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多发在中老年身上。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患上中风的风险,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帮助高血压的患者避免患上中风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怎么预防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效果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目录
1高血压中风的5个症状
高血压中风症状一:头晕。
反复出现瞬间眩晕,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出现肢体麻木、活动不便的异常感觉。
高血压中风症状二:原因不明地跌跤。
高血压到一定的程度,引发脑血管硬化,从而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跌跤。
高血压中风症状三:眼睛突然发黑。
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是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
高血压中风症状四: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
高血压中风症状五:哈欠不断、精神改变。
连续的打哈欠,性格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一般出现疲倦、睡眠不足等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
高血压中风的症状除了以上介绍的外,出现流鼻血也属于其中一种,中风虽然发病突然,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都有一些早期信号,这时如能尽早识别,积极治疗,就能使病人转危为安。
2高血压中风怎么治疗?
中医方面认为,身体中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体内的脏腑出现失调的情况,这就引起身体出现阴阳失衡以及气血失衡的情况。其中,特别是肝以及肾两个部位出现失衡更加容易出现高血压。中医方面治疗高血压非常的有效,因为他是从疾病的根本进行治疗,令身体恢复元气恢复,从根本上解决患有高血压的疾病源头。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优势就在于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需要长时间吃药的痛苦,如果使用西药治疗身体,那么需要服用大量的激素,这对于身体的伤害非常大,并且不能够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针灸、按摩、泡脚、饮食等等手段,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从自己的情况上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具体的中医方法如下:
第一:泡脚
选择适合的中药煎煮药液之后来泡脚,不仅能够避免服用一些难以吞咽的药物,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治药物对身体出现毒副作用,并且对于身体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中药泡脚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使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将罗布麻叶、吴茱萸、牡蛎以及夜交藤准备好,然后放入锅中煎煮药液,最后用药液进行泡脚,具有很好的滋阴补阳的作用,不仅对于肝脏部位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具有安神补脑的效果。
2、将白矾研磨成为粉末,然后放入开水中融化之后进行泡脚,每次泡脚的时间要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每天进行三次。在泡脚的时候要随时添加热水,这种方子具有很好的清热化痰的作用。
3、将桑枝以及桑叶还有芹菜一起进行药液,然后将药液在每天睡觉之前泡脚,等到水冷就可以了,具有很好的清热平肝的效果。
4、将地肤子、蒲公英、雄黄还有硫磺准备好,然后加入开水中浸泡十五分钟之后就可以进行足浴,每天进行一两次就可以了,具有很好的引热下行的作用,能够很好的防治高血压。
5、将茺蔚子、夏枯草、无助于还有刺蒺藜准备好,然后煎煮药液,将药液按照1比10的比例和温水混合泡脚,每次足浴半个小时,坚持一两周的时间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
3高血压中风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1、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人体摄入过多食盐,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压升高;
2、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浓度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
3、补充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高血压中风病人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在饮食营养供给上要求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
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4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中风
1、中午最好睡1个小时
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一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2、坚持服用降压药
有的高血压病人短时间用药后,血压就恢复正常,于是便停止用药了。实际上高血压不光是血压高,而且还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短时间内用药,血压可能恢复正常,但要使动脉硬化不再恶性发展,必需长期坚持服药。
3、晚餐不宜大吃大喝
老年人一般对晚餐比较讲究,常应是清淡,食量也不多。有些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粘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娱乐节目莫太刺激
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2小时为宜,要学习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4、温水烫脚自然入睡
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烫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5、降血脂
倘若高血压还伴随着高血脂,那么发生中风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所以在降压的同时还应该选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
6、早晨起床动作要慢
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7、生活要规律
要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乐观开朗,避免过度紧张、疲劳、情绪激动。每天做做缓和的锻炼。
8、留意中风征兆
中风的常见征兆有:突然严重头晕、天旋地转;突然剧烈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或双影;突然手脚无力、四肢麻木、口舌歪斜、说话含糊不清或漏气;突然神志不清、意识丧失、晕厥倒地等。如遇以上情形,亲友应该尽可能稳住病人,让其就地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5高血压是造成中风的主要原因
一、高血压:调查发现,脑中风患者中,大多数人血压偏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积极防治高血压。还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吸烟、抑郁等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而其他的一些因素也能引起中风。
二、季节:季节和气候对于脑中风的发病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是春季和晚秋季节,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晚秋和早春易患中风病都与0℃以下的气温有关,且多在气温骤降的72小时内。因此,注意0℃天气,及时防寒、服药,是防止中风病的有力措施。
三、低蛋白质:如果老年人血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也是容易患上脑中风的。单就预防中风病来说,多吃鱼、蛋、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比低脂饮食更为重要。
四、遗传因素:脑中风的出现也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有家族史的人,患者脑中风的几率会偏高。有家族病史的人,患中风病的危险比没有家族病史者高10倍。因此,人们在预防中风病时,不能不考虑到自己是否属患中风病的高危人群。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