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慢性浅表性胃炎后会伴随着很多不同的症状,由于个人的体制或者患病的状态不同,引发的症状也是各种各样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那么如果伴随着肠化的症状后,究竟有哪些治疗的方法呢?怎么做才可以帮助患者们尽快的恢复到本来健康的状态呢?接下来就让专家为我们推荐几种常见的方法。
目录
1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最好不喝啤酒,不吃辛辣油腻食物。还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
2.避免刺激
不用或尽量少用对胃刺激性强的药物,不要轻易服用解热止痛药、抗风湿药、激素类药物。要戒酒、戒烟。
3.精神与心理调理
情绪是影响胃病的一个原因,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老被忧愁、悲哀、焦虑、气愤等不良情绪左右,再加上自身心理承受力又不强,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常,发生胃肠道疾病。
查看详情>>2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的治疗方法
●补充营养素
①维生素B12
用量依产品说明,慢性胃炎有可能由于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贫血。
②维生素E及锌
维生素E每天400IU,渐增。锌每天50-80毫克,它们能增加粘蛋白的产生,保护胃粘膜及止痛。
③ 芦荟汁
每天120cc,它能止痛及加速复原。
④蛋白质分解酵索
两餐之间使用,分解残留于结肠的食物,并帮助减少发炎。注意:勿使用含盐酸的品牌。
⑤维生素A乳剂或胶囊
用量5000IU,一个月后降至2500IU。保护胃粘膜,帮助复原。
●用姜止痛
姜是印第安人拿来治疗肠胃不适、胃肠胀气和关节炎等发炎毛病的传统药方。姜粉可达到使胃平静的作用。每次服用的分量约在半茶匙到一茶匙间(一至二克),如有必要,可以每天服用。
●保健药膳
①仙人掌猪肚汤
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人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热烂。饮汤,食猪肚。
功效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②包心菜粥
包心菜500克,粳米50克。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粳米煮粥。温热服,每日服2次。
功效缓急止痛。适用于胃部急痛。
③ 土豆粥
新鲜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将土豆洗净、切碎,用水煮至土豆 成粥状即可。服用时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15日。
功效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不适等症。
④胡椒葱汤
胡椒粉2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 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人姜葱汤中即成。胃痛时将汤热饮即可缓解。
功效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⑤桂皮山楂汤
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人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
功效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症。
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饮食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查看详情>>4慢性胃炎的病因
1、饮食及药物
饮食不规律、无节制,长期进食粗糙性食物或烈酒、浓茶、过热饮料、腌制食品,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及铁剂等均引起胃黏膜损伤,发生炎症。
2、幽门螺旋杆菌(Hp)
近10余年来,大量临床实验数据表明Hp是引起慢性胃炎尤其胃窦炎的主要因素。有人作过试验,让志愿者吞食Hp后发现可出现轻度上消化道症状。据统计胃窦炎的患者70%~90%有Hp的感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患者中Hp阳性率在84.3%~89.7%,而非活动性的患者中其阳性率仅27.1%~33.3%。
3、十二指肠液反流
因幽门和胃窦之间存在幽门括约肌,起着调节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重要作用,并且可以限制胆汁反流入胃。当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十二指肠内液体易反流进胃,这些液体中含胆汁、肠液、胰液等,它们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
4、免疫因素
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常能检测出抗壁细胞抗体及抗内因子抗体,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这类疾病的发生。
5、其他因素
如口腔、咽部、鼻腔内长期慢性炎症,上腹部放射治疗、以及内科慢性疾病如慢性右心衰、肝硬化、尿毒症等均引起胃黏膜慢性损伤。
5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通常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对于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两个方面。
1、消化道症状
85%的患者有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半数以上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引起上腹疼痛或使上腹疼痛加重,有的与天气寒冷有关。50%左右患者存在饱胀感,患者进少量食物,甚至空腹时,都觉上腹饱胀。50%的患者有嗳气,患者因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可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部分胃窦胃炎患者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患者还可出现反酸、烧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
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表现为乏力、消瘦、头晕、舌炎、口角裂痕、甚至神经衰弱。部分患者可于短期内出现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呕吐等类似于胃癌的症状。恶性贫血一般见于胃体胃炎患者,在我国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