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什么药可以养胃呢

养胃的药有哪些?现代的人们经常应酬劈酒、暴饮暴食、冷热酸甜来者不拒,加班熬夜更是数不胜数。当胃负荷过大才意识到养胃的重要,也许你会问养胃的药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你有什么药养胃的。

目录 养胃首选的食物 什么药可以养胃呢 小米粥养胃吗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养胃花茶有哪些

1养胃首选的食物

  牛奶 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可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适宜阴虚胃痛、津亏便秘等症,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

  苹果 味甘、性凉,可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适宜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

  卷心菜 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卷心菜与薏仁、陈皮、蜂蜜同煨可用于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肿利水。大便溏泄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菠菜 味甘性凉,能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食疗本草》中称其“利五脏,通肠胃,解酒毒。”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排便。不过,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碍钙质吸收,应避免与豆腐、紫菜等高钙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轻汆,除去草酸。

  红薯 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纲目拾遗》中记载其“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

  桂圆 李时珍曾说过:“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桂圆能入药,有壮阳益气、温胃补脾等多种功效。

  山药 随着天气渐冷,有些脾胃虚寒的人常常出现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等症状。经常熬山药粥喝,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

2什么药可以养胃呢

  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胃康灵胶囊

  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

3小米粥养胃吗

  小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而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小米含糖也很高,每百克含糖72.8克,产热量比大米高许多。因此,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

  在工作压力之下,现代人胃部不适已成通病,每逢吃饭时,没胃口、没食欲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而帮助消化、增加胃动力的各种药物更是在电视广告中大行其道。其实,有一样健胃食品是最绿色也最没有副作用的,那就是小米。《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而中医亦讲小米“和胃温中”,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4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5养胃花茶有哪些

  1、枸杞红枣茶

  主要原料有枸杞、红枣、黄芪、蜂蜜。具体的泡制方法很简单,首先,将黄芪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枸杞洗净备用。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倒入黄芪、枸杞、红枣,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一个钟头,最后过滤掉渣滓,再将红枣枸杞水倒入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2、山楂玫瑰茶

  主要的原料为山楂、玫瑰花、蜂蜜。具体的泡制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山楂洗净切片,然后将山楂片、玫瑰花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后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继续煮一刻钟左右。第二步,等到茶水变温后,放入适量的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3、桂花茶

  主要原料为桂花、冰糖。具体的泡制方法如下:第一步,将桂花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杯中。第二步,加入适量的冰糖,然后冲入沸水,并盖上杯盖,焖五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4、金盏花茶

  主要原料为金盏花,具体的炮制方法很简单,首先将金盏花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适量的开水,盖上杯盖后焖五分钟左右,饮用前最好过滤掉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