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呼吸内科 >感冒

病毒性发烧与细菌性发烧有何区别

众所周知,治疗感冒要分清类型,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治疗咳嗽,也要看症状区分类型,因为寒咳与热咳的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除此之外,你可知道其实小儿发烧也不能一要概而论,是有类型之分的呢?

目录 病毒性发烧的症状是什么 病毒性发烧与细菌性发烧有何区别 小儿病毒性发烧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护理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中医三大退烧法

1病毒性发烧的症状是什么

  现在这个情况是不是淋巴结的情况还不好说,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和疼痛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就可能考虑是淋巴结发炎的情况,去做一个血常规的检查就行了。发热时间如果长时间不退下去,时间长了,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就必须要去正规的医院里面做详细的检查。发热的时候可以暂时的服用一些有退热作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等找到具体的原因之后在进行治疗。

  大人小孩都一样,如果发烧不是很严重的话都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降温。物理降温法一般有这么几种,一种是用温水擦拭身体,注意不要用凉水;一种是用酒精擦拭身体,医生一般建议用这种方法,酒精蒸发的快,可以带走身体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第三种方法可以用散热贴,敷在额头,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如果手头没有散热贴,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或是毛巾包裹冰块代替,敷在额头,可以起到一样的效果。

2病毒性发烧与细菌性发烧有何区别

  事实上,孩子发烧总不好,不是你所用的退烧方法不管用,而是你没搞清楚宝宝发烧的类型。

  通常,宝宝发烧分两种,一种是病毒性发烧;另一种是细菌性发烧。只是,对于大多数新妈而言,对于什么是病毒性发烧,什么是细菌性发烧,病毒性发烧和细菌性发烧的区别总是傻傻分不清。

  今天,就病毒性发烧与细菌性发烧,小编为你做个详细介绍:

  1、细菌性发烧:由细菌偷袭所引起的体温升高,医学上也称之为感染性发烧——先有畏寒,持续约15分钟到半小时后体温上升。

  2、病毒性发烧:由病毒入侵所引起的体温升高——无寒战。

  提示:一般来说,宝宝感冒发烧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后期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哦。

  处理要领不同!

  细菌性发烧和病毒性发烧的处理要领不同:

  细菌性发烧必须送医院、吃消炎药,甚至挂水才行;

  而病毒性发烧只需多喝水、多休息,自然就能痊愈。

  化验单上,2个指标最重要!

  通过验血单,医生就能立即分辨出宝宝到底是细菌性发烧,还是病毒性发烧了。简直就是火眼金睛,很厉害是不是?

  其实,你也可以做到——验血单上一长串的指标,你只需要看清楚以下2个指标:白细胞总数 和中性粒细胞

  ●所检验项目结果后面没有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指示,表示数值在正常范围内。

  ●箭头向上 ↑ :表示两位“细胞君”升高——说明是细菌性发烧——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箭头向下 ↓:表示两位“细胞君”正常甚至降低——说明是病毒性发烧——无需使用抗生素。

3小儿病毒性发烧如何护理

  小儿发烧初期表现为脸色红、额头烫、手脚冷、精神差,除此之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 泻,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

  首先,每个家庭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以便应急,发热儿童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幼儿体温在38.5℃以下不宜应用退热剂;当体温超过38.5℃以上 可用退热贴或冰敷等物理治疗降温,亦可服小儿退热片适量;当体温超过39℃时,应绝对卧床,敞开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肤裸露,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尽快到医院诊治。

  其次要注意保温,保温并不是越暖越好,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只要让孩子比正常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如大人穿短袖时,孩子穿长袖即可,大人穿一件长裳时,孩子穿两件即可。

  另外需要温水冲凉,有些母亲担心,孩子发烧期间给其冲凉,会加重症状。发烧后出很多汗,如果不保持清洁,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菌的感染,所以冲凉是必要的,但要用温 水,水温在38-39℃为最佳。给孩子全身用温水拭浴或泡澡,可使孩子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至此,所以当我们身边的小孩出现了病毒性发烧的症状,脸红手冷,容易哭闹和咳嗽,进食的东西也容易呕吐出来,这个时候就要加以注意,关注体温的变化,进行必要的降温和服用药物,当然一般小孩在一岁前我们不建议随便打退烧针,除非在医生的诊断下。

4宝宝发烧护理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倒忙一:过分关注温度

  孩子发烧了,体温处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的体温马上降下来。其实,打个比方,发烧就好比孩子在山坡顶上一样,让体温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从山坡顶上推下来一样,孩子能不受伤吗?

  正确方法:

  宝妈们不要过分关注温度,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什么病引起的发烧?孩子的精神状态如何?只要孩子精神好、呼吸正常,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宝妈们就无需过多担心。

  倒忙二:发烧后不敢洗澡

  孩子发烧了,家长们特别害怕孩子着凉,不敢给孩子洗澡。其实,孩子发烧后出汗较多,首先要给其喝添加橘子汁的白开水;其次就要用温水洗澡。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后洗澡会使其再次着凉发烧,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用温水洗澡可以通过水分挥发的过程,降低孩子体表温度,并增加其全身舒适感,不但不会再次发烧反而对减退高烧有利。

  正确方法:

  让因发烧孩子洗个温水澡降温,水温一般要比体表温度低一点,冲2-3分钟就可以了;对于婴幼儿,家长最好让其坐在温水澡盆中洗。另外由于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给孩子洗澡时要注意关好门窗,并随时添加热水保证水温适中。

  倒忙三:捂盖厚棉被

  孩子体温上升后,手脚往往是冰凉的,家长发现后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其紧紧包裹起来再送医院。

  其实,儿童体温上升四肢却发凉,是因为四肢血量少于内脏,供血量不足导致了手脚发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急诊中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捂上多层棉衣,结果孩子本来体温只有37摄氏度,却因体热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越升越高,最后捂出了高烧甚至高热惊厥。

  正确方法:

  中国有句俗话叫“欲得小儿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当儿童出现发烧时,应先用体温计给孩子测量腋下温度,确定孩子发烧后给其穿一层薄棉衣就可送往医院了。

  倒忙四:乱吃药

  儿童发烧后,很多家长给孩子吃退烧药,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发热本身是机体对抗感染和免疫细胞对抗病菌的过程,通俗地说,发热时机体内的免疫功能被“激活”,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要吞噬病菌、白细胞要将其处理,并传递给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再产生针对性的抗体。因此发热可以说是儿童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如果此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使用抗生素治疗,会对其免疫系统造成伤害。有些家长甚至选用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它的免疫系统抑制作用可以达到1个月之久,因此家长一定要慎用。

  正确方法:

  一般的高烧儿童可先服中药,解表退热。对于过高热的患儿也可适当选用退烧药,如泰诺林等,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倒忙五:吃好的

  许多儿童发烧后,家长觉得孩子身体虚弱,因此会让孩子喝牛奶。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期间如果喝水太多的话会频繁上厕所,影响休息、延缓疾病康复。

  其实,人体在发烧时,代谢加快,产生的热量增多,这时人体需要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出汗是人体散热的重要方式,喝白开水可以加快出汗,人在高烧时,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都会增加,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就会增多,要把它们排出体外,多喝水可以通过出汗和排尿将这些代谢物质和热带走,此外,病毒侵入人体后,常会产生一些毒素,这时多喝开水,可以帮助人体把毒素排出体外。

  正确方法:

  接受正规的儿科医生的检查,在排除了严重感染、恶性疾病等,诊为普通感冒发烧时,即可用白开水退烧。每天多次让儿童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以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

5中医三大退烧法

  1、热者寒之法

  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四大”症状,即表现为高热不退(大热),汗出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饮(大渴),脉象洪大而数(大脉)等症状,就是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可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如见高烧不退,烦躁,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的,为热毒炽盛证,当用苦寒清热法,可用三黄片来治疗。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2、通腑泄热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3、滋阴清热法

  即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阴虚发热的病症。主要适用于由于阴虚而导致的胸口发热,手脚心发热,伴有烦躁不适,夜间出汗等症状,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也常见于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疾病。此时不能应用前面所讲的方法,而应该滋阴清热,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来治疗。还可按摩照海、太溪、涌泉、三阴交等穴位,多吃鲜藕、菱角、鸭梨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