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疾病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发现有子宫脱垂病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生活中应该多多的了解子宫脱垂的原因,避免疾病带来严重的后果,故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例及不再生育的妇女。子宫脱垂的治疗?
目录
1女性患上子宫脱垂后有何症状
一、尿液外溢
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
二、月经改变以及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三、阴道脱出肿物
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四、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子宫脱垂怎样治疗
1.子宫托治疗
①子宫托及其作用--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经各省市在防治子宫脱垂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已收到较好效果。此法简便易行,能使患者自行掌握,很受广大农村病人的欢迎,可用于各度子宫脱垂。子宫托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子宫托为塑料制蘑菇式。按托盘大小发为大、中、小3号(直径或横径分别为6、 5、4厘米)。托盘又分为圆形与椭圆形两种。使用最多的为中号。托柄长约5厘米,向前弯曲以适合阴道弯曲度。子宫托治疗在于利用肛提肌的耻骨尾骨肌束将子宫托盘支撑于阴道穹窿部,阻止子宫颈下降,维持子宫颈在坐骨肌水平,托柄平阴道口。轻症者,无须另加其他支持物,若阴道过于松弛,则须用月经带支持托柄,或在托柄上端穿带或塑料绳,前后固定于腰带上,以免掉出。
②托号选择--以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为宜,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故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③使用时间--一般晨起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月经期最好不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刺激性小。上托后,症状即消失,可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如能配合针灸、中药治疗,效果更好。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托。
④放托方法--先将手洗净,病人半卧于床上或蹲在地上,两腿分开,一手握托柄,将托柄靠近会阴肛门处,使托盘取水平位进入阴道。如为椭圆形托,须使托盘的窄端先进入阴道口内,逐渐将托柄向上旋转,使托盘全部进入阴道内,再转动托柄使其弯度向前。
2.自疗注意事项
①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
②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③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④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⑤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⑥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⑦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⑧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如鸡、山药、扁豆、莲子、芡实、泥鳅、淡菜、韭菜、大枣等。
⑨节制房事。
3.成药自疗
①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②人参健脾丸--每次6克,每日3次。
③健脾资生丸--每次9克,每日3次。
4.验方自疗
①取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每日2次。
②用白背根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③取枳壳30克、茺蔚子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
④用白前、山药、桔梗、土牛膝、广木香、丹参、花粉各30克,山茄、土大黄各15克,铁菱角6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食疗药膳
①取猪大肠250克、黑芝麻100克、升麻9克。先将猪大肠洗净,升麻用纱布包好,同黑芝麻一起放入肠中,置砂锅内放水炖烂熟,去升麻加调料,分2次吃喝汤。每周2--3次。
②用荔枝1000克,黄酒1000毫升。共浸7天后,每日早晚各饮酒30毫升。
③取团鱼(水鱼)头5--10个,洗净切碎,置锅内炒黄,研末,每晚临睡前服3克,用米酒或黄酒送服。
④用鸡蛋1只、何首乌30克。以水煎首乌,取浓汁,再入鸡蛋共煮至熟,吃蛋喝汤,每日2次。
6.外治自疗
①取乌起梅60克,水煎乘热先薰后洗,每日2次。
②用川乌、五倍子各9克。水煎后加醋60克薰洗。
③取金银花、紫地丁、蒲公英各30克,蛇床子、苦参片、黄柏各15克,桔矾10克,黄连6克,水煎薰洗。用于子宫脱垂伴感染流黄水者。
④用鸡内金6克、赤石脂9克、五倍子6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贮瓶中密封备用。先用五倍子水煎薰洗外阴部后,擦干,用药末扑敷,并将脱出子宫纳入阴道后,用月经带托住,早晚各1次。
7.其他自疗
①太极拳锻炼,做到意、气、形合一。
②双手扶床边,双中并拢,作下蹲动作5--15次,每天2次,有助于子宫收缩。
③作提肛锻炼。即肛门一缩一松动作,每日作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④做膝胸卧位,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
6)爱心提示
重型子宫脱垂,不能用手纳入阴道者,不宜用子宫托,月经期亦不宜使用子宫托。长期严重子宫脱垂,药物治疗无效者,为避免加重感染,导致它病,不宜只有用自疗,宜去医院就诊。如脱出部分红肿疼痛、破溃流黄水,或夹有血性分泌物,臭秽不堪者,不可滥补,应先清热化湿为主。
3子宫脱垂的偏方
偏方一:
组成】炙黄芪50克,升麻9克,柴胡、枳壳、桔梗各6克,牡蛎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气升提、收敛固脱。
【方解】阴挺之病,属中气下陷者居多。本方是从家传验方之治疗脱肛的提肛饮(炙黄芪、升麻、柴胡、炙甘草)加味而成。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炙用重在走里,补中有升,一举两得;辅以升麻、柴胡、桔梗,助黄芪以增强升提之功,且柴胡疏肝解郁以顺气;枳壳下气宽中,共使下陷之气得顺;牡蛎收敛固脱;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升提、收敛固脱之功。
偏方二:
【组成】升麻6克,牡蛎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3次空腹服下,或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不能间断,至愈为度。
【功用】升举阳气、收敛固涩。
【方解】本病多因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方用升麻升举阳气;牡蛎收敛固涩。故用之多效。如坚持服用3个疗程(疗程按病情而定,Ⅰ度为1个月、Ⅱ度为2个月、Ⅲ为3个月),痊愈率尤佳。
【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三: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生甘草6克,苍白术、粉萆薢、椿树皮、陈皮、柴胡各9克,全当归12克,升麻15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主治】重度子宫脱垂。
4产后子宫脱垂的病因
据中国各地普查统计,子宫脱垂的发病率为1%—4%,山区较平原多,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多见,多产妇发病率高。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
病因:产孕过早,过早结婚生育或过多产育合盆腔肌肉组织松弛是本病最重要的原因。分娩损伤,如由于滞产,急产,巨大胎儿的娩出,手术产等均可造成子宫颈旁组织、骨盆筋膜、骨盆底肌肉主筋膜过度伸展与裂伤。
特别是当子宫口尚未开全而过早合用腹压或施行上述手术时,更使这些支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其支持功能减弱或丧失,发生子宫脱垂。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那些合腹压增加的肩挑抬担等劳动。可导致部垂,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直肠与膀胱同时膨出。更年期或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的支撑减弱,出现子宫脱垂。先天性盆腔组织发育不全。慢慢咳嗽等腹压长期过大,身体虚弱亦可导致子宫脱垂。
5子宫脱垂危害大吗
引起月经量过多。
如果你发现最近的月经量突然增多了,同时伴有腰酸背痛等问题的话,那么这有可能是子宫向后倒,卵巢输卵管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盆腔静脉扭曲,从而引起的血血不顺引起的月经量过多。
痛经。
子宫下垂的第二大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痛经,正常的子宫可以把体内的经通过经宫颈管排出来,而当子宫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其只有通过压缩宫腔容积才能使经血排出来,从而女性就会感到强烈的痉挛收缩,这个痉挛收缩的疼痛感就会引起女性的痛经感。
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下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