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血液内科 >贫血

孕妇贫血到底能喝牛奶吗

相信大家对于牛奶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牛奶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饮品,牛奶不但美味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牛奶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常喝牛奶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补充营养的好处,此外牛奶还有美容养颜的效用呢,那么孕妇如果出现贫血是不是可以喝牛奶的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孕妈如何补碘 孕妇贫血到底能喝牛奶吗 孕妈多吃坚果鱼肉助胎儿抗过敏 孕期坏情绪会害了宝宝 孕期抑郁或可遗传给腹中胎儿

1孕妈如何补碘

  碘是甲状腺素组成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活跃,碘的需要量增加,这样就易造成妊娠期碘摄入量不足或缺乏,特别是在我国有很多地区属于缺碘区,更易造成孕妇缺碘。孕妇缺碘不仅给自身造成了危害,还影响胎儿,使胎儿生长缓慢,甚至生长停滞,特别是患地方性克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种严重后果)的孕妇。

  更为重要的是,甲状腺对胚胎脑和神经细胞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碘也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神经组织的发育,特别是对胎儿大脑皮质中主管语言、听觉的部分的分化和发育有直接影响。在胚胎3~5个月的时候,神经组织分化旺盛,若此时缺碘,就会影响胎儿脑皮质发育,严重者新生儿出现“克汀病”(呆小症)。该病的发生以胎儿胚胎期缺碘为关键,其临床上有疲乏、无力、畏寒、嗜睡、对外界兴趣不大等代谢和循环功能性变化,骨骼发育异常,脑发育缺陷及延迟,皮肤干而成鳞片状,毛发、指甲无光、脆弱等。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应迟钝,并出现头大、鼻梁下陷、舌外伸流涎的特殊面容,成年后身材矮小,甚至出现聋哑、精神失常等,而现今对于呆小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孕期应有意识地增加碘的摄入量,特别是生活在缺碘地区的孕妇更要注意摄取富碘食物,坚持食用碘盐,使体内的碘能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碘供给量,孕妇每日需要175mg,乳母需要200mg,此时即使食用碘化盐,亦不可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补充含碘食物。

  最好的补充碘食品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肝、海参、海蜇、蛏子、蛤等,甜薯、山药、大白菜、菠菜、鸡蛋等也含有碘,均可适量多吃一些。如用碘化盐补充碘时,需注意不可用大量,以免引起产后甲状腺肿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

2孕妇贫血到底能喝牛奶吗

  孕妇贫血不能喝牛奶

  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增高。一旦发生缺铁性贫血后,除了用铁剂治疗外,许多妇女往往喜欢加服牛奶,增加营养,希望迅速纠正贫血,以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然而其结果却恰恰相反。提醒:孕妇贫血不能喝牛奶!

  为什么孕妇贫血不能喝牛奶呢?这是因为无论有机铁还是无机铁,服后都必须在消化道内转变为无机亚铁盐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因而制剂吸收不稳定,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含有高磷高钙的食物。因为铁在肠道内可与钙盐、磷酸盐结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而沉淀,从而影响铁的吸收,其治疗效果大为下降。牛奶虽为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佳品,对补充体内蛋白质的缺乏可起积极的作用,但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和磷酸盐,所以,妊娠合并贫血的妇女,在用铁剂治疗期间,不宜喝牛奶。

3孕妈多吃坚果鱼肉助胎儿抗过敏

  一般来说,常见的过敏原因分为空气尘螨与食物两大宗,食物更是有许多潜在难辨的过敏原,更教人不得不仔细注意孩子饮食选择,因为食物而导致的过敏性疾病有很多,包括过敏性气喘、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荨麻疹等,以台湾来说,海鲜是最常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大人小孩都不例外,而牛奶则是新生儿、幼儿中常见的食物过敏原,轻则身体局部起红疹,严重则蔓延全身甚至演变成皮肤炎。

  除此之外,根据多项国外研究都证实,女性怀孕时的饮食选择,对于胎儿未来是否会患有过敏是关键期。美国健康资讯网站《WebMD》提供了孕妈咪们实用的饮食守则,另外对于新生儿的饮食也有详细建议,帮助保护小孩免于过敏困扰,拥有健康未来。

  孕妈咪饮食守则

  适量坚果:儿童过敏病的发病与否,可以于怀孕的第二产期(即第4个月)及新生儿出生后的6-9个月内,事先加以预防,就可以大幅减少过敏儿的产生。研究报告指出,一周摄取5份以上坚果(1份约45-55公克)的孕妇,孩子出生后患有过敏的机率较低。因此妈妈在怀孕期间,甚至在孕期前后摄取坚果、花生,都可以帮助小孩预防过敏发生。

  避开过敏原:如果妈咪本身原本就已知对于某些食物有过敏的可能,那么更要在怀孕期间避开这类食物,其他被列为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也要注意,勿摄取过多,例如甲壳类、巧克力、加工食品等。

  多吃鱼肉和蔬菜:多摄取含有维他命C、E、β胡萝卜素与Omega-3脂肪酸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过敏发生机会,因此在孩子的饮食中多摄取新鲜蔬果,例如维他命C丰富的水果、胡萝卜、深色蔬菜,或有Omega-3脂肪酸的鲑鱼、鳕鱼。也可以添加些益生菌食品来帮助预防呼吸道过敏症状,但对于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湿疹等肌肤过敏症状,则较不具缓解和预防的功效。

  宝宝6个月大后再添加副食品

  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4个月大时就可以进入添加副食品阶段,不过如果家中有过敏家族史,最好延至6个月左右再让小孩吃副食品,也要避免过早添加含蛋或小麦的副食品。也可以一项项慢慢添加,以便分辨出过敏原来源。

4孕期坏情绪会害了宝宝

  母子连心,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当宝宝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他(她)就能接收到妈妈的情绪,与妈妈同喜同悲。即将做妈妈的您,快来看看是否有以下的不好情绪吧!

  (1)精神压力对胎儿的影响

  精神压力包括担心和焦虑等。在怀孕期间过度担心和焦虑的妇女往往会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最常发生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它会使肾功能受阻,从而造成孕妇手、脚、关节肿胀。一般说来,胎儿不危险,但严重者会使母亲处于危险中,胎儿也许不得不提前取出。精神压力来自于许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怀孕本身。许多母亲会担心胎儿的健康、智力、性别甚至相貌等,从而导致压力。尤其那些有家庭遗传病史的母亲焦虑更大。

  除了母亲单方面的精神压力外,还有夫妻关系也会影响胎儿。

  (2)极端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极端情绪主要指母亲受到意外的恐吓,比如亲人亡故等。在这种情况下,母体会产生一种激素叫茶酚胺,这种激素会穿过胎盘,侵入胎儿,使胎儿也产生恐惧。研究者们发现,儿茶酚胺存在于受到惊吓的动物和人的血液中,这种激素能够刺激植物神经的传导。

  母亲所受到的暂时的、短期的恐惧不会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产生很大危害。能够危及胎儿的,是母亲所受到的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怀孕期间丈夫亡故、或怀孕期间遭丈夫遗弃等。有人研究了遗腹子的情况,发现这些人当中精神失常者为数甚多,大多数患有精神抑郁症,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是因为妻子在失去丈夫以后会长期产生极度悲伤的情感,这种情感使得她们体内不断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因此胎儿也就长期受儿茶酚胺的作用,最终导致各种精神问题。除以上提到的两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问题外,还会造就各种病态人格,比如偏执型人格变态,这种人特别固持已见,根本不听别人劝告,他们总是去责备别人,从来不会发现自己有问题;还有妄想型人格变态,这种人分不清真实与幻觉,他们常会产生幻觉,又总把幻觉当真。

  (3)母亲的情绪影响胎儿的途径

  母亲与胎儿各自有着自己的大脑及植物神经系统结构,各自有着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总之,母亲和胎儿各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立系统,他们彼此之间相通的地方是脐带运输营养进入胎儿体内,排出废物给母亲,还有就是一些毛细血管的渗透。

  那么,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情绪传给胎儿的呢?是通过母体所释放出的神经激素。母亲在受到突然的恐吓或精神的极度刺激时,这些刺激会首先作用于大脑皮层,同时立刻传递到与大脑皮层直接相连的下丘脑,在下丘脑内转化为情绪,同时下丘脑立刻把这种信号传给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使得母亲脉搏加快、瞳孔扩大、手心出汗、血压升高等等;也使得神经激素的分泌加剧。释放出的神经激素会首先进入母体血液,这时不仅母亲血液中神经激素的量骤然升高,胎儿血中神经激素的量也骤然升高,这种神经激素,不仅使母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也使胎儿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这种变化刺激又作用于胎儿的下丘脑,下丘脑在发出指令,指令传到胎儿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胎儿产生与母亲类似的情绪反应。

  一般认为,母亲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时间是在母体怀孕3-4个月以后。在此之前,影响只是身体方面的,不会产生更高级的反应。

  (4)母亲对胎儿的情绪影响会持续多久

  母亲对胎儿的情绪影响会持续多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这种影响仅仅是短时间的,似乎关系并不很大,但若是长久的、甚至持续终生的,关系就很大。

  首先应当明确,母亲的情绪、情感和胎儿的情绪、情感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母亲极度压抑,胎儿也极度压抑,母亲十分悲伤,胎儿也十分悲伤,而是母亲的种种激烈情绪反应,在胎儿身上产生积累效应,他们最终变成一种性格怪异的孩子。

  母亲对胎儿的情绪影响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一事的。要说明的是,虽然母亲的情绪变化对不同类型的胎儿都会造成影响,但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应之。高反应型的胎儿大多数时候是以身体的主动动作做出反应,低反应型的胎儿大多数时候是以消极的方式做出反应。长大之后,高反应型也许会向着一种类型的人格发展,低反应型会向着另一种类型的人格发展。

5孕期抑郁或可遗传给腹中胎儿

  1.孕期抑郁不利于胎儿健康成长

  女性怀孕之后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变化,有些女性在家人的关怀之下,自己很快就释怀,健康快乐地度过怀孕期。而有些女性,因为的不到好的呵护和关爱,她们会一直处在没有安全感或恐惧状态,更容易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长时间处在这种状态之下就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甚至有可能引起早期流产。怀孕早期,也就我们常说的头三个月,准妈咪们的心情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对母婴健康造成伤害。

  2.孕期抑郁或可遗传给腹中胎儿

  胎儿在母亲体内是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的,母亲的喜怒哀乐他们都能感知得到,如果母亲在整个怀孕期内都处于情绪低落的抑郁症状,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出生之后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比怀孕期健康快乐的妈咪们机率要高得多。因此,怀孕期内,准妈咪们一定要想想开心的事,不能每天心情不好,更不能持续情绪低落,即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又不利于胎儿的性格形成,对母体的伤害也很大,抑郁、心情不好对肝的伤害很大,对母婴健康都不利。

  3.伦敦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

  据伦敦大学相产研究机构长期对怀孕女性进行性格方面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怀孕期内患有抑郁症的女性,他们的子女成年之后竟然有高达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群也出现了抑郁症状,想想多可怕啊!而怀孕期内心情健康的女性所生育的子女,在几十年之后,他们的后代出现抑郁症状的仅百分之三十不到,可见怀孕期内女性抑郁对胎儿日后的影响有多大。怀孕之后,准妈咪们一定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听听音乐,看看喜剧电视电影,想想生活之中美好的一切,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4.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孕期抑郁

  说到抑郁症,很多女性在没有怀孕之前就已经有所苗头了,家人如果有发现其不良症状就要及时帮助其就诊,或是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绝不能让任其发展,越来越严重,怀孕之后就更需要注意了,多关心、多呵护、多沟通都是很好的预防准妈咪们抑郁症发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