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心肌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为什么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呢?

目录 心肌的结构特征 心肌的症状有哪些 心肌的分类 心肌的表现 心肌的预防

1心肌的结构特征

  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横纹,但在结构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闰盘结构

  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而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心肌组织过去曾被误认为是合胞体,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发现心肌细胞间有明显的隔膜,从而得到纠正。心肌的闰盘有利于细胞间的兴奋传递。这一方面由于该处结构对电流的阻抗较低,兴奋波易于通过;另方面又因该处呈间隙连接,内有15~20埃的嗜水小管,可允许钙离子等离子通透转运。因此,正常的心房肌或心室肌细胞虽然彼此分开,但几乎同时兴奋而作同步收缩,大大提高了心肌收缩的效能,功能上体现了合胞体的特性,故常有“功能合胞体”之称。

  横断面

  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多位于细胞中部,形状似椭圆或似长方形,其长轴与肌原纤维的方向一致。肌原纤维绕核而行,核的两端富有肌浆,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以适应心肌持续性节律收缩活动的需要。从横断面来看,心肌细胞的直径比骨骼肌小,前者约为15微米,而后者则为100微米左右。从纵断面来看,心肌细胞的肌节长度也比骨骼肌的肌节为短。

  超微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也可看到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横小管、肌质网、线粒体、糖原、脂肪等超微结构。但是心肌细胞与骨骼肌有所不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粗细差别很大,介于0.2~2.3微米之间;同时,粗的肌原纤维与细的肌原纤维可相互移行,相邻者又彼此接近以致分界不清。心肌细胞的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多种哺乳动物均有纵轴向伸出,管径约0.2微米。而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A-I带交界处,无纵轴向伸出,管径较大,约0.4微米。心肌细胞的肌质网丛状居中间,侧终池不多,与横小管不广泛相贴。总之,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均各有其特点。

2心肌的症状有哪些

  1.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2.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6.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通过以上的六点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心肌梗死的主因就是不良生活习惯。所以,我们除了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外,平时还要多多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察觉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

  1、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

  2、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3、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4、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并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

  5、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6、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3心肌的分类

  通常指病因不能明确的心肌疾病称特发性心肌病,主要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

  特异性心肌病

  指伴有特异性心脏病或特异性系统性疾病的心肌疾病。

  1、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收缩功能损伤而不能以冠状动脉病变或缺血损伤的范围来解释;

  2、瓣膜性心肌病表现为:心室功能障碍而超过了其异常负荷;

  3、高血压性心肌病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大伴扩张型或限制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特点;

  4、炎症性心肌病:为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的炎症性心肌病,有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

  5、代谢性心肌病:内分泌性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和糖尿病;

  6、全身系统疾病:包括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和皮肌炎;浸润和肉牙肿如结节病及白血病;

  7、肌营养不良:包括Duchenne肌营养不良、Becker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8、神经肌肉病变:包括遗传性共济失调、Noonan综合征及着色斑病;

  9、过敏及中毒反应:包括对乙醇、儿茶酚胺、蒽环类药物、放射线等损害的反应性心肌病;

  10、围生期心肌病:可首次在围生期发病的疾病

  特发性心肌病

  心是指伴有心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

  ① 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障碍,没有可以是特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病毒性和(或U免疫性、酒精性或中毒性,以及并发于已知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其心功能损伤程度太多不能以异常负荷或缺血损伤的范围来解释说不清。组织学改变是非特异性的。很贵临床表现通常伴有心力衰竭,且呈进行性,常有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并可发生在病程中的主要任何一期内。

  ②肥厚性心肌病特点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通常是非对称性,并侵及室间隔。典型者左心室容量正常加长或减低,常有收缩期压力阶差。家族性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由肌质网收缩蛋白基因突变所致。典型形态学改变为心肌细胞肥大和排列紊乱,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增多。多发生心律失常及早年猝死。

  ③限制性心肌病其特点为一侧或两侧心室指责有限制充盈及舒张期容量减少,其收缩功能不想正常或接近不象正常,心室壁增厚,可能失望伴增生的间质纤维化。一句可以是特发性的或伴发于看好其他疾病(如淀粉样变性,伴或不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心上次内膜心肌病)。

  ④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其特点为右心室心肌进行性被纤维脂肪组织所代替,初始为局限性,逐渐发展为全右心受累,有时左心室也受累,而室间隔相对不受侵犯。多为家族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不完全性外显,有时为隐性型。表现为心律失常,常可猝死,尤其是年青病人所谓。

  ⑤ 不定型心肌病 包括不能首先分入任何任何组织的少数病人儿子(如弹力纤维增生症,未侵及心肌,收缩功能有障碍,只有轻度扩张,线粒体受波及)。

  有些疾病可表现为一型以上并且的心肌病(如淀粉样变、高血压)。心律失常和传导系统疾病可以副作用为原发性心肌异常,现尚未归入心肌病内。

4心肌的表现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又称充血性心肌病,病理上以心肌变性、纤维化、心腔扩张为突出,其主要特征是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进而发生心功能不全。病人容易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及栓塞,甚或发生猝死。患者多有心悸、气急、胸闷、心前区憋痛不适等症状。重者出现浮肿、端坐呼吸、肝脏肿大伴压痛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似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缩小为特征。患者可有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劳力

  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发生头晕及晕厥。伴有流出道梗阻时,在起立时或运动中常诱发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的表现。

  限制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内膜纤维增生为主,致使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都受影响。患者以右心回流障碍,右心衰竭显着,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浮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及腹水等表现。

5心肌的预防

  1.积极治疗可能导致心肌病的原发病。

  2.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当活动,但切忌不可过累,应多休息,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3.饮食宜清淡,有心衰时应控制钠、水摄人,生活规律,避免受寒而诱发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