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有好些人胃都有问题,例如,胃炎或者是胃疼的毛病。实际上,有胃病的时候,患者多会选择用药。但,实际上,如果想让胃好的话,就应该注意平时的养。那么,平时要如何养呢?
目录
1养胃的介绍
养胃,即清养胃阴,是一种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养生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胀气、胃痛、易饥、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平时怎样养胃才好呢
先讲一下胃。我们都知道,胃脾等有一个俗话,那就是“三分治七分养”,也就是说,平时的时候,如果想要预防或者是杜绝胃病的话,就得在平时饮食上多加注意。
养胃,就要有规律的生活,这个规律的生活,涉及到的内容有,起居,饮食,运动,情绪,以及规律的性生活,还有针对性的养胃食物。
起居规律:定时睡觉,定点起床,定点吃饭,定点洗澡,定点运动。一般情况下,建议,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要把自己的生活,全部定点化,到什么点做什么事,养成习惯,对胃有很大的好处。
饮食规律:养胃,就必须有好的饮食规律,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暴饮暴食,要记得,每餐都要做到八分饱,而且胃喜欢软,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多吃营养高的粥以及面食类较好。在吃饭的时候,不建议吃冷饭,最好是热食。
运动规律:尤其是在秋冬天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运动的时候,要添减衣服规律,不要大热,也不要吹冷风,这样,保持运动过程中的和谐,才可以健康,不使五脏受累,而祸到胃。
情绪规律:情绪其实没有多讲的,自然大家都知道,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乐观的,积极的,向上的,对于个人的身体来讲,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性规律:性生活,当然也要讲规律,不能频繁,也不能无性。而且性生活的时候,也要记得,不能在饭后立刻就做,或者是要看一下你们的身体状况等。这样,才能提高性生活质量的同时,养得身体。
饮食养胃:如果想把胃养好,平时的时候,建议你可以多吃粥类食物,当然,也可以多用一些红糖,或者是蜂蜜,多喝些红茶,吃大红枣等。
3养胃的食物
米类
粳米,又名大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止痢。性平,味甘。入脾、胃经。一般肠胃不好的人应经常煮粥食用。玉米,别名苞谷、苞米、六谷,其食疗保健作用为众多食物所不及。中医认为,玉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菌类
蘑菇甘,平,入胃,肺经,有健胃开脾的功效,治疗消化不良可用鲜蘑菇150克炒熟食用。香菇也有健脾开胃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银耳甘,平,入胃,大肠经,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的功效。
蔬菜类
甘蓝,又名白菜,卷心菜,具有和胃的功效。有一剂药膳方子是用甘蓝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为:甘蓝鲜叶捣烂取汁200—300毫升,略加温,饭前饮用,每日2次,十天为一个疗程。辣椒,有温中散痛,下气消食的功效。
用辣椒一个,生姜五片,加红糖水煎服可以治疗胃脘冷痛,在冬季这是一个不错的食疗方子。还有一些蔬菜能够起到养胃的功效,例如番茄,它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在夏季,小孩容易不吃饭,那么多给他吃番茄会有一定的效果。白菜是比较常见的蔬菜,它也有通利肠胃,养胃和中的功效。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容易胃寒腹痛,韭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韭菜切长段食用有通便的功效。山药是健脾养胃的不二选择,它可以鲜炒,或煎汤煮粥食用。
胡萝卜有治疗消化不良,健脾的功效。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胡萝卜,有助于长个,健胃。红萝卜与猪肝一起炒食有增食欲的功效。香菜也有暖胃的作用,治疗消化不良,可以将香菜全草(连根带叶)30克,水煎服用。茼蒿有治疗脾胃不和的功效,生活中也应该多食用。白萝卜有消积滞的功效,主治食积胀满,但脾胃虚寒者勿食。[1]
肉类
牛肚有补脾胃,强筋骨的功效。牛肚是比较实用的药膳备料,用牛肚250克,黄芪30克,炖食,具有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气短乏力,食后腹胀的功效。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羊肉是对于养胃中比较的见效的食物,羊肉甘,温,入脾胃经,温中暖下,主治腹痛,反胃。用生姜和羊肉熬汤食用,吃肉饮汤具有暖胃的功效。鹅肉在北方不常见,但在南方还是比较多的。鹅肉甘,平,咸,具有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倦怠乏力,少食的功效。原鸡肉是强壮筋骨,开胃的好食材。
调料类
大蒜辛,温,行滞气,暖脾胃,消食,能够治疗饮食积滞,泄泻,水肿胀满。用陈醋泡大蒜,吃大蒜能够治疗胃脘冷痛。姜是暖胃食材中必不可少的,姜有温中驱寒,主治心脘冷痛,上吐下泻。花椒辛,温,入脾胃经,主治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茴香,桂皮,有暖胃除积滞,治疗胃脘冷痛的功效。蜂蜜是补中润燥,补中益气,通便,暖胃的作用。每日早晨起床后喝一杯蜂蜜水,有通便暖胃排毒的功效。赤砂糖,也称红糖,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缓肝,止呕的功效。用红糖100克,鲜姜19克(切末),水煎服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胃寒作痛。花生油,补脾润肺,治疗肠梗阻,有一个食疗方子是用花生油2—4汤匙,每日早上空腹服用,连服4周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4健脾养胃的好处是什么
《脾胃论》的作者李东垣认为: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 胃衰而生。”也就是说脾胃功能虚弱,易致邪气伤害,所以脾胃湿热,是因 为脾胃虚弱而引起湿邪热邪袭身的结果,所以要养脾胃,避免脾胃虚弱。我认识一患者,年近40岁,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祖籍广西。此人善交 际 ,也因为开公司要拓展人脉,所以经常出入各种饭局。一周有5天都处于 醉酒和胡吃海喝的状态。结果公司开了不到三年,惹了一身的不舒服。经 常感觉肚子不舒服,咕噜噜叫唤,食欲缺乏,还经常口臭,爱长痤疮,更 难为情的是阴部湿疹,还有异味。大便不成形,一到夏季桑拿天,他比谁 都表现得难受。后来找我看病,就他说的症状,再加上望闻间切的结果来 看 ,湿热是导致他这些症状的罪魁祸首。我给他开了以黄芩、干姜、半夏等配伍的方药。另外建议他注意养护脾 胃,首先从減少应酬开始,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少吃肥甘厚 味的食物,饮食易清淡,另外要注意多吃点红豆、薏米、莲子等清热利湿的食 物。似乎他还有些不甘心,问我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建议他试试练习“六字 诀”中 的 “呼”字功试试,这个功法可以健养脾胃,保证脾胃正气不虚,对防 治湿热邪气伤身有益。“呼”字功简介及功法动作。“呼”字功是六字诀中的一节,有养护脾胃的功能。练习方法是: 呼 气 念 “呼”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开。两手掌心向里由冲门穴 处起向上提,逐渐变掌心向上至膻中,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注意沉肩),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冲门穴处,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变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相交,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两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呼”字功。如此左 右手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调息,恢复预备式。行功时气的走向。当 念 “呼”字时,足大趾稍用力,则经气由足大趾内侧之隐白穴起,沿大趾赤白肉际上行,过大都、太白、公孙、内踝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入三 阴交,再上行过膝,由腿内侧经血海、箕门,上而冲门、府舍入腹内,属脾 脏,络胃腑,挟行咽部连于舌根,散于舌下。注入心经之脉,随手势高举之 形而直达小指尖端之少冲。治病机理。按照五行相生之顺序,火生土,脾胃属土,应时于四季,开窍于口。所 以 念 “呼”字以修补脾胃。念呼字的气感与念呵字相同的原因也在于此。脾 虚、腹胀、腹泻、皮肤水肿、肌肉萎缩、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便血、女子月经病、四肢疲乏均可练此功治疗。为了加强效果,脾病可用 “呼”字功治。心为脾母,若 “呼”字练后感到力量不足,可 再 作 “呵”字 功 ,以加强脾胃的消化功能。若由于肝气郁热而引起脾胃失调,则 用 “ 虚”字功平肝后,再 用 “呵”字功健心,以补脾。 学 会 用 “呼”字功来养生,脾胃就多了一份保障,值得我们认真去学 习,修炼。
5大米粥养胃还是小米粥养胃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
小米不需经过精制,其营养素种类及含量均高于大米。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小米具有健脾和中、补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营养康复良品。
小米粥和大米粥的营养功效高,那么到底是大米粥养胃还是小米粥养胃呢?
大米相较于小米来说性偏凉,所以胃暖的人比较适合喝大米粥用来养胃。但是大米是酸性的,在煮粥的时候要加一些苏打,这样煮出来的不仅会使米粒软化,利于消化,还可以很好地缓解胃痛。比较适合产后体虚和病后体弱多病的人食用。脾胃虚弱的人也可以用它来恢复元气。
小米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但小米属热性食品,如果胃热就不要多喝,但多数人喝小米粥是有养胃作用的。特别适合产妇和年老体虚者食用,可以起到健脾开胃的作用。
从热量上说小米粥要高一些,所以想要减肥的人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大米粥。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粥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尤其是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
大米粥养胃还是小米粥养胃?根据以上的说法,大米粥和小米粥都有养胃的功效,不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粥食用,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养胃的!
长期喝粥更伤胃
“老人喝粥,多福多寿”是古老的养生名言,确实,老年人消化系统衰退了,适当喝粥的确有利于消化,但可别当成主食天天喝,不然反而更伤胃。
首先,喝粥不用细嚼,缺少牙齿的活动,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咀嚼的过程其实是个消化过程,牙齿把饭粒咬碎,促使了唾液分泌,唾液中所含的酶对食物中淀粉有初步消化作用。而像粥这样的食糜,几乎无需咀嚼和唾液的帮助就直接进入胃肠了,会影响消化。
此外,唾液还有中和胃酸、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喝粥自然也就不利于保护胃黏膜。如果家人生病了需要长时间喝粥的话,建议煲粥时加些辅料,比如豆类、花生、高纤维的芹菜等等,增加咀嚼的机会,就能改善这个问题了。
因此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粥,而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才更有益。
除了粥还有其他的食物也能巩固养胃,比如乌冬面、鸡脯肉、猪牛肉肉碎、白鱼、豆腐、纳豆、牛奶、酸奶、煮软的蔬菜(如包菜、白萝卜、土豆、芋头、南瓜等)。同时,需要注意避开一部分食物,如生食、油腻的食物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蘑菇、牛蒡等),还要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刺激性味道的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酒精、咖啡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