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颈椎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颈椎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人患颈椎病的原因都是因为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颈椎,在生活或工作中使用颈椎不当造成的。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每天都低着头玩着手机,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么颈椎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来看看吧。

目录 颈椎病分哪几型 颈椎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颈椎病病因病理都有哪些 颈椎病的三个发展期 颈椎病的5种按摩方法

1颈椎病分哪几型

  颈型颈椎病概述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属此型。以往不少人不承认此型.因而在文献中提到的较少。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

  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因而这个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源于颈椎退变的开始,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临床上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少数人可在45岁以后才首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

  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

2颈椎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早上潄口时可顺便活动一下脖子,是一举两得的事。为避免颈肌长时间因支撑头颅而产生疲劳,休息时多躺靠背椅,使颈肌放松,由于椎间盘变性变窄,颈椎小关节松弛,有时会在某个位置卡住,即发生移位,此时会有颈痛、活动不灵、容易疲劳,甚至引起眩晕、头痛等症状。用推拿、牵引等方法可以迅速复位,使症状缓解。

  2、低头屈颈长时间工作,颈后椎旁肌肉因持续紧张而容易疲劳,颈椎关节亦会劳损。因此伏案不宜过久,最好一两个小时便休息一下,或变换一下体位及动作。

  3、晚上不宜高枕卧,俯首工作有限时;看书毋妨添支架,沉思亦可托腮颐;头晕忌望天花板,手软宜常牵脖子;早起潄口练抬头,闲时多躺靠背椅;俯卧垂头能复位,自行“吊颈”少求医。

  4、看书时自然要低头对着书本,如果把书用支架斜放,头可以略为抬起,不必长时间屈颈。

  注意事项:颈椎病患者应多做颈部功能锻炼,尤其是伸颈动作。这样一方面可使颈椎关节保持一定的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退化僵硬;另一方面可使颈部肌肉发达,增加支撑力,避免劳损萎缩。

  通过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颈椎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都有哪些。从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颈椎病患者其实想要缓解颈椎病带来的病痛,应该在生活中多注意生活习惯的,只有按照上边的做法进行调理,一段时间之后,颈椎病绝对有所缓解。

3颈椎病病因病理都有哪些

  一:青少年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需要趴着学习,写字,时间长了,会导致颈间部位的肌肉出现僵硬的情况,或者是桌子和板凳的比例不合理,导致患者上课的姿势不正确,也有很多的学生,喜欢把书和其他的东西都放在书包里,这样每天背着,就会加大肩部的压力,造成了椎间隙炎症水肿情况。

  二:经常心情不好的人也会出现这种疾病,因为脾气不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衰弱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到关节的休息,长时间的这样下去,会导致肩部疼痛,时间长了会引发颈椎疾病,平时有很多的人喜欢在没事的时候,躺在床上或者是沙发上,玩手机和电脑,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就会导致颈部出现血液不畅通的情况。

  三:不注意颈部的保暖,长时间的受凉也是会引发疾病的,很多爱美的女士,喜欢穿吊带,或者是露肩的衣服,这样会导致颈部肌肉出现受凉的情况,引发疾病,所以,平时需注意在寒冷时,带上围巾,或者是穿上外套,这样可以保护颈椎,避免受到影响,也有很多的人是因为颈部出现损伤,导致的颈椎病。

  对于长时间工作的人群来说,需要进行休息,尤其是在工作一段时间时间后,安排自己休息一会,来回的活动一下,不仅可以缓解肩部和颈部的肌肉,也可以避免腰部出现问题,这些职业疾病,大家只要平时做好护理,还是可以治愈的。

4颈椎病的三个发展期

  第一期:颈椎病前期。此期在X线检查上有椎管的异常改变,而临床上没有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X线的改变为推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椎体序列的阶梯样改变。其病理基础是椎间盘变性向前后突出,间隙变窄,突出的椎问盘掀起椎体骨膜血肿机化骨化形成增生,纤维环与终板的松动或分离造成椎间关节的半脱位,之所以没有临床表现是因为椎管尚有代偿间隙存在。

  第二期:椎间盘症期。随着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可压迫脊髓神经根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初次发病为椎体间关节平衡失调,新的平衡尚未建立,通过纤维环外侧神经末梢引起症状。在初次的发病的基础上变性髓核沿破裂的纤维环突出,后纵韧带隆起刺激脊脑膜返回枝引起症状,或压迫一侧神经根引起上肢症状,压迫脊髓前方引起椎体束症状。髓核掀起破裂的后韧带形成韧带间一椎问盘间隙不能还纳,后期形成硬膜外水肿渗出粘连。

  第三期:骨源性颈椎病。此期由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视增生部位、范围不同又可分为中央型、侧后型,钩椎关节型、弥漫型。韧带间一椎间盘间隙内反复撕裂出血、机体、骨化形成乌嘴状骨疵,代偿间隙消失对脊髓神经根造成局部的或广泛的持续性压迫。中央型:增生骨位于椎体后正中,易使脊髓前方粗大的运动纤维受压,出现下肚或四肢运动障碍,感觉改变轻微。侧后型:增生骨位于椎体侧后方易造成间侧脊髓神经根的压迫。钩椎关节型:增生骨质多位于钩椎关节后部呈峨状及乳头状,易造成神经根的压迫,推动脉位于横突孔内与钩椎关节尚有一定距离受压机会较小,一旦受压由于椎动脉孔的限制缺乏代偿余地,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钩椎关节颈3—7椎体上方从从前外1/3交界处至椎休后缘中外l/3交界处呈一钩状突起称钩突,与相邻上一椎体下方斜坡相咬合形成钩椎关节,关节面有非薄的软骨,其周围有关节囊,后外侧有冠状韧带,参与颈椎活动,限制颈椎侧方移位。弥漫型:增生骨质弥漫而广泛,症状错综复杂,硬胆膜囊内外常有粘连。

  颈椎病的主要注意事项,尽量不要久坐,用电脑或开车要适度,用电脑一次不要超过两小时,开车不要疲劳驾驶,平时要多做做运动,比如仰卧起坐、俯卧撑,都可缓解颈椎病的发展,或经常去一些正规的中医按摩院。

5颈椎病的5种按摩方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因颈部的椎间盘、椎体、关节、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椎旁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症候群。

  由于刺激和压迫周围组织的不同,产生的症状也有区别,临床上大致把颈椎病分成6型:

  1.颈型

  此为相对较轻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颈枕部及肩部疼痛不适,颈项僵硬,有时伴活动受限等症状。

  2.神经根型

  此型为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造成,主要表现为颈肩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不适等症状。

  3.椎动脉型

  该型是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造成,主要表现为颈肩痛伴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常与颈部活动有关,可发生体位性猝倒,但意识大都存在。

  4.脊髓型

  该型是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造成,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步态不稳、似有踩棉花感、胸部束带感、性功能障碍、大小便控制能力减退等症状。

  5.交感型

  此为椎管内外的交感神经受到压迫造成,主要表现为颈肩痛伴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心慌胸闷、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症状。

  6.混合型

  由上述五种类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形成。

  按摩手法

  1.揉颈部两侧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颈部两侧肌肉(从枕部与颈上段交界处至大椎旁的颈根处)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对剧烈的痛点着重施术,随后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2.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两侧肩部斜方肌,从内到外广泛的放松肌肉,反复施术3~5遍;用拇指点揉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肌肉附着处半分钟;点揉肩井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3.掌揉背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重点施术于疼痛明显处及有条索处,反复施术3~5遍。

  4.掌揉双侧冈下肌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双侧冈下肌半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痛点,各半分钟,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胀为宜。

  5.拍打肩背部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轻柔,以缓解疲劳。

  专家点评

  此病是现代工作学习中的常见疾病,手法主要以放松颈肩背部肌肉为主。颈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也是此套手法治疗的重点。通过对颈肩背部肌肉的按摩,达到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症状的目的。如出现其他类型的颈椎病的症状,则必须进行各项检查,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贴心提示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运动以及上肢的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改掉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进行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5.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疾病百科 | 颈椎病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疼痛、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