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类型风很多种,治疗肝炎即痛苦又花钱,要避免肝炎的发生,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由于肝炎的类型不同,不同的肝炎又有不同的预防措施。今天小编将告诉大家五种类型的肝炎的传播途径,方便大家做好预防。
目录
1肝炎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五种类型的肝炎主要经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乙肝、甲肝、丙肝、戊肝、丁肝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因为无法完全筛出,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甲肝、丙肝病毒。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病毒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
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肝病病毒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肝病病毒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与肝炎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病毒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的危险性更高。
2、母婴传播:乙肝、丙肝、丁肝
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此外,母亲为丙肝感染者的婴儿,感染丙肝的几率约10%,而丁肝患者在围产期也会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3、性传播:乙肝、丙肝、丁肝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乙肝病毒,故乙肝病毒是血液病毒,在美国乙肝也是一种性病。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丙肝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由于体液中丙肝含量较少,且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传染力也较乙肝病毒为弱。此外, 性乱者和男性同性恋者较易感染丁肝。
4、消化道传播:甲肝、戊肝
日常生活中接触是甲肝、戊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肝、戊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感染。
预防肝炎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
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主要措施为: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分钟;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
预防甲肝和戊肝主要在于: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防止污染。
预防乙肝的措施与以上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新生儿应及时接种疫苗,对孕妇体检、表面抗原阳性者按规定进行母婴阻断,避免不洁注射及其它高危活动,以及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只有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肝炎的发病和蔓延。
2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炎是一种血液传染疾病,是由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急性肝炎如果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常见治疗】
1、药物治疗,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应用干扰素,皮下注射或肌注。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
2、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公道饮食,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保证水分的供赐与利于利尿排黄,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黄疸严重者留意维生素K的补充。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这是肝炎的治疗方法。
3、通过“DC-细胞再生疗法”治疗,还能够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增加肝脏单位时间内的血液灌流量,使瘀滞的血液重新流动起来,改善肝内新陈代谢,降解清除肝组织内胶元纤维蛋白的沉积,彻底阻断病情恶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成功激活患者体内的生物免疫细胞恢复对肝炎病毒的有效识别能力,从根本上清除病毒,并有效防止复发。
【中草药治疗】
1、丹参:研究证明,丹参能抑制和减轻急慢性肝损伤时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反应,加速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防止肝硬化的作用。
2、白芍:白芍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和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可降低SGPT,使肝细胞的病变和坏死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保肝作用。
3、当归: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ALT、AST)降低,降低程度与用药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4、川芎:川芎中的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维持和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其毒性,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且显示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5、三七:实验表明,三七长期小剂量给药,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有促进肝组织修复、再生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6、黄芪:黄芪有抗氧化及稳定肝细胞膜作用,能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临床用黄芪治疗黄疸型肝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7、冬虫夏草:能减轻肝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能抑制Ⅰ、Ⅱ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使已形成的胶原重新吸收和溶解,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8、五味子:对肝损害引起的SGPT升高均有降低作用。也能使肝炎患者的高SGPT降低,还可减轻中毒性肝损伤的物质代谢障碍,具有轻度升高肝糖元、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中毒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线粒体和溶酶体的破坏、促进肝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良好的营养是治疗各型肝炎的重要因素。对于多数病例,营养均衡并能提供适当热量的简单饮食即可。许多病人在早餐时胃口较好,而随后的一天内食欲渐差,恶心也逐渐加重,故饮食以适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饮食为宜。对于一次不能吃太多食物的病人,更喜欢少食多餐。
3肝炎的治疗误区
对于肝炎来说,人们的恐惧多过了了解,以至于大家在治疗肝炎时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在疾病的治疗时,这些治疗误区往往会对我们有害而无益,所以,了解肝炎的治疗误区将对我们的治疗效果有极大的帮助。
病人不能别人接触
肝炎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与他人分开,患有肝炎的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就不会把肝炎传染给别人。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患了肝炎后,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成年人无须接种疫苗
回答是否定的。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肝炎者均应接种肝炎疫苗。主要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医务人员、肝炎病人和HBsAg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性伴侣和配偶、新入伍的军人、保育人员、运动员等。
保肝药多多益善
慢性肝炎的病人经常会超出医生建议范围吃很多所谓“保肝药”、保肝保健品,其实对肝脏并不一定有利。因为药剂量过大,品种过多或疗程过长,只有加重肝脏的代谢,会诱发危险。
这是我们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3种肝炎治疗误区,特别是最后一种,认为保肝药要多吃。希望大家对这几种误区有一定的了解,不要在治疗肝炎的时候误入。这可能会让你的肝炎治疗效果不佳,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
查看详情>>4肝炎的饮食和保健
病毒性肝炎并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这样无疑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稍有不慎都可能会被感染上,这个结果不会有人希望看到。如果真的是这样,希望大家能够先来了解一下其防治措施,以减轻患病率。
【饮食】
1、忌过量吃糖
肝炎患者的肝脏发生病变,许多酶类活动失常,由于糖代谢发生紊乱,糖耐量也降低,若吃过多的糖就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并且血糖过高,超过胰腺的负担,可致使胰岛细胞的功能逐渐衰弱,因此肝炎患者应尤为注意。
2、忌食松花蛋
无乱是肝炎患者还是健康人都不宜大量及长期食用松花蛋,这是因为在制作松花蛋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铅,而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大量及长期食用松花蛋,导致人体内铅的含量增加,不仅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琉松,还会引起铅中毒。
3、忌吃臭豆腐
臭豆腐是经过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并且还含有大量挥发性盐基氨以及硫化氢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解的腐化物质,吃多了则会有损健康。所以肝炎患者应忌吃臭豆腐。
【保健】
1、禁绝喝酒
“酒伤肝”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医学界所公认。不过仍有一些人认为只有喝了白酒或喝得酩酊大醉时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乙醛,乙醛能直接损害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对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影响较大。乙醇还能增加对肝脏有毒害作用的氧自由基的合成,使肝纤维化的进程加快。研究证实,在所有导致脂肪肝的病因中,喝酒位居首位。
2、小心用药
治病用药是理所应当的。但药物对于用药者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使人去病也可使人得病。在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中,肝脏受到的伤害最大。这是因为,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都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这不仅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有的还会直接毒害肝脏。
3、注意感染
人体某处发生感染时,往往会使体温升高,这容易导致肝脏缺氧。而导致感染的细菌或病毒会在人体内释放出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可以直接伤害肝脏。临床证实,在导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的诱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竟占首位。这说明重症肝炎患者由于抗病能力的下降,常常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4、不可过于劳累
这里所说的劳累包括精神和体力两个方面的劳累,如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极度兴奋或悲哀以及长途旅行、劳动量和运动量过大等。临床证实,精神或体力上的过度劳累均可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从而使人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此外,人在过度劳累时必然会消耗身体的大量能量,这对已出现能量供应障碍的肝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5、避免肥胖
肝病患者通过加强营养来修复肝损害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摄入的营养过多或对摄入的食物种类缺乏控制则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夏季是许多传染病多发的季节,由于蚊虫多和食物变质等因素,导致传染病更加肆虐。专家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病毒性肝炎,特别是甲肝和戊肝两种,因为他们可以进行肠道传播。
5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
对于肝炎这种疾病来说如果我们做一些检查的话,我们得知道肝炎这种疾病的主要知识点都有什么,再者对于肝炎这种疾病来说我们还会做一些疾病的检查工作,但是我们在做疾病的检查工作的时候,我们得知道我们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肝炎患者出现什么样的检查结果才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甲型肝炎:
1)血清抗-HAV-IGM:甲肝病毒(HAV)近期感染的指标 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
2)血清抗-HAV-IGG: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HAV的病人 为保护性抗体。
2.乙型肝炎: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阳性:见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 HBV感染后3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
2)抗-HBS阳性: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的恢复者
(2)E抗原(HBEAG)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3)核心抗原(HBCAG):
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
如检测到HBCAG,表明HBV有复制,因检测难度较大,故较少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4)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和DNAP(DNA聚合酶):
1)反映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最灵敏的指标。
2)两者阳性提示HBV的存在、复制,传染性强
3)HBV DNA定量检测有助于抗病毒治疗病例选择及判断疗效。
乙肝血清学检查结果是考核的重点,应该归纳记忆:
①提示乙肝感染的标志:HBSAG阳性、血清HBCAG阳性、血清HBEAG阳性、血清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和DNAP;
②提示乙肝感染恢复的标志:HBSAB阳性
3.丙型肝炎
(1)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 而于治愈后很快消失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标记
抗-HCV-IGM见于丙型肝炎急性期,病愈后可消失。
4.丁型肝炎:血清或肝组织中的HDVAG和(或)HDV RNA阳性有确诊意义
5.戊型肝炎:抗-HEV-IGM及抗-HEV-IGG 近期感染指标,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以上对于肝炎这种疾病的治疗结果阐述我们专家做了这么多的内容总结和阐述,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肝炎这种疾病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们注意,比如说我们在护理这些疾病的患者的时候最好最好自己的防护工作,不要感染了肝炎这种疾病,此外还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