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血糖7.1的原因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患上糖尿病,而糖尿病的测试条件就是从血糖上来鉴定,如果血糖高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是糖尿病,而血糖低的话,那么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不管是高还是低对身体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而血糖如果是7.1的话,那么就会引起很多人对这个结果的猜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血糖有7.1,那么血糖7.1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介绍一下。

目录 吃什么可以降血糖 血糖7.1的原因是什么 监测血糖的6个小妙招 有效控制血糖中医教你7个偏方 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1吃什么可以降血糖

  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很高的木耳多糖、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明显的降糖效果,是日常降糖和保健的好菜。

  苦瓜

  苦瓜中的提取物有明显的降糖作用,现在很多降糖中成药中很多都含有苦瓜提取物,因此,苦瓜也是降糖首选食物。

  山药

  山药含有薯蓣皂甙、多巴胺、盐酸山药甙、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其中多巴胺和薯蓣皂甙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能够抵抗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

  紫菜

  紫菜中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等高营养物质,紫菜多糖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多喝紫菜汤可以辅助降低血糖。

  胡萝卜

  胡萝卜的提取物也有降糖作用,而且使食用方便,价格便宜。

  大蒜

  大蒜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还能够保护血管和护肝作用。大蒜不宜多吃。

  其他食物有降糖作用的有洋葱、南瓜、芹菜等。

  水果

  糖尿病患者吃这些水果也有辅助降糖作用,包括:苹果,荔枝,枇杷,柑橘,石榴,杨梅等。

2血糖7.1的原因是什么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不能拿尿糖来进行糖尿病的诊断。人体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般糖尿病人查血糖:一查空腹血糖,二查饭后两小时的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 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

  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7.0 mmol 或者是 126 毫克这个标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没到糖尿病。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损)。

  另外,饭后血糖也是很重要的, 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 3.9-7.8mmol/L(70-140mg/dL)。餐后血糖 的诊断标准是 11.1 mmol 或 200 毫克以上。那么 140 和 200 之间也有一个差距。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不是糖尿病,也不是正常人。

  血糖比正常人要高。如果多次测试都是这么高,就是糖尿病了。 一般正常人: 空腹血糖≤6.1,餐后两小时血糖≤7.8. 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6.7(如果重复两次测试均高于正常值,可确诊为糖尿病), 餐后两小时血糖≥11.1(如果重复两次测试均高于正常值,可确诊为糖尿病),若结果≥7.8还需进一步做糖耐量测试才能诊断。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戒烟戒酒,注意不要突然戒掉,要在一年之内想办法慢慢戒掉。

  2.不吃甘甜、油腻的食物,含糖量高的食物尽量少吃,任何食物都要注意食用量,正常人也是吃饭七成饱为好。而对于糖尿病人,即使是再适合糖尿病人的食品都不要多吃。

  3.适度的锻炼。散步、打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4.生气最易引起血糖高,所以平时要注意心情开朗,情绪平稳。

  水果食用的注意事项:

  水果中富含糖类,而且能迅速被机体吸收,易引起高血糖。重病患者不宜多吃,病情稳定者可以适量的吃一些。水果最好在餐前一小时吃,选择含糖量低(含糖量在14%以下)的水果吃。如橙子、柚子、西瓜、草莓、猕猴桃、芒果、杏、柿子、鸭梨、樱桃、枇杷、苹果、葡萄、桃子、菠萝等。

  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一般来说,糖尿病人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多,则应减少主食,以免出现血糖升高。为防止并发症动脉硬化、便秘,应饮食多样化,满足人体所需营养,以利健康长寿。

  最佳蔬菜:芦笋、卷心菜、芹菜茄子,马齿苋,蘑菇,苦菜,生姜,葱头,白萝卜,红萝卜,金针菇,大白菜等。 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西瓜等。 最佳肉类:鹅肉和鸭肉 最佳肉汤:鸡汤。 最佳食油:米糠油,芝麻油,植物油和动物油按1:0.5-1的比例调好食用更好。 较好的食品:绿豆、燕麦、荞麦,大豆等谷类以及糙米饭。

  较好的健脑食品:核桃、花生、开心果、松子、杏仁等。

  血糖7.1的话要看看自己到底是空腹血糖测试还是吃饭后的测试,这两项结果判断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而血糖高的话就不排除是糖尿病,面对这样的现象要及时的给自己采用上面内容中所提到的食物改善方法来给自己治疗糖尿病,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自己身体的锻炼,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懒散的状态中,这样对疾病不好。

3监测血糖的6个小妙招

  1、随时监测,随时记录

  由于血糖仪本身的原因,目前部分血糖仪没有记忆功能,不能自动储存血糖值,所以常需要患者自己记录每次测量的血糖值,以便日后对比分析。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患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及时记录,时间一长,便常常不能回忆,无法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当然,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到解决。比如目前有些血糖仪不仅可以保存所测的数值,还可通过电脑利用特制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曲线图、饼图等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2、规律监测,贵在坚持

  许多患者刚买血糖仪的时候,往往还能够坚持监测血糖,但时间长了,或是由于失去了新鲜感,或是由于考虑到试纸价格高,或是由于惧怕疼痛,慢慢就停止了。

  监测血糖一方面是为了发现高血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及时发现低血糖。其实,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多数糖尿病患者是老年人,机体反应减退,常发生察觉不到的低血糖,尤其是夜间的低血糖。由于没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不查血糖,就不能及时发现,往往造成严重的伤害。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了自身健康,糖尿病患者应该克服困难,坚持监测血糖。

  3、及时沟通,不断成长

  监测血糖,其实目的有二:一为患者自己提供依据,帮助其了解日常生活中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及其规律;二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帮助患者查找原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毕竟,患者对疾病的理解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这时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好控制病情。这也是自我血糖监测升值空间最大的地方,通过与专业医生或护士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讨论,分析病情,可以减少并发症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4、周全考虑,免除后患

  购买一台血糖仪是血糖自我监测的开始,购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性能、价格及试纸的长期供应等。许多患者由于考虑不周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有的患者一味贪图便宜,忽略了血糖仪质量和功能方面的要求,在使用中才发现测量误差过大,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还有的患者买了某种品牌的血糖仪,使用完最初的试纸后才发现,在当地竟然买不到该品牌血糖仪的试纸,不得不更换血糖仪。

  甚至不少患者的血糖仪是从国外购买的,到了国内却找不到试纸经销店,白白浪费。目前市场上血糖仪多种多样,我们建议尽量选择那些在当地有经销商的知名品牌,保证试纸能够长期供应。当然,最好与专业医生或护士沟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明确目的,指导治疗

  糖尿病病情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甚至情绪、合并疾病如胃轻瘫、腹泻、肾病等。具体到每一位患者,情况可能都各不相同,而且每一种因素对血糖影响的程度也有差异,甚至在不同的时期内影响血糖的因素及其程度也会不同,所以需要患者通过监测,摸索出自身病情变化的规律。

  有的患者能够长期监测血糖,但不知道目的何在。血糖无论高低,一切照旧,不主动查找原因,不调整治疗,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6、科学监测,节约成本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监测比较频繁,包括三餐前后、睡前,甚至凌晨2:0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血糖变化规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非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的方法则往往不需要如此频繁,一则增加患者痛苦,二则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但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差异。例如患者刚出院不久,由于环境的变化,饮食、运动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即使治疗方案不变,血糖水平也可能变化。因此,出院初期,建议患者勤测血糖。若是病情趋于稳定,血糖监测的频率则可大大减少。在饮食、运动等因素大致不变的基础上,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可以既能观察病情变化,又能节约试纸。

  其一,连续阶梯法。即将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等原本在一天内监测的7点血糖分配到7天里完成,每天只查一点,依次进行。在血糖记录表上,7天的数值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来,每天只查一次,节约了成本,7天连续监测,又能充分反应一天当中不同时点的血糖水平,一举两得。而且,如果病情稳定,间隔时间可以变成1周或1月,将节约成本进行到底。

  其二,间隔完整法。即将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等7点血糖每隔几天完整监测一次,而在其他日子则不必监测。同样,如果病情稳定,间隔时间可以变成1周或1月,以节约成本。

4有效控制血糖中医教你7个偏方

  1、鲜柠檬

  用药方法: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将鲜柠檬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2、马齿苋

  用药方法:取干马齿苋100克,用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本方对于未曾服用过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与刚发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3、瓜皮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次,每次半杯。清热祛湿、利水。用治糖尿病之口渴、尿浊。

  4、僵蚕散

  用药方法:取僵蚕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僵蚕末2克,每天服3次,饭前用白开水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5、糯米

  糯米爆成的米花50克,桑根白皮50克。水煎。日分2次服。清热,补中益气,用治糖尿病之烦渴不止。

  6、地骨皮

  用药方法:每日取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同时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7、棕榈子

  用药方法:每日取经霜棕榈子(以陈者为佳)30—60克,用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病人应禁食鱼腥类、肉类及甜腻类食物,并应节制性生活。

5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有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才能够让身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的运作。如果血糖浓度偏低就会危及身体的健康,打乱身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导致身体会出现很多的病症。例如: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等。而对于孕妇,低血糖很有可能会导致孕妇跌倒。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大多数人比较了解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若病情进展,列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震额及运动障碍,甚至癫痫样抽掐、瘫痪,并出现病理反射。

  孕妇有低血糖症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出现危险。当孕妇血糖水平太低(低于50mg/dl或2.8mmol/L)或血糖下降太快,就可能出现孕妇低血糖症状。孕妇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在于头晕、心慌、手抖、过度饥饿感、出汗、面色苍白、全身乏力、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危及宝宝和孕妇的生命。

  孕妇出现晕厥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大脑发育,严重时甚至是使胎儿死亡,因此,孕妇低血糖的情况一定要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