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齿蛀了个洞要怎么做

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牙齿蛀了个洞的经历,是口腔的常见病之一,而且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 ,特别是喜欢吃甜食的朋友们,而且经常吃甜食的人引起牙齿蛀个洞是非常多见的,有时还会引起牙齿疼痛感,严重的还要使得牙齿出现脱落或者坏死的,那当牙齿蛀了个洞的时候要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呢。

目录 牙齿蛀了个洞要怎么做 小宝宝几个月长牙齿 宝宝长牙期的表现 孩子出牙晚怎么办 如何应对婴儿出牙常见问题

1牙齿蛀了个洞要怎么做

  病情分析:

  牙齿蛀了个洞即是蛀牙,有时也有人叫它虫牙,学名龋齿。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

  指导意见:

  平时刷牙要用含氟的牙膏,在得了蛀牙后,更需要使用优质的含氟牙膏。因为优质的含氟牙膏,一方面可以利用氟离子进入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帮助抵御酸性物质的侵蚀,从而帮助防止蛀牙状况的恶化;另一方面,这种氟离子可以作用在其他牙齿上,对于一些潜在的蛀牙危险,也就是小蛀斑,起到促进牙齿再矿化的作用,修复这些早期小蛀斑,避免进一步发展形成蛀牙。如果只是牙菌斑、很微小的蛀斑、很浅很浅的龋洞,用含氟牙膏完全可以彻底搞定,不需要填补!如果形成龋洞那就要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把龋洞补好,以免伤害牙神经造成疼痛。

  牙齿蛀了个洞是非常难看的,有的还会出现黑色,严重影响了外观,特别是在笑的时候特别明显,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朋友们去医院牙科门诊进行检查,然后更加其严重程度来进行治疗,不要自己盲目处理,平时还有注意日常口腔护理,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不要吃过多的甜食。

2小宝宝几个月长牙齿

  小宝宝几个月长牙齿

  1、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2、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宝宝长牙的症状

  1、宝宝想去抠牙龈、喜欢咬东西(因为长牙时会痒)。

  2、食欲下降,轻微腹泻。

  3、哭闹不安,脾气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

  4、口腔内有点红肿,有硬块凸起。

  5、喜欢流口水。

  6、轻微发烧:这是因为牙齿穿出口腔黏膜过程中,所引起的正常发炎反应。

  7、注意异常症状:例如情绪起伏太大。

  此外,若有腹泻、发烧超过38.5℃、脱水、起疹子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要先前往小儿科就诊,以排除其他感染。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宝宝牙齿萌出早、有的宝宝则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宝宝长牙先后顺序都遵循一定规律,左右牙齿对称发育,宝宝长牙顺序具体如下:

  1、中切牙:下颌2颗( 6个月);上颌 2颗(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2颗(7个月);上颌2颗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2颗(12个月);上颌2颗(14个月)。

  4、犬牙:下颌2颗(16个月);上颌2颗(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颗(20个月);上颌2颗(2岁)。

  有个别宝宝牙齿萌出顺序不对,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通常来说,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则晚到出生后10个月,甚至一年。每位宝宝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长牙时间有早有晚,宝宝在出生后18个月内开始萌出乳牙都属正常。

  宝宝长牙期间护理要点

  1、宝宝长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妈妈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宝宝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宝宝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宝宝长牙时的牙龈不适。

  2、要正确并有选择地使用牙胶等磨牙工具,过多地使用牙胶对宝宝没有好处。

  3、宝宝长牙不会引起发烧。有的宝宝会在长牙时发烧,如果妈妈发现宝宝长牙发烧,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检查后对症治疗。

  4、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是有利的。

  5、宝宝6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水杯,1岁时就别再给宝宝用奶瓶了。这些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发育。

  6、在两餐饭之间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纯牛奶即可,不要让宝宝喝果汁或其他饮料,因为里面存在大量的糖,容易诱发龋齿。如果妈妈想给宝宝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剂的牛奶,可以直接让宝宝在用餐时饮用。

  7、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妈妈就应该帮宝宝刷牙了,一天两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寝前。要用轻柔的婴儿牙刷,挤上少量的牙膏,轻轻地帮他刷牙。

3宝宝长牙期的表现

  宝宝长牙期的表现

  1、流口水

  宝宝约从十周到三、四个月大左右开始流口水,长牙尤其会刺激口水的分泌。

  2、下巴或面部起疹

  宝宝的下巴及脸部皮肤可能因和唾液长期接触而过敏发疹。要避免这种现象,应该常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当皮肤呈现干燥时,不妨擦上温和的乳液来滋润。

  3、轻微的咳嗽

  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那就无所谓。

  4、啃咬东西

  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或物)就咬──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5、脸颊发红

  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6、牙龈肿胀

  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

  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

  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宝宝长牙的顺序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1、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2、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3、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4、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5、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的出牙顺序与遗传和营养都有关系,通常宝宝是按顺序出牙,但是宝宝长牙顺序颠倒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的质量好,长牙顺序紊乱也没有关系。

  宝宝长牙怎么护理?

  1、做好卫生护理

  给宝宝围上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父母要经常为宝宝擦去嘴边的口水,并经常用温水洗净,擦上润肤露,不要让口水淹坏了宝宝下巴的皮肤。

  2、给宝宝准备磨牙食品

  当宝宝产生出牙不适感而喜欢啃咬东西时,妈妈可以准备一些专为出牙宝宝设计的磨牙饼干,还可以亲自制作一些手指粗细的胡萝卜条或西芹条,让宝宝啃咬,以缓解不适。

  3、按摩宝宝牙龈

  妈妈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湿润的纱布巾帮宝宝按摩牙龈,也可以将牙胶冰镇后给宝宝磨牙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宝宝缓解出牙时的不适外,还能促进乳牙的萌出。

  宝宝长牙期间的护理误区

  1、宝宝平躺喝奶

  如果让孩子拿着奶瓶平躺喝奶,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下颌必然要前伸才能叼住奶嘴,如果这样养成习惯,就会造成整个下颌突出,下牙畸形。

  2、不喂硬质食物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还没出牙,就喜欢将切得细细的食物喂给宝宝,甚至在宝宝长出乳牙之后也认为吃硬的食物会上伤牙齿,一直购买肉泥、胡萝卜泥等泥状食物喂养宝宝。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的牙齿健康。

  如果宝宝的食物过于细软,宝宝的牙龈缺乏刺激,不仅导致牙齿发育迟缓,还容易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因此,妈妈要根据宝宝牙齿萌出情况,调整食物的粗细。

  3、常吸吮手指头

  如果宝宝只是把手指放进嘴里,这通常不会带来明显的健康损害。但是到了宝宝三岁以后,就需要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因为这容易造成牙齿明显错合畸形,甚至会造成整个上下颌的前凸。

4孩子出牙晚怎么办

  概 述邻居家有一对儿龙凤胎,小姑娘文静内向,总是要奶奶妈妈抱着,可小男孩总是活泼好动,虽然走路还不大利索,可就爱到处跑。这两天,我们发现,小姑娘才出了两颗牙,但是小男孩儿已经出了不少了。为此,我们问了问***医生,才知道小姑娘这是出牙晚,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步骤/方法:1第一、孩子的营养要跟上,到四个月后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打成汁营养肉松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2第二、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妨碍乳牙的发育和生长。家长也不要担心,多晒太阳就好了。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不能够直接暴晒,天冷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注意防止皮肤灼伤,可以在阳台或树荫下活动;冬季要避免着凉而感冒;屋内晒太阳应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3维生素d是促进钙i吸收的,我们晒过太阳,也要注意给孩子补充一些钙制品。比如在配方奶粉中,都添加了钙,再就是可以服用一些液体钙,有助于孩子吸收。

查看详情>>

5如何应对婴儿出牙常见问题

  概 述婴儿一般开始出牙时间在6个月以后,但有些心急的宝宝在4~5个月时已经见到第一颗小牙了,并出现由此带来的不适,常因扰妈妈和孩子,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由出牙引发的常见问题:

  步骤/方法:1流口水:宝宝出牙后,口水可能突然增加,有些妈妈形容口水是流淌不止,此时,应经常帮助孩子吸干流出的口水,并用温水适当清洗,最好涂上清淡的润肤剂,以免下巴皮肤出现红疹,睡眠时,口水过多能引起呛咳,可适当侧卧或俯卧,在脸颊处垫上干净的纱布。

  2咬东西:用妈妈的话来说,孩子是见什么咬什么,可以咬玩具、餐具咬妈妈的手指,自己的手指,此时,可给孩子准备一些稍硬可咬之物“磨磨牙”,如磨牙饼干、硬面包片,长牙咬环,但应注意不要弄脏或弄破牙龈,以免细菌感染,固体食物有凉米糊,凉果泥,可增加食欲。

  3轻微发烧、腹泻:有些孩子在出牙期间有轻微发热,一般不会超过38摄氏度,此时孩子易烦燥,但一般状态好,不必服退热药物;大便稍稀,比平时多1~2次,多可自愈,不会引起脱水情况。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