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什么样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的,过敏源也是大有不同的。其中就有牛奶蛋白过敏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出现在新生儿的身上的。我们都知道喂养新生儿的时候常常会用牛奶这种食物的,但是孩子牛奶过敏的话,我们就不能喂牛奶了。我们要先认识一下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这一内容吧。

目录 宝宝奶粉过敏怎么办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什么样 婴儿奶粉过敏怎么处理好 治疗牛奶过敏的三大方法 蛋白质过敏的原因

1宝宝奶粉过敏怎么办

  1、坚持母乳喂养

  预防过敏的最好方法是餵哺母乳,且最好持续到一岁甚至一岁以上,通常情况下母乳是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2、远离过敏源饮食

  限制牛奶、鸡蛋、鱼、花生以及坚果类等带有致敏因子的食物摄入。对于高危险群婴儿,六个月以后才开始食用固体食物,一岁以后才开始食用乳酪制品,两岁以后才开始吃蛋,三岁以后才开始食用花生、核桃、以及鱼类。

2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什么样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建议改饮羊奶。有许多宝宝喝牛奶过敏的父母,在宝宝改喝羊奶后过敏症状减轻或销失了,如重庆有位宝宝的母亲,孩子一喝牛奶就脸子长疹子,全身发痒,通常,宝宝晚上睡不好,父母也睡不好,因受不了这个的长期折磨,只好给宝宝改喝豆奶,最后小孩都很瘦,去医院给孩子体检,此时医生坚持采用别的种类的奶替代牛奶。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共有6大方面。

  1、 皮肤方面:发病率约为50%至70%,最常见的是湿疹,通常在宝宝面颊、前额、头皮、膝头后面或者手肘内弯及包裹尿布的部位,出现红色印痕、肿胀、发痒、疼痛的异位性皮肤炎、红疹、过敏疹等。

  2、 呼吸方面:发病率约为20%至30%,宝宝的鼻子或者喉咙发痒、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哮喘、气管炎、痰多、鼻炎、中耳炎等。

3婴儿奶粉过敏怎么处理好

  最主要的表现是胃肠道方面的不适,如:腹痛、腹胀、拒奶、呕吐、腹泻、粪便中带血等,少部份的牛奶过敏也可以引起小婴儿及儿童的便秘。当牛奶中的蛋白质被胃肠吸收后,随着血流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部位,也会产生不同器官的过敏反应,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例如:

  1、皮肤方面:可有儿童特应性皮炎或者湿疹(俗称“奶癣”)、唇周/眼睑部水肿、荨麻疹等。

  2、呼吸方面:可有喘息、频繁咳嗽、频繁流涕、鼻炎等。

  3、其他:易激惹、频繁哭吵、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结膜炎等。

  判断是否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简单方法进行初步判断。根据小儿过敏前的喂养史选择试验食物,在没有给小儿服用抗过敏药的前提下,将所选择的食物从少量开始试喂小儿,每隔30- 60分钟加倍所喂食物,观察小儿的反应,尤其是头2小时的反应,因为头2小时是过敏反应的高发时间,这样就能判断可能的过敏食物。

4治疗牛奶过敏的三大方法

  宝宝牛奶过敏怎么办

  当宝宝患上了牛奶过敏症,一定要立刻停掉正在使用或者原来的食品,这样症状就会得到缓解。但是当宝宝长到5—个月后,肠黏膜发育就会基本完善,那么过敏症状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母乳喂养宝宝

  宝宝对牛奶过敏,如果你是母乳喂养的话,那么妈妈自己要限制一些奶制品的摄取,因为能够引起过敏的牛奶蛋白质可能会进入到母乳中从而引起宝宝过敏。你还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寻找能够代替奶制品的钙质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奶粉喂养宝宝

  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的,那么最好选择大豆蛋白的奶粉。如果宝宝还不能接受大豆的话,医生会建议你选用低抗原配方奶,这种奶粉里所含的蛋白质已经分解成小颗粒子,这样宝宝就更容易吸收而且减少引起过敏反应的机会。

  脱敏疗法改善过敏

  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反应较轻,可采用脱敏疗法,具体方法是:发现宝宝有过敏症状,先停用原食品2周,改用代乳品,比如奶糕粉类、米粉类或羊奶等。2周后再用该牛奶试喂宝宝1次,试用量在10毫升(约2汤匙)左右,如果略有变态反应,只要不会影响宝宝身体健康,可间隔3天再喂牛奶15毫升。依此类推,每隔3天增加5—10毫升。随着牛奶量的增加,宝宝过敏症状不加重且逐渐减轻,则可在增加奶量的同时缩短喂奶的间隔时间,直到恢复正常喂奶。这种方法可让宝宝逐渐适应牛奶饮品,且不会造成营养失衡。此方法适合大部分牛奶过敏的宝宝。

  我相信根据上文所提到的三种方法,以及下文所说的预防方法,如果都能按照这些方法去做的话,宝宝就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症状了。

5蛋白质过敏的原因

  蛋白质过敏主要是蛋白质进入体内,引发的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

  变异蛋白质过敏症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鸡蛋、乳制品、海鲜等蛋白质高的食物,因天热易变异引发过敏。

  出现蛋白质过敏要早些到医院诊治,延误了病情可能引起慢性病,如关节炎、抑郁症、高血压、痴呆症、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