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在生活中是一种侵犯脊柱,并不同在程度累及骶髂关节或者是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什么原因引起强直性脊椎炎?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强直性脊柱炎被误诊的原因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界曾长期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轴型,近年来才认识到二者在病理上并不相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包裹关节的滑膜出现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是肌腱附着点发炎,而且这种炎症多发生在骶髂关节处。从片子上来看,先是锥体之间炎症、边缘密度增高、粗糙,再骶髂关节融合钙化,最后形成骨桥,并逐渐向腰椎、胸椎、颈椎发展,严重的,病人变成硬板腰或驼背,影响功能,丧失劳动能力。
他们认为,该病侵犯脊柱,“不通则痛”,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其部位处于中医的督脉循行处,是本虚标实之候,以肾督不足为本,外邪侵袭与瘀血内阻为标。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后期腰背酸痛,活动受限,与肾虚督弱相关,应以补肾通督,养血柔筋,通络止痛为治则。为此,该院研制了中药强脊宁、清痹片、荣筋片、补肾强肾丸、益肾养肝合剂等,并辅以针灸、理疗、熏蒸等疗法,不仅改善病人症状,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而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2什么原因引起强直性脊椎炎
第一、先天遗传导致。通过调查发现,在每个家族中都是存在个别的患者,即在一个家族中常有2个以上的成员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家系调查发现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第―代亲属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出20~40倍。孪生子女的调查中发现:单卵孪生中,另―个患病的可能性超过50%,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第二、感染因素。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大便培养肺炎克雷白杆菌阳性率达79%,而在正常人群中为30%,说明患者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第三、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还有自体免疫缺陷。有学者提出,身体内可能出一同种隐蔽抗原或自身组织的抗原性质发生改变为致病抗原,或自体的免疫机制破坏,这样导致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椎炎属于痹证的范围,但是,本病不仅具有痹证的共同特点,又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变部位主要在脊柱,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脊又为督脉所过,因此本病的发生,与肾和督脉有密切关系。即与先天秉赋直接有关。
3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治愈吗
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以青少年多见。大量的临床资料已经证明:强直性脊柱炎除脊柱、关节受累外,还可以有心、肺、眼、肾脏和神经系统损害,虽然发生率很低,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肾脏功能衰竭,因此也要重视对它的治疗和预防。虽然现阶段不能治愈,但多数患者能生活得很好。对它的治疗及预防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关节外表现的早期认识和治疗更是如此。在关节面的破坏不重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保护脊柱外观。
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科普教育有利于控制病情,病变发作一次,症状就会加重一步,强直也会进一步严重。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病规律,不劳累,不受凉,可以有效防止发作。
止痛治疗可以让患者更好地进行脊柱功能活动。
物理疗法: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此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尝试,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也是护理中常用的办法。
药物治疗: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之一,有的可以控制病情活动,影响病程进展,有的适合夜间严重疼痛及僵硬病人,可在睡前服用,有的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疾病的治疗自然离不开药物,通过药物我们可以很好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且大大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专家提示用药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可盲目用药。
4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有哪些
1.初期症状
对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1)骶髂关节炎 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AS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几乎脊柱全段同时受累。
(2)腰椎病变 腰椎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背伸、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有腰肌萎缩。
(3)胸椎病变 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如肋椎关节、胸骨柄体关节、胸锁关节及肋软骨间关节受累时,则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气状态,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4)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病变进展可发展至颈胸椎后凸畸形。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严重者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块地面,不能抬头平视。
(5)周围关节病变 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更为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均受限。侵犯膝关节时则关节呈代偿性弯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为困难。极少侵犯肘、腕和足部关节。
此外,耻骨联合亦可受累,骨盆上缘、坐骨结节、股骨大粗隆及足跟部可有骨炎症状,早期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痛,晚期有骨性粗大。一般周围关节炎可发生在脊柱炎之前或以后,局部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不易区别,但遗留畸形者较少。
3.关节外表现
AS的关节外病变,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偶有骨骼肌肉症状之前数月或数年发生关节外症状。AS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并伴发多种疾病。
(1)心脏病变 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临床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约1%;约8%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严重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阿—斯综合征。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痛。少数发生主动脉肌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2)眼部病变 长期随访,25%AS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或葡萄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复发,病情越长发生率愈高,但与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有周围关节病者常见,少数可先于脊柱炎发生。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用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3)耳部病变 在发生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中,其关节外表现明显多于无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
(4)肺部病变 少数AS病人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
(5)神经系统病变 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从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AS后期可侵犯马尾,发生马尾综合征,而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觉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6)淀粉样变 为AS少见的并发症。
(7)肾及前列腺病变 与RA相比,AS极少发生肾功能损害,但有发生IgA肾病的报告。AS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较对照组增高,其意义不明。
查看详情>>5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对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增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 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 HL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HLA-B27来诊断AS,HLA-B27不作常规检查。
4.X线检查
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节间隙无改变,Ⅲ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项(或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Ⅳ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硬化。
脊柱病变的X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性肠病、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等伴发的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质糜烂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