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出现神经衰弱时,身体会出现很多不适,严重的会威胁到大家的健康,可是有很多患者对神经衰弱的症状并不了解,发现疾病时与其它相似的疾病不能区别,患者长期出现神经衰弱时,可去医院做正规的检查并医治,那么长期神经衰弱怎么办呢?来看看吧。
目录
1神经衰弱怎么确诊呢
一、诊断依据
1.存在导致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
2.具有易感素质或性格特点。
3.临床症状以易兴奋,脑力易疲乏,头痛,睡眠障碍,继发焦虑等。
4.病程至少3个月,具有反复波动或迁延的特点,病情每次波动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5.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检查或其他必要的各项检查,确能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早期精神病者。
二、诊断标准:
1985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在《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重写了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指一组精神障碍,为各种躯体的或精神的不适感、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所苦恼。其病理体验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但缺乏任何可查明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力图摆脱,却无能为力。”神经衰弱也符合上述特点,病人无器质性病变,常为失眠、脑力不足、情绪波动大等不能自主的症状所苦恼。但是神经衰弱的病人,没有严重的行为紊乱,这与严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是有区别的。
我国新近的诊断标准介绍如下:
A: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a 衰弱症状: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b 兴奋症状:工作学习、用脑均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c 情绪症状:紧张、易激动、烦恼。
d 心理症状:紧张性疼痛(头痛、腰背或肢体痛),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多汗)。
B:病程迁延至少3个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动。休息后减轻,工作学习紧张则加重。
C:如伴有焦虑情绪往往是短暂的、轻微的,在整个病程中不占主导地位。
另外,在诊断时还应注意与其它疾病的鉴别,应排除疲劳综合征、应激综合征、躯体疼痛、药物中毒、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等类似疾病。
如果不确诊自己现在是否患有这个神经衰弱疾病的话,那么就给自己做这些诊断来确诊自己是否是属于这个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如果是神经衰弱了,那么从心理状态上来控制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记得在生活中改善自己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吃饭,长期加班的现象。
2神经衰弱如何办呢
1、深度呼吸练习。患者常感到疲乏、头痛、头晕,实际上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可有效地解除上述症状,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练习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操作程序是尽可能深吸一口气,气沉腹底,然后屏气,感到有点憋闷时再缓缓呼出,呼气要尽可能彻底些。如此循环20次左右,一般就可起到平缓紧张情绪的作用。
2、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情绪状态与肌肉活动之间,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情绪紧张的同时伴随着肌肉的绷紧,而绷紧的肌肉会通过神经作用导致情绪的紧张。如能主动地放松肌肉,便会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此训练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想象一幅记忆清晰的令人松弛和愉快的自然风景,同时自我暗示,依次放松全身每一块肌肉、训练要领是先收紧某一部位的肌肉(如紧握拳头),并体会紧张的感觉。持续10秒钟左右,然后放松,并体会放松时的感觉。如果做了一遍还达不到平静情绪的效果,可再做一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全身放松状态,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3、养生茶疗法,用茶养生保健治病。以茶入药保健治病;沿用饮茶方式,以某种或数种营养品、药物代替茶叶养生保健治病。 茶疗中的茶方可以是单方,也可以是复方;但用茶叶实施茶疗是基本的,也是茶疗普及与发展的重点,因为这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也比较经济。
4、按摩肌肉。大部分人在处于压力时,会发生某部位肌肉紧绷的现象。缓解肌肉紧绷的方法之——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颈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后用手掌按压它们。
5、对症治疗。只有消除发生疾病的原因及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复发,根治疾病。要劳逸结合,生命要有规律、有节制。避免和减轻精神压力,有意识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长期神经衰弱怎么办呢?发生此症状时患者也不要担心,对于这样的疾病可使用很多方法调理,最主要的还是患者自己的情绪,患者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思想,疾病本来不严重,当沉重的心理压力到来时,将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因心理调节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患者要按照文章中讲解的方法调理身体,也要使用正规的方法去医治疾病。
3如何区别精神分裂症和神经衰弱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变早期会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故应对两者进行仔细区分。
精神分裂症
部分患者在病变早期会出现明显的阴性症状,如疲乏无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行动懒散、敏感多疑、睡眠障碍、头痛及头晕等。此时,患者对自身不适往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缺乏治疗的主动性;思维联想障碍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患者与他人交谈时缺乏主动语言,有时会突然中断谈话而后进行新的话题;患者情感反应减退明显而显得迟钝淡漠,可表现为对人冷淡、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包括那些使一般人产生莫大悲哀的事件。
神经衰弱
患者极易感到疲劳,可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脑胀及困倦思睡,并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头脑不清醒等);易兴奋、易激惹、易忧伤、做事犹豫不决、对光及声音敏感性增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厌食、心动过速、腹泻等),均为本病常见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拥有完整的自知力而对自己病情有明确了解,并积极要求治疗。
4专家讲解如何进行神经衰弱的自我调整
一般,常见的神经衰弱的自我调整有:
1、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自身修养,以适当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快和抑郁,以解除心理压抑和精神紧张。家人及周围的人要努力给神经衰弱患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其生活得轻松、愉快,减少思想负担,有利早期治愈。
2、正确认识自己:神经衰弱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3、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气、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难改变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神经衰弱患者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神经衰弱患者有情有义。
4、提倡顾全大局:神经衰弱患者遇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尤应如此。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神经衰弱的自我调整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了。更多关于神经衰弱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5自我按摩治疗神经衰弱
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刺激这些穴位有镇静催眠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
按头
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
搓胸
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搓至右肩部,共30次。
揉腹
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
抹腰
取盘膝坐位,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沿脊柱旁自上而下抹至臀部,共30次,如发现压痛点,可用手指在局部按压20~30秒钟。
揉膝
取坐位,两手按于两膝膑骨上,由外向内揉动30次,然后再由内向外揉动30次。揉动时手不离开皮肤,轻度用力,膝部感到舒适即可。
搓脚掌
取坐位,用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来回搓左脚掌(足底前半部)30次,然后右手握右踝关节,左手搓右足掌30次。
神经衰弱的自我调理方法
1、散步和旅行
根据实验研究,神经衰弱患者作较长距离的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如头痛、两太阳穴跳痛等)。体力较好者尚可参加短距离的拉练行军或旅行参观,可以受到思想教育,并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锻炼体力。
其它运动:情绪较差、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适宜于进行提高情绪的游戏或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跳绳、踢键子等,也宜于在户外做轻量劳动。
2、冷水浴
冷水的刺激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体质。因此,神经衰弱患者适宜于做冷水浴;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早期先用温水擦身,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习惯以后改用冷水擦身,最后用冷水冲洗或淋浴,每次30秒到1分钟左右;从夏天起可以参加游泳,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大。
3、充实业余时间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多参加集体娱乐或读点自己感兴趣并有益于你的书籍,当业余生活充实起来的时候也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当有“敏感”干扰时, 即用松弛身心的办法来对付。这时可进行自我暗示,警告自己不要神经过敏。此外,也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转移话题,有意避开现场等。
4、饮食疗法
神经衰弱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以平补为主。避免多吃辛辣有刺激性的温燥食品。忌食白酒急含酒精的饮料、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食物。晚餐的食量要适当,吃得过少,常因胃中空虚,胃体强烈收缩,因饥饿而惊醒,减少了睡眠时间;若吃的过多太饱,饱胀的胃肠压迫周围内脏,对大脑皮质产生刺激,也可影响睡眠。也不宜在睡前过多饮水,致使夜尿增多而影响睡眠。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食物对神经衰弱的治疗和康复有帮助。一类是能调节神经,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小麦、核桃、莲子、桂圆、百合、桑葚、莴笋、牛奶、蛋累、面包、红枣、苹果、香蕉、白扁豆、黑木耳、紫菜、海带、猪心、甲鱼等。特别是小米,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微寒,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现代研究,小米中含色氨酸高,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血清素而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另一类是锌、铜含量丰富的食物。研究发现,缺锌可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铜与人的神经系统关系密切,人体缺铜会使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过程失调。因此,神经衰弱者在饮食中应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富含锌铜的食物。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鲱鱼、瘦肉、黄鱼、动物肝肾、乳制品、核桃、苹果、花生、栗子、蛋黄、芝麻等;含铜丰富的食物有乌贼、鱿鱼、蛤蜊、蛏子、蚶子、淡菜、河蚌、田螺、泥鳅、羊肉、蘑菇、豌豆、蚕豆、玉米、硬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