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宝出生不久后会发生腿抖的状况,在哭闹或者是使劲儿时腿抖的尤其厉害。引起腿抖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们平时可以给宝宝吃点鱼肝油,平时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杀菌消毒,给宝宝多吃点含钙量高的食物。新生儿腿抖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宝宝多汗怎么办
黄芪百合粥
先用黄芪30g加水500ml,煮沸后再小火煎半小时,去渣,取药液;取百合10g切片洗净,与粳米25g加药液煮成1小碗粥。每日分两次空腹吃完,连吃1 周以上。本方黄芪有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百合润肺兼清肺热,可防治肺热引起的出汗。两者合用配以健脾益气的粳米,更能补益肺气、益卫固表,对 小儿多汗症有较好的疗效。
生地黑豆鸡
先用生地100g,水煎2次,去渣,合并2次药 液约500ml;取黑豆50g淘洗净;童子鸡(仔鸡)1只,去毛和内脏。将黑豆填入鸡腹,入砂锅,加药液,大火煮沸后加食盐3g,小火煨至鸡肉、黑豆烂 熟。鸡分2~3天吃完,每周吃2只鸡,连吃3周以上。本方生地养阴补血清内热,配黑豆、童子鸡增强养阴补肾的功效,对阴虚内热盗汗的小儿多汗症有良效;黑 豆富含钙,有补钙止汗的作用。
小麦山药泥鳅汤
先用清水养泥鳅3天,吐净泥,取 100g剖去内脏,滤干水分后油炸至焦黄;取浮小麦15g、山药20g,加水500ml煮成汤,滤去药渣。取汤汁煮油炸泥鳅,煮沸后加食盐、味精少许即 成。吃泥鳅喝汤,隔日1剂,连吃7剂。本方可益气养阴、补肺固表,兼能补钙,对小儿自汗又兼盗汗者有效。
汗症的特点是以自汗为主,以头颈部及背部较明显,甚至白天自汗,晚上盗汗,经常浸湿衣服、头发。
2新生儿腿抖原因有哪些
1.由于婴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有时就会出现短时的"颤抖现象",一般会随年龄增大而消失,平时留心观察婴儿的精神、呼吸等,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2.新生儿腿抖也有可能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在必要时可以选择化验微量元素确诊.确诊之后制定治疗方案.可以服用小儿鱼肝油滴剂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也可以服用迪巧钙治疗.必要时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治疗,如果有消化不良和腹泻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影响钙吸收,多晒太阳。
3.婴儿如果在睡觉时出现腿抖的状况,是因为睡眠时上位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会减弱,所以下位的一些神经中枢就有可能出现兴奋性增高的现象,这会表现为一些不自主的肌肉运动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
3夜奶频繁影响宝宝健康
先说说宝宝吃夜奶的危害
1.累坏妈妈休息难。有些宝宝一旦养成吃夜奶的习惯,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得给他喂几次奶。醒来之后,妈妈再次入睡往往较难,这样,大人休息不好,最累的还是妈妈。
2.迷糊喂奶有危险。因为宝宝要不分昼夜按需哺乳,因此只要宝宝夜里稍微有动静,新手妈妈就条件反射把乳头塞给宝宝,即使自己还没有完全醒来。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通常宝宝都会“吃几口就不知不觉又睡着了”,如果妈妈也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意外。
3.过度喂养易长胖。一旦妈妈休息不好,精神迷离,宝宝吃夜奶时,妈妈会任由宝宝吃个不停。如此一来,宝宝较为容易过度喂养,并导致宝宝长的过胖,不利于宝宝以后的生长发育。
4.易长龋齿不健康。长期吃夜奶,尤其是当宝宝长乳牙了,还在吃夜奶的话,很容易引起龋齿。不利于宝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吃夜奶并不仅仅是宝宝自己养成的习惯,也是妈妈们一度迁就的结果。夜里,宝宝一哭闹,妈妈就会心软,不自觉就给宝宝喂奶了,这样时间长了,宝宝也知道只要一哭就有奶喝,逐渐的就养成喝夜奶的习惯了。
既然,吃夜奶的危害有这么多,要如何断夜奶呢?
宝宝多大可以断夜奶?
很多宝宝都有吃夜奶的习惯,这是从新生儿时期自然养成的。因为,对于新生儿,我们需要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一般来说,只要宝宝饿了就要给他吃,不分昼夜。
但是,当宝宝到了6个月的时候,就慢慢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候,宝宝所需的营养越来越丰富,不仅仅从母乳和配方奶中汲取,还来自各种辅食。另外,随着各种果泥、肉泥、米粉和米饭的补充,宝宝也不会那么饿了。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妈妈们就可以给宝宝断夜奶了。
宝宝断夜奶五步走
1.调整喂奶时间
将宝宝在夜间喂奶的时间尽量推迟在凌晨3到4点,而在晚上11点安排一次喂奶,这个做法要逐步进行,每次推迟在半小时为宜。当宝宝已经能够在凌晨4—5点吃奶后,再将前半夜11点的奶逐渐提前在前半夜10点左右。这样就停掉了宝宝的夜奶。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宝宝如果夜间醒来不睡,要吃奶,也可以少量喂水。
2.侧睡快有深度
宝宝侧睡可以让宝宝深度睡眠时间增加,并且加快入睡时间。总之,给宝宝断夜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给宝宝足够的适应时间。
3.宁挤掉誓不喂
很多妈妈在夜里听到宝宝的低吟嚎啕,都会心软给宝宝喂奶,实际上这个是断夜奶的大忌。妈妈应抱着宁可挤掉也不能心软的态度,实在舍不得也可以挤出来留着第二天再吃。宝宝吭吭半天你又喂了奶,多际上就强化了宝宝的这个行为,那可就断不了夜奶了。
4.睡前辅食止饥饿,宝宝夜奶无需求
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饱腹的辅食比如是米粉或奶粉有助于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另外,可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个人的情况增加奶粉量,增加奶量与延长吃奶间隔时间双管齐下。另外,直接吃安睡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
5.妈妈气味要减轻,保持距离助断奶
宝宝对于母亲身上的气味也是有一种依赖性的,妈妈要勤洗勤换衣服,减少身上的气味。同时,在不影响宝宝情绪的情况下,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也是需要的。由于母乳相对于奶粉要稀薄一些,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睡前更要吃饱一些。
4孩子爱乱扔东西怎么办
因好奇扔东西,家长要做“加法”。1~3岁的宝宝会出于好奇摔东西,比如宝宝把一个小皮狗玩具扔在地上发出叫声,他很兴奋,又把其他玩具扔在地上,想听听它们是否发声,发出何种声音,宝宝很想通过“扔”来探究世界。这时家长要做“加法”,主动把一些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特性的能摔的物品拿出来,鼓励孩子摔,这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丰富孩子的探究体验。
因练力扔东西,家长要做“减法”。一两岁的孩子主要依靠肌肉的动作和感觉来应付外界事物,手部动作不灵活,通过扔东西来练手部动作的协调性,还能锻炼体力,这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把自己与外物分开来。家长这时候不仅要把那些易碎、易撕、易坏的物品收起来,还要把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危险品(比如打火机、玻璃杯)收纳好。
发脾气扔东西,家长要疏解孩子不良情绪。有的宝宝情绪不好就可能往地上扔东西。家长一方面要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帮他调控情绪,为他找到疏泄不良情绪的正常渠道;另一方面,等孩子平静后,要让他学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可以进行必要的惩罚,或者让他亲尝后果,比如,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就不给他再买,或者没收他喜爱的玩具促其反省。
5父母要巧妙回答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要巧妙回答
或许孩子观察了黄豆发芽的过程觉得很神奇,当他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时,其实是想知道“我会发芽吗?”或许孩子读了小动物找妈妈的故事后,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是想知道“我是谁?我跟爸爸、妈妈有什么关系?”或许孩子听说自己最好朋友的老家在山东,当他问“我从哪里来?”时,只不过想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儿。
了解孩子提问的心理动机后,再回答问题就不难了。比如孩子关心自己会不会发芽,就可以告诉他:“宝宝小时候,很小很小,就是一点点发芽长大的,而且现在宝宝也在不断地发芽成长。只不过,黄豆发芽、长大比较容易看到,宝宝发芽长大不容易用眼睛看到。”当孩子真正对自身感到好奇时,父母更好的回答方式是:“爸爸妈妈很相爱,当我们想要一个小宝宝时就创造了你,你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谢谢你,宝贝!”
当然,由于年龄和认知程度不同,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解释是不同的。父母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比喻,为3岁的孩子描述生命的产生过程,但七八岁的孩子可能对“精子是怎么进到妈妈肚子里的”更关心,需要父母提供更直接和更科学的回答。
父母若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或者不好意思很直白地为孩子解释生命的由来,可以借助绘本帮忙。向父母推荐两本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小威向前冲》和《小鸡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