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肝病

肝炎的症状表现

肝炎正成为一种被普遍忽视的无声杀手。今年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以“抗击肝炎,预防先行”为主题,号召国民通过接种疫苗、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等预防措施抗击肝炎。本期,我们特邀专家为大家讲解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正在吞噬着我们的肝脏健康,又应如何保肝护肝。

目录 肝炎的症状表现 吃饭也能感染肝炎 肝炎入侵的不妙表现 蜈蚣新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 肝炎的饮食及日常

1肝炎的症状表现

  对于肝炎的早期症状,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由于早期的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尤其是肝炎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往往导致乙型肝炎患者对病情的忽视,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如果乙型肝炎患者能够在早期就能够自我发现病情,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加大乙型肝炎治疗的几率,而且也能减少传播给家人及其他人的机会。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小孩症状是精神差,不爱玩耍,常想睡觉;尿液颜色发黄呈浓茶色,病情严重者皮肤、眼睛、孔膜均发黄;大便颜色呈灰白色,是阴寒性黄疸的表现;浑身无力,感觉发冷,体温生高39度,肝区疼痛而且肝变大。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疽。

  总之,肝炎的早期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因胃病而引起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

2吃饭也能感染肝炎

  吃饭也能传染肝炎?

  1、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邢卉春:人感染了病毒以后,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如果粪便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各种食物、水源,若被食入,就有可能被病毒感染而得肝炎。

  2、传染危险:

  邢卉春:如果患者确诊了甲肝和戊肝,在急性期需要隔离治疗。

  隔离:(1)住院治疗,病人跟家属分开;(2)床边隔离,不能和别的病人共用餐具;(3)消毒处理,传染病医院的废弃物有专门的消毒,要求特别高。

  所以,危险性最大的情况是,患者感染了病毒,但他自己又不知道(即在发病前的潜伏期)。那么他传染给别人的可能性就很大。

  3、预后情况:

  邢卉春:目前来看,甲肝和戊肝只有急性肝炎,没有慢性的。

  在急性期时,一定要好好的治疗,否则也可能出现肝衰竭,导致生命危险的。如果病人在急性期时没有发展到肝衰竭的程度,以后都是会治愈的,至少现在的观点认为,甲肝、戊肝不会发展成慢性。

3肝炎入侵的不妙表现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因此提醒大家,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但不管是甲肝、乙肝还是其它什么肝炎,都会有一些相同的肝脏表现和全身表现,这些表现都有哪些呢?

  生活中得了肝炎,肝细胞要肿胀、坏死,吃进的食物不能正常“加工”,会出现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病人会有腹泻,腹胀。肝脏分泌和产生胆汁的功能减弱,不能正常地消化脂肪,因此会出现厌油腻。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过多的胆红素通过肾脏排泄,病人就会出现小便发黄,甚至深如浓茶;血胆红素从皮肤黏膜溢出,人体就会出现黄疸,病人可感觉皮肤瘙痒;由于胆汁从大便排出减少,病人的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变成灰白色,医生称之为“陶土便”。

  肝脏的神经分布在肝脏外面的肝包膜,肝炎时肝脏肿大、肝包膜与炎症组织发生粘连,所以出现肝区疼痛,在劳累后更加明显。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肝掌是手掌双侧的大鱼际、小鱼际及手指掌面充血发红,就像涂了一层胭脂。蜘蛛痣由于小动脉分支扩张,样子很像蜘蛛故得名。用铅笔或牙签按压小蜘蛛的中心点时,蜘蛛的细脚就会消失。肝掌和蜘蛛痣的形成是由于肝脏灭活雌激素的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升高,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女性化。由于病人的肝脏对黑色素的灭活减少,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肝炎时,免疫功能会下降或紊乱,易发生各种感染(如感冒、带状疱疹、腹泻等)或并发免疫系统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牛皮癣等)。同时,受病毒和免疫影响的脾脏会伴随肿大。

  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肝病严重时,凝血因子减少,病人可表现凝血困难和出血。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的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肝脏假小叶、结节、逐渐发生肝硬化。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腹水、内毒素血症和血氨升高,甚至肝性脑病(肝昏迷)。晚期还可出现少尿、无尿的肝肾综合征。

4蜈蚣新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中医认为,蜈蚣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症,以及疮疡肿毒、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

  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肿瘤、镇静、止痉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药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据临床试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每次1~2次,10日为一疗程。

  治肺结核:将蜈蚣去头足,烘干,研末内服,每次为3克,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停药休息一周。

  治癌症:取蜈蚣晒干,研末,每日量约为2~3克,分3次服。

  治阳痿:蜈蚣18克,当归60克,白芍60克,甘草60克,共研细粉,分为40包,每次服0.5~1包,早晚各一次,空腹用黄酒送服,15日为一疗程。

  治癫痫:蜈蚣、全虫等量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4~5片,每日两次。

  治慢性骨髓炎:蜈蚣60克,淫羊藿30克,肉桂10克,研细末,每日服20~30克,分2~3次用温开水送服。

5肝炎的饮食及日常

  1、忌过量吃糖

  肝炎患者的肝脏发生病变,许多酶类活动失常,由于糖代谢发生紊乱,糖耐量也降低,若吃过多的糖就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并且血糖过高,超过胰腺的负担,可致使胰岛细胞的功能逐渐衰弱,因此肝炎患者应尤为注意。

  2、忌食松花蛋

  无乱是肝炎患者还是健康人都不宜大量及长期食用松花蛋,这是因为在制作松花蛋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铅,而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大量及长期食用松花蛋,导致人体内铅的含量增加,不仅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琉松,还会引起铅中毒。

  3、忌吃臭豆腐

  臭豆腐是经过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并且还含有大量挥发性盐基氨以及硫化氢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解的腐化物质,吃多了则会有损健康。所以肝炎患者应忌吃臭豆腐。

  【保健】

  1、禁绝喝酒

  “酒伤肝”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医学界所公认。不过仍有一些人认为只有喝了白酒或喝得酩酊大醉时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乙醛,乙醛能直接损害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对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影响较大。乙醇还能增加对肝脏有毒害作用的氧自由基的合成,使肝纤维化的进程加快。研究证实,在所有导致脂肪肝的病因中,喝酒位居首位。

  2、小心用药

  治病用药是理所应当的。但药物对于用药者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使人去病也可使人得病。在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中,肝脏受到的伤害最大。这是因为,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都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这不仅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有的还会直接毒害肝脏。

  3、注意感染

  人体某处发生感染时,往往会使体温升高,这容易导致肝脏缺氧。而导致感染的细菌或病毒会在人体内释放出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可以直接伤害肝脏。临床证实,在导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的诱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竟占首位。这说明重症肝炎患者由于抗病能力的下降,常常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4、不可过于劳累

  这里所说的劳累包括精神和体力两个方面的劳累,如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极度兴奋或悲哀以及长途旅行、劳动量和运动量过大等。临床证实,精神或体力上的过度劳累均可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从而使人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此外,人在过度劳累时必然会消耗身体的大量能量,这对已出现能量供应障碍的肝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5、避免肥胖

  肝病患者通过加强营养来修复肝损害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摄入的营养过多或对摄入的食物种类缺乏控制则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疾病百科 | 肝炎

挂号科室:肝病科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肥胖、嗜酒、年长、喜荤、少动、饥饿营养不良者 常见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疲乏无力、发热、肝区隐痛肿涨、蜘蛛痣、肝掌[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疫苗、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