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呼吸内科

新出生婴儿发烧怎么办呢

新生儿身体里面会携带有一定量的免疫能力,这个时候如果是出现轻微的发烧,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来先给宝宝降温,同时还应该及时的带宝宝去检查,看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然后再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发烧的婴儿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有效地降低温度。

目录 新生婴儿要注意鞘膜积液 新出生婴儿发烧怎么办呢 新生婴儿甲低有啥危害 新生儿红疹怎么办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1新生婴儿要注意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当体液聚集在睾丸周围的空间时,会造成无痛的阴囊肿胀。

  【应对措施】

  鞘膜积液可能与腹股沟疝气有关,而且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年龄较大的孩子突然出现鞘膜积液也应由该医生进行诊断。它可能是因为外伤所致,或许可以在不用治疗的情况下就自然好转。不过还是得接受包括超声波扫描在内的检查,以排除睾丸受伤的可能性。

  阴囊水肿的诊断与治疗身体检查∶在比较暗的地方,以手电筒照在肿大的阴囊上,如果是清的会透光,表示是阴囊积水的,如果不透光,可能是疝气或睾丸肿瘤,需进一步诊断。超音波检查∶超音波检查最能帮助诊断,鉴别是肿瘤还是水肿。

  【发生原因】

  新生儿经常会发生鞘膜积液,然而这种症状通常会在婴儿6个月前就自然痊愈。而年龄较大的孩子突然出现水囊肿,则可能是因为外伤造成的。

  【预防】

  暂无预防的方法。

  【易发年龄】2岁以后。

  治疗时机大部分小孩在一岁以前会自行吸收愈合,如果小朋友超过一岁以上,则自动愈的机会十分渺茫时,就应该接受治疗。治疗方式分外科手术及抽取积水两种方式。外科手术∶在小孩,利用手术从鼠蹊部进入,找到通往阴囊的鞘状突然后加以结扎,并将积水抽光,再将鞘状组织行远端切除即可。成人若只是单纯阴囊积水,可从阴囊切开,做阴囊积水切除术。抽取积水∶也有人在抽水之后打剂硬化剂栈治疗,但效果不彰,容易复发、发炎,应慎重选择。尤其在小朋友更不合适,因腹股沟的鞘状突未完全闭合,会引起腹膜炎。

2新出生婴儿发烧怎么办呢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以凉毛巾擦拭: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3新生婴儿甲低有啥危害

  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宝宝生长障碍、智力落后。

  2、新生儿甲减:主要表现为不爱动、不爱哭、反应差、爱睡觉、肌张力低下,此外还常常有喂奶困难、腹胀、便秘、生理性黄疸延长、体温低等。

  长到3个月后症状表现

  1、特殊体态:身材矮小、上身大于下身、头大颈短。

  2、特殊站立及行走姿势:腰椎前突、膝微屈,行走摇摆。

  3、特殊发育:宝宝抬头、坐、走及出牙均较晚,前囟闭合迟,智力落后。

  4、特殊面容:颜面臃肿、眼距宽、鼻骨扁平、舌头大而宽厚且常伸于口外、毛发干枯。

4新生儿红疹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红疹之后,父母们都特别紧张。其实父母可以从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方面入手,减轻孩子红疹的病情。

  1、饮食管理。首先,避免喂哺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过敏,可较久煮沸,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或者选择低敏配方奶粉雀巢超级能恩等,如更严重就要服用特殊配方奶粉蔼儿舒,必要时可用羊奶或豆浆(参阅营养篇专节)代替牛奶。如疑蛋白过敏,单给蛋黄,或由少量蛋白开始,逐渐加量。喂奶的母亲可暂停吃鸡蛋。

  2、抗组织胺类药物。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异丙螓等单一或轮流内服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如息斯敏(片剂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类药优于后者。

  3、皮质类固醇激素。无论口服还是静脉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症状,有明显的抗炎、止痒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它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逐渐减量。

  4、抗生素。仅用于继发局部或淋巴结等感染、白细胞增高和体温增高的病儿。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口服。

5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而且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好像不懂得饥饿。

  2、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体温很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会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拉伸上肢,也没有明显的屈曲反应,一松开宝宝的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也不会抓紧妈妈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败血症的宝宝在受到刺激时,反应能力低下,不会做出适当反应,例如惊醒、注视、微笑等,会表现得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会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也不增加。

  8、休克: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