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宝宝牙齿黄到底怎么回事呢

人体的每个部位都会遭受到病菌的侵害,连坚固的牙齿不好好保护都会生病,特别是对宝宝从小对病菌的防护更要加强,那么宝宝牙齿黄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增强宝宝抵抗力七大事项不可疏忽 宝宝牙齿黄到底怎么回事呢 宝宝多大能坐飞机 不同时期对儿童的性教育 教孩子学汉字的三个窍门

1增强宝宝抵抗力七大事项不可疏忽

  一、母乳喂养

  出生前宝宝可以通过胎盘接收抗体获得免疫力。出生后,母乳中富含增强免疫的抗体成分可保护宝宝,直到他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因此,妈妈应争取科学的母乳喂养,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不要对母乳喂养轻言放弃,母乳对宝宝的健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学依据:母乳中含有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A、C和E,还有矿物质和镁。母乳喂养可以保护宝宝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耳部不受感染,这种保护甚至可以延续到母乳喂养结束后多年。

  二、营养的食物

  食物中特定的营养物质对支持宝宝的免疫系统起着关键作用。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取决于宝宝所处的阶段:母乳期时,母乳是最好的营养食品;辅食阶段,母乳和辅食就是并行的最佳食品;在一岁之后,婴儿的固体食物应该是此时最合适的选择。

  因此,专家建议:年轻妈妈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咨询医生和阅读科学的育儿书籍,了解宝宝在什么阶段需要什么样的食物,然后努力为宝宝提供这些食物。需要提醒妈妈的是,摄入足够的水分也有助于增强宝宝免疫力。

  科学依据:增强免疫力的功臣有来自橙子、杏和胡萝卜等的维生素A;有来自草莓、柑橘等的维生素C;也有来自鳄梨、蔬菜油等的维生素E;来自谷物的锌和硒等。

  三、运动和锻炼

  运动和锻炼是增强宝宝免疫力的良好途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宝宝,不论在什么季节,都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另外,活动身体可以加快宝宝体内循环,增强宝宝胃口,并有助于他们休息。

  科学依据:淋巴拥有很多抗感染细胞,而运动可以促进淋巴在宝宝体内的循环。

  四、休息和放松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体迅速恢复。尤其是在宝宝疲劳和疾病前后,休息和放松更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建议:妈妈应帮助宝宝在活动和休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宝宝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包括有规律的睡眠时间和其他休息时间(比如讲故事时间)。

  科学依据:身体的恢复过程是在休息时进行的。相反,持续不断的活动使你的宝宝紧张劳累,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免疫系统。

  五、每天日光浴

  我们都知道过多的日照对婴儿的皮肤有害,但适当的自然光照可以保证宝宝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每天带你的宝宝到户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尤其是对新生的宝宝来说,在冬天里,保持每天的日晒可以有效地防止佝偻病。如果裸露小屁股在阳光下,还可以很好地防止尿布疹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冬天带宝宝晒太阳,最好不要隔玻璃窗晒,因为紫外线无法穿透玻璃照射到宝宝皮肤上,从而达不到防止佝偻病的效果。

  科学依据:把皮肤暴露在自然光下有助于刺激宝宝身体内的T细胞,它们是宝宝体内对抗感染的关键卫士。

  六、不要害怕病菌

  有时候,轻微病菌的感染,比如:感冒、发烧等疾病,还有另外一项功能助宝宝完善免疫力,因此,当宝宝发烧、感冒后妈妈不必要太紧张,做好护理工作即可。

  专家建议:宝宝的免疫系统在他出生最初几个月还不成熟,所以这期间应使他远离感冒人群,但是,当宝宝稍微长大些,妈妈不要怕感染病菌而一直避免带宝宝到公共场所。

  科学依据:当免疫系统遇到威胁,比如感染病毒,就会产生消灭病毒的抗体。尽管你的宝宝会有一些生病的症状,但产生抗体的过程会有助于自然免疫力的发展。

  七、注射疫苗

  疫苗使宝宝的体内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以对抗特定的传染病毒,或使它们的危险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带宝宝到所属地段医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种疫苗。

  在此,要提醒妈妈的是,你应当为宝宝保留每次记性疫苗注射的记录,以备宝宝今后进入幼儿园后,把记录交由幼儿园保健医生管理,作为宝宝在幼儿园期间进行统一疫苗注射时的备注。

  科学依据:疫苗不仅可以降低体内病毒的危险性,而且可以使一定的人口产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疾病就很难传播了。

2宝宝牙齿黄到底怎么回事呢

  家长们在发现儿童牙齿发黄的时候往往很担心,但是牙齿发黄不都是病态。如果剖开牙齿来看,纵断面有三层组织,牙釉质在最外面,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可能有略微不同。因为每个人牙齿的钙化程度不同,有的人是乳白色的牙齿,而有的人是淡黄色,这都是健康的牙齿。

  但是,有些大黄牙则是病态的,通常引起的原因是:

  1.健康因素:由于牙齿在发育过程中营养不好或生过病,会影响到牙齿的钙化,牙齿不仅黄而且松弛。

  2.水质的因素:一些地区,尤其是有些山区,因为水中含氟量高,过多的饮用这些水牙齿会发黄,而且发黄的牙齿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是满口大黄牙。因为氟有防龋的作用,所以,这些人反而不易生龋齿(蛀牙)。

  3.药物因素:如今四环素类药物可导致黄牙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5岁前的儿童服用影响更大。

  4.卫生习惯:有些人没有刷牙习惯,也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软垢、牙石、烟渍、茶渍等堆积在牙齿的表面。他们的大“黄牙”不是牙齿本身发黄,而是不注意口腔卫生造成的。

3宝宝多大能坐飞机

  一般而言,从航空公司的规定来说,婴儿满14天后就可以乘坐飞机。婴幼儿是可以乘机的。但有些专家说最好是孩子1岁后才可以坐飞机。1岁以下的宝宝因为肺部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从保护婴儿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非常必要,还是不坐的好。所以不建议搭乘飞机,如果必须坐,在飞机起降时要给孩子喂奶(母乳最好),以使耳咽管开放,调整中耳压力。

  注意事项:小宝宝不宜吃得太饱,无发烧,鼻腔必须通畅。在飞机起飞或降落的时候要让孩子吃奶或喝水,避免震坏耳膜。另外要带好宝宝的辅食,到另一个地方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如果是母乳喂养,可以随身带一块小包巾,既可以在喂奶时遮羞,又可以在宝宝睡着时当被子盖。上飞机前要和乘务人员做好沟通,她们会给你适时的帮助,比如提供小摇篮,如果你要去厕所,可将宝宝交给空中小姐照管。

4不同时期对儿童的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叫五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家长,主要是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

  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是“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属猴妈妈的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

  所以婴儿期的教育特点是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还要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一时期一般不超过三岁。此时母子同被而眠对儿童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幼儿期性教育

  幼儿期性教育为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例如鼓励男孩子的勇敢坚强,鼓励女孩子的温柔甜美、爱清洁等等。还有,男孩子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服饰。那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男孩女养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或许正是孩子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家庭不和的诱因。

  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道德观念,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而卧,但必须分被而眠。这一阶段是从断奶起到六岁,即孩子夜间会自己起夜前止。如果孩子独立能力强,什么时候能自己起夜,就应该什么时候分床。

  儿童期性教育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这时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学习,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切有条件的家庭均应与孩子分房而居。此时的孩子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不愿意和异性同桌、同行,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自豪。此时不应该粗暴干涉孩子的这一心理现象,而应该肯定。

  如果发现孩子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则应该及时纠正,以防发生日后的性别角色倒错现象。此时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少年期性教育

  少年期性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此期内多数孩子先后进入青春发育阶段,女孩子表现为月经来潮,男孩子表现为初次出现遗精。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异性,有了朦胧的性意识,对异性开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

  此时的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错的发生,同时对自己既要认识又要接受。这一时间段是从10~20岁。

  青年期性教育

  青年期性教育的特点是孩子已经成年,有了独立的爱好、个性,逐步走向成熟,开始恋爱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家庭经济知识,为建立家庭做好准备。这一时间是从20~35岁止。

5教孩子学汉字的三个窍门

  窍门1 展现实物学汉字

  在教宝宝识字时,同时展示实物,这样字和实物之间就发生了联系。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宝宝很快识汉字,而不会感到识字是一件痛苦的事。

  你也可以在教给宝宝辨认物品的同时,向他们展示汉字可以加快识字的过程。例如,指着门,对宝宝说:“门,这是门。”同时向他们出示“门”字,让他们辨认。

  这样就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了两个表象,实物“门”和汉字“门”。每当我们发出“门”这个音时,宝宝对实物和汉字都会产生反应,反之亦然。

  所以,当宝宝还在襁褓时,我们就可以一边教他们辨认实物,如灯、墙、桌、椅、床、窗等等,一边教他们辨认这些汉字。实践证明,当宝宝会说话时,他们已能够认识这些汉字。

  窍门2 随时随地学汉字

  父母带宝宝来到一座大山前,首先让宝宝观察一下大山的巍峨和壮丽,起伏蜿蜒的大山像一条长龙展现在宝宝的面前。当他们爬上山坡,仔细地观察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飞流直下的瀑布,听一听山间的各种声响。

  这时,父母可把“山”字写在地上,对宝宝说:“瞧,这个字读什么?”宝宝一定会脱口读出这个字的音。“山”字的美和大山的美在宝宝的心中引起了共鸣。用这种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教给宝宝认识很多汉字,如:田、鸟、林、树、村、路等等。

  当宝宝接近了事物本源的时候,汉字对于他不单是事物的标记,而且也是花朵的馨香、泥土的气息、故乡的田野、森林发出的乐声,他的思想就会因为受到语言魅力的感染而变得像小鸟在天空中翱翔一般活跃。

  窍门3 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的学习。

  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做‘木’,你会写‘木’字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教完“木”字的写法后,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啊?”“他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然后把“休”写出来。这样,宝宝就能够牢牢地把这个字记住了。

  TIPS:

  你要牢牢记住的是,无论教哪一个字,一定要让宝宝看实物或图画,依靠形象思维来理解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