂直厚度分级Breslow(1970)研究了黑瘤垂直厚度与预后的关系,根据目镜测微器测量的黑瘤最厚部分(从颗粒层到黑瘤最深处的厚度),将黑瘤分为5级:

  小于0.75皮肤恶性黑色素瘤、0.76~1.5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1.51~3.0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3.01~4.5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大于4.5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现厚度越大预后越差。这一显微分级法,以后被广泛采用,并被证实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