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肠梗阻

慢性肠梗阻如何治疗呢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肠道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吧,我们的肠道起到了消化和排毒的功能,如果我们的肠道出现了问题,那么将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肠道,一旦肠道出现疾病要及时去治疗,慢性肠梗阻是肠道疾病里面的一种,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慢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目录 什么是肠梗阻 慢性肠梗阻如何治疗呢 肠梗阻的分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术后护理保健措施

1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通俗来讲就是肠道不通畅。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临产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

  肠梗阻刚起病时,梗阻肠段先出现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然后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毒血症、休克、死亡。急性肠梗阻诊断比较困难,病情发展快,常导致患者死亡。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5%-10%,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为10%-20%。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常为死亡原因。如果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治好。

2慢性肠梗阻如何治疗呢

  (一)基础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不论采用手术和 非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极重要的措施。

  2.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毒素的产生都有一定作用。此外,还可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一般对症治疗,止痛剂的应用则遵循急腹症治疗的原则。

  (二)解除梗阻 可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

  1.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适应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 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此法也是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除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外,还可采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在采用非手术疗法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免丧失手术时机而影响预后。

3肠梗阻的分类

  肠梗阻的病因不同,对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的预测也大不相同,所以对肠梗阻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分类。

  按照梗阻的原因、肠壁血供情况、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起病的缓急主要可分5种类型。各种分类之间是有关联的。比如不完全性肠梗阻多是单纯性的,而慢性肠梗阻多是不完全性的。而且,肠梗阻的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病理过程的演变,也会发生转化。比如,由单纯性变为绞窄性,由不全性变为完全性等。

  1、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临床上最常见的为机械性肠梗阻。90%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是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例如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绞窄性疝、肠管炎症或者肿瘤、肠管外肿块压迫,以及蛔虫团堵塞肠腔都属于机械性肠梗阻。

  (2)动力性肠梗阻。主要是因为肠壁肌肉活动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肠壁本身没有解剖上的病变现象。动力性肠梗阻又可以分为:

  ①麻痹性肠梗阻,又叫做无动力性肠麻痹。主要是因为感染中毒、低血钾、甲状腺功能减退、脊髓炎、腹部手术等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肠道局部神经的传导、肠道平滑肌的收缩等,使得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向前推进而引起的。

  ②痉挛性肠梗阻,一般为短暂性的,也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肠道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肠腔缩小而引起的。

  (3)缺血性肠梗阻。肠管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失去蠕动力,主要发生在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2、按肠壁血供情况可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也就是仅有肠腔阻塞,没有肠壁血供障碍情况。一般常见于肠腔内堵塞或肠外肿块压迫导致的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也就是在肠腔阻塞时,肠壁因为血管被绞窄而引起缺血坏死。常见于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嵌顿症引起的患者。

  3、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两类。

  (1)小肠梗阻。①高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在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②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在远端回场的更足。

  (2)结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左侧结肠,常见于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

  4、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完全性肠梗阻,常是急性发作而且症状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多为慢性梗阻、症状不明显,常常是间隙性发作。

  5、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

4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粘连性肠梗阻

  表现:

  (1)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

  (2)多数病人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异物或炎性疾病史。

  (3)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体检:

  (1)全身情况:梗阻早期多无明显改变,晚期可出现体液丢失的体征。发生绞窄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及休克。

  (2)腹部检查应注意如下情况:①有腹部手术史者可见腹壁切口瘢痕;②病人可有腹胀,且腹胀多不对称;③多数可见肠型及蠕动波;④腹部压痛在早期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明显压痛;⑤梗阻肠襻较固定时可扪及压痛性包块;⑥腹腔液增多或肠绞窄者可有腹膜刺激征或移动性浊音;⑦肠梗阻发展至肠绞窄、肠麻痹前均表现肠鸣音亢进,并可闻及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2.绞窄性肠梗阻

  表现:

  (1)腹痛为持续性剧烈腹痛,频繁阵发性加剧,无完全休止间歇,呕吐不能使腹痛腹胀缓解。

  (2)呕吐出现早而且较频繁。

  (3)早期即出现全身性变化,如脉率增快,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早期即有休克倾向。

  (4)腹胀:低位小肠梗阻腹胀明显,闭襻性小肠梗阻呈不对称腹胀,可触及孤立胀大肠襻,不排气排便。

  (5)连续观察:可发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感染性休克表现,肠鸣音从亢进转为减弱。

  (6)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7)呕吐物为血性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

  (8)腹腔穿刺为血性液体。

5肠梗阻术后护理保健措施

  肠梗阻是肠腔的物理性或机能性阻塞、发病部位主要为小肠。小肠肠腔发生机械阻塞或小肠正常生理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肠套叠、嵌闭和扭转等)。小肠梗阻不仅使肠腔机械性不通,而且伴随局部血液循环严重障碍,致使动物剧烈腹痛。呕吐或休克等变化,肠梗阻发生急剧。肠梗阻病程发展迅速,预后慎重,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当出现肠梗阻疾病时,要及时的做好护理保健,肠梗阻患者的保健首先是术后禁忌应该把握的,只有把握了肠梗阻术后禁忌,才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恢复健康,避免疾病危害的发生。

  肠梗阻术后护理保健措施:

  1、肠梗阻患者忌粗糙食物:手术后3~4天,肛门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以少量流质,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鸽肉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此物即使煮的很烂,也不能操之过急。

  2、肠梗阻患者禁油腻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油腻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

  3、肠梗阻患者忌食发物:即使术后拆线,也应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笋干、大葱、南瓜、牛肉、香菜、熏鱼、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