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肠梗阻

产后肠梗阻的症状有哪些呢?

女性朋友在产后,由于胎儿的分娩会使得腹部突然间的空间增大,这时候如果长时间的站立,或者是一次性吃了过多的食物,很可能会使得肠道下垂,甚至是出现肠梗阻等情况,在出现肠梗阻以后一般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产后肠梗阻的症状有哪些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肠梗阻中医治疗 产后肠梗阻的症状有哪些呢 肠梗阻的饮食 肠梗阻的病因 肠梗阻的检查

1肠梗阻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肠梗阻属中医学“关格、“肠结”、“腹痛”、“积聚”、“反胃”等范畴,以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疗大法,拟以理冲汤保留灌肠。

  理冲汤加减灌肠是治疗肠梗阻的常用方,源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理冲汤。理冲汤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散结功效,可改善梗阻肠管缺氧、低灌注状态,保护胃粘膜,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粘连松解,治疗肠结、痞满、腹痛等症状。基本配方: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山药15g,天花粉30g,三棱15g,莪术15g,鸡内金15g,水蛭12g,桃仁15g,当归15g,用药方法为每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患者取左侧卧位,保留灌肠,2~3次/日。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无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正常后,停止灌肠治疗,继续适当补液、抗炎及对症治疗。

  治疗应辨证选:

  1、痞结型

  治法:通里攻下,行气止痛。

  方药:实证用大承气汤(《伤寒论》) ,枳实15g,芒硝(冲服)12g,大黄(后下)10g,厚朴12g。虚证用五仁汤(《世医得效方》)。杏仁10g,柏子仁15g,郁李仁20g,火麻仁15g,瓜蒌仁20g。如气滞较甚者加莱菔子、木香、郁金、川楝子以增其理气之功;呕吐频繁者加姜半夏、桔梗以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200ml,抽空胃液后经胃管注入,夹管2~3小时,密切观察,给药4小时未缓解,可再给药。一般控制在一日之内,如梗阻未见好转,即改手术治疗。

  2、瘀结型

  治法:实热者通里攻下,行气活血;虚寒者温中补气。

  方药:实热者用大承气汤(见前痞结型)。虚寒者用大建中汤(《金匮要略》)。蜀椒10g,于姜6g,党参15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代赭石;腹胀剧者加木香、香附;瘀滞加桃仁、当归尾;津亏加生地黄、石斛;体虚加党参、白术;虫积加苦楝皮、槟榔;食积加山楂、神曲;发热加黄芩、连翘;热毒较盛加银花、蒲公英;阴损及阳加熟附子、干姜。用法同痞结型。

  3、疽结型

  本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2产后肠梗阻的症状有哪些呢

  肠梗阻主要是由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蠕动障碍,肠血运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主要出现在小肠和结肠部位,肠梗阻主要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

  (一)腹痛。肠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在急性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多位于腹中部。常突然发作。逐步加剧至高峰,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无痛,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发。绞痛的程度和间隙期的长短则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缓急而异。一般而言十二指肠、上段空肠梗阻时呕吐可起减压作用,患者绞痛较轻。而低位回肠梗阻则可因肠胀气抑制肠蠕动,故绞痛亦轻。唯急性空肠梗阻时绞痛较剧烈。一般每2~5分钟即发作一次。不完全性肠梗阻腹痛较轻,在一阵肠鸣或排气后可见缓解。慢性肠梗阻亦然,且间隙期亦长。急性机械性结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下腹部,一般较小肠梗阻为轻。结肠梗阻时若回盲瓣功能正常,结肠内容物不能逆流到小肠,肠腔因而逐渐扩大,压力增高,因之除阵发性绞痛外可有持续性钝痛,此种情况的出现应注意有闭袢性肠梗阻的可能性。发作间隙期的持续性钝痛亦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表现,如若肠壁已发生缺血坏死则呈持续性剧烈腹痛。至于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肠肌已无蠕动能力,故无肠绞痛发作,但可由高度肠管膨胀而引起腹部持续性胀痛。

  (二)呕吐。肠梗阻病人几乎都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则为反流性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呕吐越频越烈。低位小肠梗阻时呕吐较轻亦较疏。结肠梗阻时,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无呕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肠腔过度充盈而关闭不全时亦有较剧烈的呕吐、吐出物可含粪汁。

  因此,女性朋友在生完孩子以后,一定要注意进行适当的休息,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但是平时最好是以卧床为主,尤其是不可以进行强度过大的运动,在饮食方面最好是可以坚持少吃多餐,为身体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

3肠梗阻的饮食

  1、宜吃的食物:

  (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5)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2、禁忌的食物:

  (1)忌吃过冷过热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如生白薯,花生等。

  (2)忌用熘、炸、煎等食物。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产物,可刺激肠道。

  (3)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4)忌吃易产气使腹胀的食物: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

  (5)不要吃难消化的东西,注重软,烂,易消化。

  (6)忌吃的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7)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4肠梗阻的病因

  机械性肠梗阻(30%):

  1、肠内异物:肠石,寄生虫,大的胆石及粪块堵塞或嵌顿。

  2、肠道内息肉,新生物,良恶性肿瘤或淋巴瘤堵塞。

  3、肠套叠。

  4、肠先天性异常:包括先天性肠道内闭锁,肠道有先天性的纤维幕或蹼形成,梅克尔憩室狭窄等,肠先天性异常一般较少见。

  5、肠道或腹膜炎症性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结核性腹膜炎,放射性肠炎及NSAIDs等药物导致的肠道炎性溃疡所致的狭窄等。

  6、肠粘连:常因腹腔或盆腔手术后,或腹腔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结核性腹膜炎,克罗恩病等)所致,手术后发生肠粘连以小肠粘连者为多。

  7、疝:如腹股沟斜疝,腹内疝,包括网膜囊内疝,股疝等发生嵌顿。

  8、肠扭转:扭转多见于肠系膜肿瘤或其基底部狭窄等原因所致。

  9、肠管外肿瘤等压迫:如腹腔内,网膜,肠系膜的巨大肿瘤,腹膜后巨大肿瘤,胰腺假性囊肿等均可使肠管受压,严重者发生肠梗阻,近年来肠管外压迫所致的肠梗阻有增多的趋势。

  运动障碍性肠梗阻(20%):

  运动障碍性肠梗阻是因肠壁肌肉活动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非肠腔内外有机械性因素引起肠梗阻,因此也称为假性肠梗阻,其病因有:

  1、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手术后。

  2、非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

  (1)电解质紊乱(尤以血钾,钠,镁异常多见)。

  (2)多种全身性或腹腔内炎症,如败血症,腹腔内脓肿,重症胰腺炎及肾盂肾炎,肺炎等。

  (3)重金属中毒。

  (4)尿毒症。

  (5)脊髓炎。

  (6)甲状腺功能减退。

  3、由于肠平滑肌病变或肌间神经丛等病变导致肠肌肉活动障碍所致的肠梗阻,常称为慢性假性肠梗阻,多见于下列病变:

  (1)肠平滑肌病变: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放射性损害及线粒体肌病等,患原发性家族性内脏性肌病者也常伴有慢性假性肠梗阻。

  (2)肠肌间神经丛病变:可见于:a.神经源性肠发育异常,孤立性肠道发育异常伴神经纤维瘤病,或伴多发性内分泌瘤及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b.多种隐性及显性遗传性疾病;c.散发性内脏神经性病变(包括非炎症性变性病及变性的炎性疾病,如美洲锥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d.肠神经或神经丛发育异常,如肌间神经丛成熟障碍(常伴有中枢神经发育异常及神经元异常),全结肠神经节细胞缺乏症等。

  (3)神经元性疾病:可见于帕金森病,EB病毒感染后选择性乙酰胆碱功能不全及脑干肿瘤等。

  (4)代谢内分泌疾病:见于黏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等。

  (5)小肠憩室病:见于小肠憩室病伴类似进行性全身性肌硬化症,伴内脏神经元性疾病和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等。

  (6)药物性因素:见于应用酚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乐宁,阿片制剂,长春新碱后及麻醉剂性肠综合征(narcotic bowel syndrome)。

  4、其他:继发于硬化性肠系膜炎,脂肪泻及脂质沉着症(lipidosis)。

  急性缺血性肠梗阻(20%):

  1、系肠管的血供发生障碍所致,常可造成肠壁肌肉活动消失,如肠管血供不能恢复,则肠管极易发生坏死,尤其是经终末支供血的肠管,肠管血供发生障碍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

  2、按肠管血供情况可分为2类

  (1)单纯性肠梗阻:仅表现肠内容物通过困难,而无肠管血液供应障碍,但单纯性肠梗阻可演变为绞窄性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并伴有肠管血运障碍。

  3、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2类

  (1)完全性肠梗阻:肠内容物完全不能通过。

  (2)不完全性肠梗阻:部分肠内容物仍可通过梗阻部,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演变为完全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亦可分为3类

  (1)高位性小肠梗阻:一般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的梗阻。

  (2)低位性小肠梗阻:一般指发生于远端回肠的梗阻。

  (3)结肠性梗阻:一般好发于左半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好发。

  5、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2类

  (1)急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一般都是急性肠梗阻,也是完全性的。

  (2)慢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一般是不完全性的,不完全性肠梗阻一般也是单纯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亦可演变为急性。

5肠梗阻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肠梗阻早期正常,梗阻时间较久,出现脱水征时,则可以发生血液浓缩与白细胞增高,白细胞增高并伴有左移时,表示肠绞窄存在。

  2、血清电解质(K ,Na ,Cl-),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尿素氮,血球压积的测定都很重要,用以判断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指导液体的输入。

  3、血清无机磷,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及同工酶的测定对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有重要意义,许多实验证明,肠壁缺血,坏死时血中无机磷及肌酸激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十分重要,空肠与回肠气体充盈后,其X线的图像各有特点:空肠黏膜皱襞对系膜缘呈鱼骨状平行排列,其间隙规则犹如弹簧状;回肠黏膜皱襞消失,肠管的轮廓光滑;结肠胀气位于腹部周边,显示结肠袋形。

  小肠梗阻的X线表现:梗阻以上肠管积气,积液与肠管扩张,梗阻后在肠腔内很快出现液面,梗阻时间越长,液面越多,低位梗阻液面更多,液面一般在梗阻5~6h后出现,立位检查可见到阶梯样长短不一的液平面,卧位检查时可见到胀气肠襻的分布情况,小肠居中央,结肠占据腹部外周,高位空肠梗阻时,胃内出现大量的气体和液体,低位小肠梗阻,则液平面较多,完全性梗阻时,结肠内无气体或仅有少量气体。

  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在腹部有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像,还可见个别膨胀固定肠襻呈“C”字形扩张或“咖啡豆征”。

  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小肠与结肠都呈均匀的扩张,但肠管内的积气和液面较少,若系由腹膜炎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腹腔内有渗出性液体,肠管漂浮其中,肠管间距增宽,边缘模糊,空肠黏膜皱襞增粗。

  2、B型超声检查:腹内可形成软性包块,内可见肠腔声像蠕动,可见液体滞留,肠套叠可见同心圆肠腔声像,圆心强回声,纵面可见多层管壁结构,利用B型超声诊断肠梗阻待进一步研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