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比较容易得脑血栓的,这跟年纪大了抵抗力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脑血栓患者前期是呆在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后者则需要专业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听说一种按摩器对脑血栓患者有好处,很多人不是非常相信,按摩器能使脑血栓患者慢慢好转?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脑栓塞和脑血栓的鉴别
(1)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起病缓慢,常于数十小时或数日内病情达到高峰。一般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而脑栓塞多见40岁以下的青壮年,起病急骤,数秒钟至2~3分钟,症状便全部出现,且多无前躯症状。
(2)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血管自身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而脑栓塞则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流中所带来的固体、气体、液体等栓子阻塞而引起,发病在脑内,病根却在脑外。
(3)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和睡眠状态下发病,醒来后发现自己不能随意活动或失语。脑栓塞发病前常有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病史,突然发病。
(4)脑血栓形成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等病史。脑栓塞既往病史多种多样,但主要见于心脏病、术后、外伤等。
(5)脑血栓形成以半身不遂和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多无意识障碍或头痛、呕吐等。脑栓塞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临床表现。
2按摩器能使脑血栓患者慢慢好转
老年人因为组织的退化、器官功能的下降,患病后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按摩是被动性的刺激疗法,对很多老年性疾病都适用。体质虚弱、重病后康复期的老年病人尤宜采用按摩疗法。由于重病后活动困难,长期卧床抵抗力减低,使全身机能下降,按摩的刺激能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起到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提高各脏器功能的作用,从而对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如下六种老人易患疾病更适合按摩治疗。
处方1: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一侧,先用一指禅推法推气海、关元、膻中、血海、三阴交穴各1~2分钟,患肢前侧5~7分钟,并按揉伏兔、阳陵泉、解溪、肩井、曲池、合谷、环跳、委中、承山穴各1~2分钟;然后点揉膈俞、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背部及患侧上下肢背侧5~7分钟;最后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掌擦患侧肢体,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此法具有养血活血,祛瘀通络,舒筋解痉的作用,适用于脑血栓病情稳定后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对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脉络阻闭者尤为适宜。
处方2:患者取端坐位,术者立于患者一侧,采用按揉结合的方法,点按并揉廉泉、天突、哑门和喉部不适点,使局部有发胀、发痒的压迫感。一般每次治疗15~2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在进行按摩治疗的同时结合语言训练以提高疗效。此法具有通络利窍的作用,可改善语言不利,适用于脑血栓病情稳定后以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者。
按摩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式按摩器主要由铁芯(包括固定铁芯和可动铁芯)、线圈、振动弹簧片和按摩头组成。固定铁芯上的线圈接通交流电时,即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和振动弹簧片的作用下,按摩头反复振动。振动频率一般为100Hz,输入功率为10~15W。改变振动强度的方法,一是改变铁芯间隙或电流强度,一是改变振动频率。
可见按摩器的确是对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有帮助的,可以这么说脑血栓的治疗一大半是依靠后期康复的,您也可以给您的家人买一台这样的按摩器,就能在家试着做了。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的穴位必须是对的,最好让医生教好了,按错穴位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3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脑血栓也称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主要是在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脑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内膜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粘附及聚集,甚至发生凝血;或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等。
当狭窄的脑血管发生完全堵塞,便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称为脑血栓。
另外,血压偏低、高血脂、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异常,都可促进脑血栓形成。
根据脑血栓形成的部位,临床分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如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等;以及锥-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如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等。
4不幸患有脑血栓可以被治好吗
中医治疗脑血栓:
痰瘀阻络型脑血栓: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多见形体肥胖,咳嗽痰多。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补肾健脾,化痰活血开窍。自拟中风Ⅱ号方,方法半夏15g,天麻10g,茯苓15g,陈皮10g,枳实10g,竹茹10g,石菖蒲10g,远志10g,胆南星5g,丹参20g,地龙10g,赤芍15g,川芎15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淮牛膝20g,杜仲10g,甘草6g。
气虚血瘀型脑血栓: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益气活血通络,补肾填精生髓。自拟中风Ⅲ号方,黄芪30g,川芎10g,丹参20,地龙10g,红花10g,茯苓20g,菖蒲10g,何首乌20g,女贞子15g,山茱萸15g,仙灵脾10g,淮牛膝20g,杜仲10g。
高压氧治疗脑血栓:
经实践证明高压氧治疗对脑血栓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血栓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溶血栓疗法治疗脑血栓:
也有人采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血栓,一般在发病24小时之内应用,由于采用颈动脉穿刺注药,难度较大,必须在医院应用。溶栓治疗脑血栓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脑血栓患者病情,以免引起脑血栓的严重后果。
5如何才能正确的预防脑血栓的出现
忌饭后就睡:
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脑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体位变化要缓慢:
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因为夜间本身血流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所以夜间临厕时一定清醒后,缓慢起床。其实,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饮水充足:
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来说,更要多饮水,老年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减少脑血栓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检形成的危险性。
戒降烟酒: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这样是可以有效预防脑血栓的。
劳逸结合:
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60岁以下者用脑一小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60岁以上者用脑半小时,应休息5~10分钟,以免过于疲劳而诱发脑血栓。
饮食调整:
按照多品种、适量与平衡的饮食原则,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对预防中风有益的食物。据报道,牛奶、鱼肉、黄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葱、草莓等对预防脑血栓是有益的。
生活规律:
老年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脑血栓形成。
慎用药物:
久服催眠药、镇静药、抗精神药、止血药、利尿药、清热药(如复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药(如氨茶碱),可使脑血栓机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