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正常孕妇甲状腺发生很大的生理改变,由于胎盘产生hCG及绒毛膜促甲状腺素(hCT)使甲状腺活性增加;雌激素增加促进肝脏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TBG)增多且降解缓慢,使妊娠甲状腺增大,血管丰富,对碘摄取增多 ,约80%孕妇较非孕状态增大3倍。临床出现类似甲亢怕热,多汗、食欲增强,心率加快等高代谢状态。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怎么治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女性怀孕期间最好别吃这些水果
桂圆
怀孕的女性大多会出现阴血偏虚、体质偏热的症状,这个时候吃桂圆容易增加内热,导致动血动胎、漏红、腹痛、小腹坠胀等现象出现,甚至严重的会出现流产。因此,怀孕8个月以内是最不能吃桂圆的时候。
荔枝
荔枝是温性食物,如果长期大量的食用就会容易引起上火,导致便秘,口舌生疮,因此怀孕期间吃荔枝要适量。此外,荔枝含糖丰富,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是绝对禁止食用的;此外阴虚火旺,阳亢的准妈妈也不要吃,以免加重病情。
山楂
山楂酸性甜可口,是很多孕妈妈喜欢吃水果。但是,山楂对子宫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如果孕期大量食用山楂及其制品,很容易导致流产。
杏
杏肉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钾、镁、钙等营养物质。但杏属于热性食物,而且有滑胎的作用,所以孕妇们还是需要慎食。
桃子
桃子具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但过量食用了有可能引起急性流产、出血等情况,所以食用要适量。
芒果
芒果多汁,可生津解渴,而且还有止吐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孕妇孕早期孕吐症状。芒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所以孕期食用芒果对便秘是有一定防治作用的。孕妇可以吃芒果,但是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芒果后会得“芒果皮炎”,因此要少吃芒果;此外,芒果性质带湿毒,皮肤病或肿瘤患者,应紧记避免进食。
木瓜
木瓜中含有的木瓜苷有增加子宫收缩的作用。为了避免流产、早产,孕妈妈还是尽量不要食用木瓜。
山竹
山竹含有叶酸、脂肪、蛋白质有益的营养素,孕妈妈可以通过食用山竹来滋养身体。但是,由于山竹含糖分较高,患有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的孕妈妈请勿食用。
2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怎么治疗
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该病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出现甲亢的也不少见,其发生率为0.5%~2%。
妊娠期伴发的甲亢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突眼、高代谢为主。若控制不良,不仅增加胎儿先天异常;还可发生早产、流产、死胎;分娩下来的婴儿还易发生新生儿甲亢。因此,提高妊娠期合并甲亢的认识,及时恰当地治疗,对母亲和胎儿的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
孕妇若食欲良好,但体重却不随妊娠周数增加;持续的心动过速,休息时心率超过100次/分;四肢近端肌肉消瘦;应当怀疑患有妊娠期合并甲亢。检测孕妇血FT3、FT4水平,如升高,则可诊断为甲亢。
查出甲亢后,孕妇不必过于紧张。通常情况下,妊娠不会加重甲亢,一般也不必终止妊娠;只需在妊娠期及产后,在对母亲和胎儿无影响的条件下,使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即可。
在治疗方面,首先让病人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精神紧张;注意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包括糖、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尽量少吃含碘食物;同时选用抗甲状腺素药物。
在抗甲状腺素的药物中,以丙基硫氧嘧啶最为合适。因为它能与蛋白大量结合,通过胎盘时速度慢,导致婴儿先天畸形及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性就很小。使用该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开始可用50~100毫克,每8小时服用一次。治疗后,可观察母体血FT4指标,若FT4正常,药量可减半,以后维持小剂量。如果孕妇体重增加、心率下降,这是治疗有效的另一个可靠体征。当孕妇的血TSH恢复正常时,抗甲状腺素药物可减量甚至停止使用。
由于抗甲状腺素药物可随乳汁分泌,产后妇女需要继续服药且不宜哺乳。
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进行短期对症处理,虽然该药可使孕妇在休息时心率维持在70~90次/分,但却容易使子宫持续收缩而引起早产,或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心动过缓、新生儿呼吸抑制等,故应慎用或不用。
手术治疗甲亢宜在妊娠中期4~6个月时进行,早、晚期易出现流产或早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妊娠12周起,胎儿甲状腺有聚碘功能,故应禁忌使用放射性碘治疗。
3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吃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会严重影响妈妈和宝宝健康。如果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等症状,还会增加难产及剖腹产的几率;孕期血糖过高还可能会导致流产、畸形儿、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各种疾病,对宝宝造成极大危害。
孕妈妈如果被查出有妊娠糖尿病,则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和控制。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因此控制饮食上控制病情的重要工作。得了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吃?吕主任表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遵循以下4个原则。
1.严格控制食量
很多孕妈妈会问,患妊娠期糖尿病是不是不能吃甜食,不能吃水果?事实上,妊娠期糖尿病和很多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运动、饮食等,妊娠期的糖尿病并不是和吃糖直接有关,而是和能量过剩有关,不管是主食还是水果或者零食,吃得过多都可能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影响血糖。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食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般不主张吃添加了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的糖果、果脯、甜饮料、甜饼干、糕点、雪糕等。吃水果也应选择含糖较少且血糖指数低的水果,宜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如果吃了水果则应相应减少主食类食物。
2.选择血糖生成指数(GI)低的食物
血糖指数又称为血糖生成指数,了解食物的血糖指数对合理安排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进食同样份量的食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每天至少1-2餐选用低、中血糖指数的主食,如早餐可吃荞麦面、通心粉等;午或晚餐选择意面、混合米或菜肉饺子等。
3.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主食的蛋白质,如一般的小麦面条血糖指数GI为81,而蛋白含量较高的意大利面条GI为37。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可多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如:荞麦面、意面、通心粉、饺子等,都是适合吃的;煮饭可用米加荞麦仁或绿豆(可按3:1比例)煮成二合饭等;少单独吃血糖指数高的主食,如糯米饭、精面发的面包、馒头、白粥等;进餐经常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副食,如:各种蔬菜,海藻类(如海带、紫菜)、菇菌类;吃主食尽量搭配些蔬菜、动物食品一起吃,这也有助于降低血糖指数。
4.选择正确的烹调方法
影响食物血糖指数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淀粉的糊化程度、膳食纤维含量等,食物的制作烹调方式是影响血糖指数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土豆泥就比土豆块的血糖指数高。
要避免烹调使食物的血糖指数升高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工不要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煮菜尽量急火快煮;除特殊需要外,谷类食物不要加太多水和加热时间过长,因为这样会使食物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数也随之升高。另外,烹饪食物时适当增加酸度也可降低食物血糖指数,比如烹调时加点醋或柠檬汁。
温馨提醒: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应结合适当的运动。一般可在餐后一小时后进行散步、做操等较为轻松缓和的活动,避免剧烈的运动,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4胎儿发育偏小孕妈饮食调整有讲究
一、饮食调整
1、少食多餐
胎宝宝发育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怀孕后期,准妈咪们经常会有一种肠胃被腹中的宝宝压迫得“体无完肤”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胃口消失,山珍海味也无福消受。矛盾的是,营养师特别强调宝宝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却是直线增加的。因此,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少食多餐。每日,最好安排6餐到8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进食步骤变得很琐碎,但是各种营养素却是都不能缺,除增加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必要的脂肪摄入外,营养师还在食谱中补充了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富含强健宝宝骨骼的钙和促进宝宝智力发展的多种营养食物。
2、调整体重
专业的营养医师建议,怀孕期间妈咪的体重增加在10-15公斤之内为最理想的状态。不同孕期建议的增长公斤数也不同,怀孕前10周不增长体重,第10周到20周之间每两周增长一斤半左右,20-30周每周长一斤体重。30-40周对于孕妇来说不建议增长太多体重,因为此时体重的增加多数是水纳储留,特别是妊高症的孕妇比较常见。有一些水分储留在体内没有办法代谢出去。正常情况下到30周40周孕妇体重不会长得太快,正常体重跟10-20周一样,每两周一斤半。这样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大概是在12公斤左右比较正常。
二、多休息,避免劳累
劳累的体力劳动会令孕妇消耗额外的热量和营养。避免劳累、多卧床休息可能是胎宝宝生长缓慢治疗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适度休息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促进胎盘血流畅通,使胎儿发育更健康,也可预防早产,特别是对于双胞胎妊娠更为重要。
三、就医输液
如果胎儿偏小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好转,孕妈咪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输补液治疗,以疏通微循环,增加胎盘灌注量。常见的补液有葡萄糖、复方氨基酸、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每天静脉滴注1次,7天为一疗程,视孕周及病情可重复。
四、按时产检,早发现早治疗
除了营养不良导致的胎儿偏小,多胞胎、胎盘功能异常、妊娠糖尿病、子痫前症等异常情况都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偏慢,以致胎中宝宝体重比标准值小。孕妈妈除了要改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喝酒、抽烟、滥用药物、接触有毒物质,更不能忽略产检的重要性,惟有配合定期产检,才能掌握胎儿的生长状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
5胎盘的正常厚度约为25~50mm
胎盘的正常厚度是多少?可能很多孕妈妈并不是很清楚。母婴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胎盆的厚度是处于25—50毫米之间,根据胎儿的绒毛膜、胎盘光点、基底膜的改变,可以将胎盆的成熟度分为0、Ⅰ、Ⅱ、Ⅲ四级,这与胎儿的发育时间密切相关,孕妇怀孕的时间越长,胎盆的成熟度越高。
胎盘的正常厚度约为25~50mm
正常B超胎盘厚度为3.6--3.8厘米,一般不超过5厘米。2、膜状胎盘特点是胎盘面积大而薄,妊娠中期易于出血。如果是小胎盘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足月低体重儿。
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即使发展到血窦内皮型,例如兔胚晚期,仍有一层内皮细胞把两方分隔开来).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全部绒毛与母体血液接触的面积达7~14平方米;当母血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胎盘是后兽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胎盘还产生多种维持妊娠的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胎盘厚度可由超声波测量。正常足月胎盘的厚度约为36~38mm,一般不超过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