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慢性泪囊炎又称先天性内囊炎。新生儿泪囊炎多发于新生儿,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胚胎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开口处为上皮碎屑所堵塞等等原因造成感染,主要的表现就是流泪不止。如果不及时治疗,对于新生儿的危害很大。所以,家长要重视起来。本病需与新生儿眼炎相鉴别。那么,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怎么办?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泪囊炎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怎么办 泪囊炎应该如何预防 泪囊炎的病因 泪囊炎如何护理

1泪囊炎有哪些症状

  1.慢性泪囊炎 可分为卡他性泪囊炎、黏液囊肿和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等几种。

  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内积聚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一有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一旦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闭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形成相当大的略呈蓝色的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位病变,中低密度,因内侧为骨性结构病变多向眶内突出。

  是滞留在泪囊内的分泌物积聚,合并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初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回流,且经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积聚,囊壁扩张,形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以上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都不会自行痊愈,且任何时候多有可能急性发作。无论黏液囊肿或化脓性囊肿多可以与筛窦沟通,形成筛窦泪囊瘘,当分泌物经筛窦从鼻腔排出,囊肿可缩小甚至消失,症状可减轻,有和鼻腔引流手术一样的效果。

  2.急性泪囊炎

  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合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多为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也可以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

  3.特殊型泪囊炎

  原发性沙眼泪囊炎极少见。继发者是沙眼病变沿结膜经泪小管而至泪囊。典型病变是泪道黏膜有沙眼性滤泡(有上皮细胞生长中心),泪囊黏膜上皮内有沙眼包涵体。沙眼患者的泪道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非沙眼患者,其比例约为15∶4。由于阻塞和潴留更易导致混合感染。溢泪和流脓等症状与一般慢性泪囊炎无异。由于沙眼病变常使泪小管阻塞和泪囊高度缩小,为除去病灶,以施行泪囊摘除术和泪小管电凝术为宜。

  不常见,也因为没有常规进行病理检查,使一些病例未能得到确诊。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年人,特别多见于女性。原发性结核性泪囊炎少见,曾有病例报告全身无任何结核灶者。继发性结核感染多来源于鼻腔、皮肤、结膜及邻近骨组织,以鼻腔狼疮蔓延而来者最多。Caboche发现24例鼻腔结核中有13例累及泪道。临床表现除一般溢泪和流脓症状外,尚有耳前和颌下淋巴结肿大。黏膜增殖的泪囊壁可以产生干酪样坏死而形成冷脓肿,病变向周围组织扩展,可以破坏邻近骨组织和皮肤,导致典型的结核性瘘管形成。治疗上首先是全身抗结核和原发灶治疗,如果效果良好,根据泪囊本身和周围组织的情况,选择泪囊摘除术或鼻内引流术。

  梅毒性初疮和二期梅毒均极为罕见。三期梅毒瘤较常见,在泪囊区形成软性有波动的肿块,生长较快,波及泪囊周围组织,破溃形成溃疡或瘘管,破坏骨组织时致整个内眦部、眶内侧及鼻部下陷成一大的腔洞。先天性梅毒性泪囊炎,多为双侧性,由鼻部畸形所致,特别是鞍鼻、骨部畸形,导致泪道阻塞而继发化脓性感染,多不是梅毒直接感染。治疗上进行驱梅毒治疗,一般效果良好。全身治疗以后,对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化脓性泪囊炎,可按非特异性泪囊炎的原则治疗。

  如麻风、白喉可以从鼻腔等延至泪囊而引起相应的泪囊炎。各种真菌性泪囊炎也可以发生。寄生虫如蛔虫,可以经鼻腔进入泪囊;蝇蛆也可以从鼻腔或结膜囊进入泪囊而引起泪囊炎。

2新生儿慢性泪囊炎怎么办

  正常分娩时,婴儿出生时由于受到母亲产道的挤压,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会破裂,使得鼻子和眼泪之间的通道畅通。但是,有些婴儿出生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没有破裂,导致眼泪无法通过鼻腔排出。由于眼泪没有了出口,只好在泪囊中越积越多。事实上,这些积得满满的泪液,是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在里面尽情繁殖,最终形成一脓包。如果里面繁殖的病菌毒性比较强,如金黄葡萄球菌,形成的脓肿会穿破婴儿的泪囊,跑到周围的组织中去,这时婴儿不仅眼泪多,还会出现患眼眼屎多、内眼角下方鼻根处又红又肿的情况,这就是急性泪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泪囊化脓后甚至会烂穿皮肤表层,形成泪囊瘘。

  泪囊区加压按摩法--按摩前,操作者洗净双手,剪指甲。新生儿仰卧位,由另一人固定头部和四肢,操作者由鼻根部泪囊区顺鼻翼向下推挤。注意用力均匀,既要有一定力度,又不要力量太大损伤皮肤。按摩结束后,可以按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点眼药水时应轻拉下眼皮,滴入眼药1滴。注意药瓶不宜举得过高,防止药水滴入时刺激眼睛。但也不能举得太低,以防瓶口触及眼睛,一般1~2cm为宜。滴药后药水溢出,可用清洁干棉球或干净的面巾纸拭去,避免用不洁物品擦双眼。

3泪囊炎应该如何预防

  1、注意眼部卫生,以防毒邪深入或病变反复,定期检查眼睛。

  2、对椒疮重病,流泪症及将行眼部手术患者应注意检查是否患有本病,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3、忌过食辛辣炙煿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4、及时彻底治疗沙眼、睑缘炎等外眼部炎症,不给细菌以可乘之机。

  5、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或慢性鼻炎者应尽早治疗。

4泪囊炎的病因

  解剖因素(30%):

  1. 骨鼻泪管的变异多,有的比较狭窄,特别鼻低平或面部狭窄者,其管径细小,黏膜稍有肿胀即可导致阻塞,发育时期鼻泪管管道不全或黏膜皱褶形成,管腔内径会太小,黏膜肿胀可使之完全阻塞。

  附近组织疾病的影响(25%):

  鼻部的疾病如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均可导致鼻泪管下端机械性阻塞;鼻腔的炎症如急性,血管神经性,增殖性或化脓性炎症等,感染既可直接扩散至泪道,也可刺激黏膜肿胀,引起鼻泪管下端阻塞;萎缩性鼻炎,其黏膜萎缩,鼻泪管下端扩大,感染可由此直接向上扩散;擤鼻时感染性分泌物更易进入鼻泪管,而引起泪囊炎,鼻旁窦与泪囊有密切的解剖关系,其炎症也是引起泪囊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筛窦,泪骨常气化为筛泡,骨薄如纸,甚至有陷窝相通,感染可由此直接扩散到泪囊,也可通过泪囊周围丰富的血管或淋巴管传播,由结膜感染向下扩散至泪囊者较少,除非是某些浸润性疾病,如沙眼等。

  全身性感染 (20%):

  如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结核等,可能是通过血源性传播。

  泪液分泌过多和泪液的滞留 (10%):

  可使泪囊张力减弱,同时又是慢性激惹,泪囊壁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炎。

  异物(5%):

  如从泪小点进入的睫毛或从鼻腔进入鼻泪管的异物亦可引起泪囊炎。

  确切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泪囊炎常继发于邻近组织如结膜,鼻腔和鼻旁窦的炎症,或一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或梅毒等,原发于泪道系统者,原因不清楚,正常情况下,泪道黏膜完整,泪液引流通畅,泪液有一定抗菌能力,泪囊并不容易发生炎症,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是下泪道阻塞所致的泪液潴留,开始时并不是器质性阻塞,而是由于鼻泪管黏膜暂时的充血水肿,而膜性鼻泪管居于骨管内,黏膜的血管,淋巴管丰富,稍微肿胀即可造成阻塞,使泪囊内容物潴留,易于细菌滋生,黏膜为细菌感染,炎症更促进充血水肿,形成恶性循环,若细菌毒力不强,泪囊持续慢性炎症,最终形成鼻泪管固定性阻塞,每遇毒力强的细菌进入泪囊,即可引起急性发作,多数感染来自邻近的鼻腔,鼻旁窦或泪囊周围组织,非特异性泪囊炎的主要细菌是肺炎链球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摩拉克菌,少数为绿脓杆菌或淋病双球菌,还有多种因素影响这个过程。

5泪囊炎如何护理

  1、忌过食辛辣炙煿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2、避免过度视力疲劳。 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坚持定期按摩眼部。 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