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肾内科 >血尿

肾衰竭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肾衰竭是近些年出现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相信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这个疾病如果不能很好的尽快治愈,就是对于身体有着更加多的影响出现。很多的患者在长期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往往会有出现心衰或者血尿的情况。这都是对于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说还是了解下,及时的治愈比较好。那么,肾衰竭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目录 肾衰竭食疗法 肾衰竭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肾衰竭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肾衰竭有7种不明显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上肾衰竭

1肾衰竭食疗法

  1:高蛋白质的饮食增加肾脏排除的废物,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肾衰竭的病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蛋白质可选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卵蛋白、肉类,含有必需氨基酸较多,以供应身体所需。而植物性蛋白则很少。

  2:热量的计算很重要,调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增加碳水化合物以维持热量所需,而降低蛋白质的摄取量。脂肪则考虑食用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植物性油。

  3:限制水分,盐分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造成水肿

  4:如果肾脏持续恶化,也要注意体内的钾离子的蓄积,严重者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所以含钾太多的食物应该避免。如香蕉、干燥的水果,牛肉、猪肉、沙丁鱼、豆酱、生菜、小麦等

  5:可多吃含镁离子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巧克力等,避免服用制酸剂和含镁盐的缓泻剂。

2肾衰竭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1.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病变:肾衰竭出现血尿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前列腺炎、精囊炎、急性输卵管炎等;子宫或直肠肿瘤等,这种尿血大多是炎症波及到泌尿系统,引起尿路系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结果。

  2.全身性疾病:肾衰竭患者除出现全身性的疾病的,如败血症、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感染;血液病,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心血管疾患而来的尿血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动脉硬化症、结缔组织疾病如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根据临床观测,肉眼可见的尿血以泌尿系统的肿瘤、结核和结石为多见。碰到尿血病人应结合临床情况,确定出血部位、明确出血原因。

  3.泌尿系统本身病变:在临床上统计发现,出现泌尿系病变的有肾盂、膀胱炎、肾结核等;免疫反应性疾患:如、肾病综合征等,泌尿系结石、如输尿管、肾结石等,泌尿系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外伤、肾梗塞、肾下垂、药物和毒物(如磺胺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氯化碳中毒)等。这种尿血主要由于肾脏血管破裂或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所引起。

  4.肾衰竭患者出现血尿是因为肾功能下降,肾小球的基底膜受损,无法阻拦大分子的红细胞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的。只有从根本上治疗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恢复肾脏的自主排毒功能,才有可能不会出现血尿。

3肾衰竭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其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慢性肾衰病人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致使病人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此时应积极开导病人,教育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样,积极愉快的心理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

  2.饮食护理

  根据“咸伤肾”、“淡渗湿”的原则,慢性肾衰病人应低盐饮食,对严重高血压、水肿的病人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无盐饮食。慢性肾衰病人主食可以以米、面为主,限制蛋白质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可选用优质蛋白质,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禁食黄豆、花生及其豆制品等含植物性蛋白类食物。对行透析治疗的病人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由于慢性肾衰病人的血尿素氮水平影响维生素代谢,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B、C。在少尿或无尿时,则限制榨菜、蘑菇、香蕉、土豆等含钾高的食物,以免引起高钾血症。

  3.服药指导

  中药由天然植物做成,其副作用较少。而慢性肾衰的病人在选用西药时,应避免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注意服药禁忌,慢性肾衰病人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时应忌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同时指导病人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换药、减量、过早停药或停药后不追踪观察,以免加重病情。

  4.起居指导

  慢性肾衰后期,病人都会出现肾性贫血,患者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故此时应卧床休息,病房要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卧床休息并不是无限期的,若病人水肿减退,高血压下降,贫血改善,病人可以适当活动。活动量应由少到多,先床上活动,后床下活动。中医认为“肾藏精”,房劳伤肾,耗竭其精。因此,慢性肾衰的病人应适度减少房事,这对于养息肾脏,争取早日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将性生活视之畏途也是不可取的,应根据病情而定,最好接受医生的建议,同时在性生活中应注意卫生,以防感染加重肾损害。

  慢性肾衰竭护理注意:同时慢性肾衰患者脾胃衰败,湿浊中阻,以致病人出现口腔异味,舌苔厚腻或纳呆食减,恶心呕吐症状,因此慢性肾衰病人的口腔护理也十分重要,应指导病人饭前饭后漱口,睡前醒后刷牙。保持大小便通畅,促使“浊阴出下窍”,也能减轻口中尿味。

4肾衰竭有7种不明显症状

  1、贫血

  肾衰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患者会产生浑身乏力等贫血症状。

  2、骨折

  肾衰导致产生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3降低,病人易骨折。

  3、低血糖

  肾衰时肾脏无法有效地灭活体内胰岛素时,有些原本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4、男性“雌性”化

  肾衰时肾脏无法灭活体内的雌性激素,许多男性患者就会出现乳房增大、体毛减少等雌性化症状。

  5、流鼻血

  肾衰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减退,引起患者经常流鼻血。

  6、心衰

  肾衰时患者体内的毒素及酸中毒抑制了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从而诱发心衰。

  7、尿毒症性脑病

  患者发生肾衰时由于体内的毒性不能清除,致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引发幻听、抽搐、癫痫、失语等症状。

5哪些人容易患上肾衰竭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确切病因仍不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

  2、糖尿病和肾病患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近几年迅速增加。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肾脏损害是广大医生及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患糖尿病5年以上其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由尿中微量蛋白增多至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终至终末期肾衰竭。大多数患者待出现尿检异常,浮肿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才到肾科就诊,此时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一阶段进行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殊为重要。

  3、高血压肾病患者

  同糖尿病一样,高血压病患病率自八十年代以来亦呈迅速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人们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其实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升高,最后进入肾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在严密监测血压的同时,要定期行尿液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损害,及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