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怎么养胃比较好?

胃部是人体的一大重要器官,因为它掌管着各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所需的能量也是由胃部吸收的能量提供的。但是,很多人因为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导致胃部消化不良。那么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调理肠胃。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养胃。

目录 吃什么水果养胃 怎么养胃比较好 4个你绝对不知道的养胃误区 吃什么中药养胃 上班养胃两不误

1吃什么水果养胃

  1、吃一些黄色水果:黄色水果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的生理活性,如柑橘、芒果、柿子、杏中含有β-胡萝卜素,木瓜、西瓜、红柚中含有番茄红素。

  2、天然维生素C水果: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不仅具有正常的营养功能,防止败血症,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

  3、干果不能少:干果中(如核桃)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补充人体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还是一种抗氧化剂。

  4、红色水果好:葡萄、黑加仑、树莓、草莓等水果中含有花青素,这些都是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和抗癌。

  5、果仁要慎吃:许多果仁如杏仁、枇杷仁中含有苦杏仁苷,食用后在人体内水解产生有毒物质氢氰酸,氢氰酸被吸收后,使人体不能正常呼吸,易导致窒息、死亡。

  6、涩水果要注意:空腹或吃蛋白质食物时,应避免吃酸涩水果,如柿子、山楂、香蕉等,这些水果单宁含量较高,空腹时会刺激肠胃,引起不适,同时使蛋白质变性,不容易消化,降低蛋白质营养价值。

  想必现在大家不会再对吃什么水果养胃有疑问了,总的说来,黄色水果、红色水果、干果等食物都能起到一定的养胃功效,特别适合那些肠胃不太好的人食用,而在吃果仁、涩水果的时候则应该谨慎,以避免发生意外,损害身体健康。

2怎么养胃比较好

  1、晨起喝杯温开水:早起喝水,可以补充前一晚上流失的水分,充分滋润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但需要注意的是,喝水要喝温开水。早晨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喝凉水属于“逆势而为”,容易给胃部造成不良刺激。

  2、晨练注意别受寒:由于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的肌肉、脂肪等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因此秋冬季晨练时,一定要做好胃的保暖工作。最好等阳光明媚后出门锻炼,运动时护好腰腹。

  3、早餐一定要吃饱:一份均衡的早餐中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以及水果、蔬菜等几大类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

  4、饭前喝汤更健康: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量的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尤其适合在秋冬季肠胃“懒惰”时,汤水能够稀释唾液和胃液,但是对肠道消化液的影响很小,然而,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将饭和汤一起吞下去,饭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5、舒缓情绪胃温暖:不少人生气后一点胃口都没有,原有胃病的还会加重病情。所以不妨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多和家人老友聊天,可以让心变暖,胃也会随之暖和起来。

  6、晚饭可以少吃点:晚餐一定要控制在“七八分饱”,每顿少吃一点,两顿正餐之间适量加餐,既保持总量,又不会让胃挨饿。

  7、饭后站立助消化:胃容易有灼热感的人,尽量不要饭后躺着或久坐,否则容易反流到食道,使症状加剧。用餐半小时以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养胃了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如果大家肠胃不好的话,也可以尝试着按照这些方法来养胃。另外小编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尽量少熬夜,也不要吸烟喝酒,因为烟酒是很容易刺激胃的。

34个你绝对不知道的养胃误区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但盲目不经过了解养胃的知识就很容易走进误区,这样就更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另外,高度精神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机、建筑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的胃病发生率都很高,所以这些人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精神的愉悦。

  养胃误区

  1、认为长期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

  临床实践证明,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如胃溃疡等)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或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

  2、认为经常喝粥对胃有好处

  很多人都认为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粥与油炸食品、不发酵的饼、面条、煮的玉米、蒸的窝头等食物相比是很软烂的,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发病的急性期经常喝粥。但人们若长期喝粥则对胃没有好处。

  因为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的蠕动变得缓慢,从而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再说,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是一种能促进消化的重要物质。人们在进食的时候若不进行咀嚼,口腔内的唾液腺就不会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会有足够的淀粉酶出现。经常喝粥会抑制淀粉酶的分泌,这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另外,经常喝热粥更不可取。因为过热的粥会刺激和损害胃黏膜。

  3、认为生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很多人都认为喝生姜水可以暖胃,在出现胃部不适时只要喝一碗用生姜熬的水就可以缓解症状了。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这是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可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因此,胃病患者若想用生姜治疗胃病,应请中医师依据自身的病情采用合适的含有生姜的方剂进行治疗。

  4、认为吃点辛辣、油炸食物就没问题

  辛辣食物能刺激食道的内壁,吃完后会有种令人讨厌的心痛,并且增加胃的负担。即使你想加一些酸奶油使它变凉,你仍然能获得同样的刺激。而且,加上酸奶油之类的东西反而会遭受其他的副作用。

  此外炸鸡块、炸薯条之类的油炸食物不可避免是富含油脂和高脂肪的,而这两种物质堆积在胃里就会造成疾病。油脂在高温下会产生一种叫“丙烯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很难消化。研究就表明,如果已经患有胃肠炎等方面的疾病,那么尤其要注意少吃多油、多脂的油炸食品,否则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反胃、腹泻等。

4吃什么中药养胃

  吃什么中药养胃?

  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胃溃疡、胃炎等人群。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10、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小编提醒,养胃中药“怕”糯米。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5上班养胃两不误

  现在的上班族,天天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身体也承受工作带来的各种不适,对于上班族来说身体上最痛苦的器官莫过于胃部,不定时的饮食会给胃部造成胃部消化紊乱,从而引起胃溃疡等各种疾病。

  一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消化食品),形成溃疡。

  二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三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四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五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六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90%,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七忌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睡眠食品)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八忌狼吞虎咽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胃的保护。

  九忌咖啡浓茶

  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促成溃疡发生。

  十忌滥用药物

  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消炎食品)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如必须作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有了这些常识在上班的时候我们也能轻松养胃,这样上班养胃就可以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