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性病科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艾滋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极强的传染病,对于人的身体危害及其大,潜伏期和爆发期都很不稳定,死亡率非常高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接吻和唾液一般是不会传染到艾滋病的,但是要做好预防。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染艾滋病?为什么男同性恋容易感染艾滋病?这些你都知道吗?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目录 艾滋病病毒 为什么男同性恋容易感染艾滋病 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母婴阻断常见问题 媒体一些报道有关艾滋病容易被误解

1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只能寄生于人的血液中,离开了人体很容易死亡,它在外界环境中适应性很差。

  对温度很敏感,56℃30分钟时间就能杀灭它,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许多化学物质很容易杀灭它,20%的酒精、2.5%漂白粉液只要5分钟浸泡,就可以完全杀灭它;我们饮食中吃的油盐酱醋和胃中的胃液都能杀死艾滋病病毒;完整无破损的皮肤是防御艾滋病病毒入侵最好的屏障;除了黑猩猩能得艾滋病外,其他任何动物和昆虫都不会感染艾滋病毒,所以与日常生活中的家禽家畜接触或被跳蚤、虱子、蚊子等叮咬都没有被传染上艾滋病的危险。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和泪液中可含有病毒,但含量很低,但这种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很短,而且必须直接接触到对方的伤口或直接进入到血液中才能感染,所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的呼吸道传播是不可能的。

2为什么男同性恋容易感染艾滋病

  一、没有固定性伴侣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大多没有固定的性伴侣。“拥有多名性伴侣”往往是感染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的主要原因。

  二、性交方式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通常采用GJ的方式,大大加剧了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由于直肠内的碱性环境很适宜于病毒的生存繁殖,而且肛肠的黏膜薄而娇嫩,其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发生性行为时极易引起破损出血,使病原体从肛门或直肠的破损处侵入,直接进入血液。

  三、不使用安全套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不注重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只有40%左右,即使有避孕套作为辅助,也不能全然避免病毒的感染。

  四、润滑剂因素

  男男同性性行为由于器官构造特殊性,在同性性行为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润滑剂;很多润滑剂由于含有凡士林一类的矿物油,反而容易导致乳胶变脆,极易破裂,由此便又加大了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的危险性。

3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染艾滋病

  许多人问:“蚊子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其实艾滋病病毒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凶恶。曾有很多因输血感染AIDS的儿童,与他(她)一起生活的父母及家庭成员并未感染AIDS。

  目前尚未看到有蚊子传播AIDS的报道,也无科学根据认为蚊子等昆虫可传播艾滋病。有人从蚊子胃内分离出HIV,发现蚊子吸了艾滋病病人的血之后,HIV可在蚊子胃内存活3-4天,但究竟蚊子体内携带多少病毒量才可引起HIV传播,目前尚不清楚,而蚊子在吸一次血之后,至少3-4天不再叮咬吸血,有的很快死去了;又有人说: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含有HIV会传染给人。但其残留血量极微极微,目前还不能证实有传播之虞。因此,从科学诊断和实际经验分析,目前认为蚊子只是HIV的暂时携带者,还不能证明它能够传播HIV。

  如果蚊子能传播艾滋病,那么,艾滋病的发病应该有季节性和儿童多发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若大量蚊子带有HIV,同时做动物叮咬试验,即使成功,但人和动物很多方面不同,这仍不能说明蚊子叮咬会传播AIDS。

4艾滋病母婴阻断常见问题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中,9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获得。预防HIV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HIV 侵害、减少发生艾滋病(AIDS)的重要措施。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也会增加。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道,2011年,我国共有超过800万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已登记注册的艾滋病阳性孕妇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74.1%,约590万。估计所有艾滋病阳性孕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35.6%。世界每年约250万艾滋病感染妇女分娩,有80万儿童受到母婴传播的威胁。在每年增加的500万HIV感染者中,59~81万是新生儿,每年有超过50万名儿童死于艾滋病。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通过HIV母婴阻断预防婴儿艾滋病传播已成为当前极其紧迫的任务。

  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幼儿提供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从而使得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几率最大可能降低的医疗治疗措施。实施母婴阻断,可以使得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几率从30-40%降低到2-5%。

  一般在受孕前,男女双方均应行普通常规孕前检查。

  除常规孕前筛查外,建议加做一些特殊项目,如HIV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衣原体)等,而且还要询问一些营养情况、相关妇科疾病及不良行为等。比如,一些HIV+女性,存在营养不良,尤其是多种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阴道粘膜或胎盘组织的完整性,使得母体和胎儿免疫力低下,利于病毒进入母乳和胎儿胃肠道,从而促进病毒的传播。再比如一些女性合并宫颈糜烂,如果男性HIV+的单阳家庭,女性很容易在受孕过程中感染HIV,后期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妊娠期无保护的性生活、吸烟、酗酒以及滥用药物等,都与HIV 的母婴传播的发生有关。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母亲中,吸烟者HIV围生期传播的发生率将增加3倍。妊娠期的静脉吸毒也使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增加。妊娠期间无保护的性交与HIV母婴传播也有一定关系。可能同反复感染HIV并增加毒株的多样性以及增加宫颈和阴道的炎症或摩擦有关。

  如果男方为HIV感染者,除常规检测精子活力和数量等,还建议进行精液HIV洗涤后精子植入术。

  双方做好备孕准备后,女方卵巢超声检测排卵,医生指导下同房受孕或人工授精即可。

  对于受孕期女性为HIV阴性的单阳家庭来说,是否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预防阻断HIV感染存在争议。但考虑到女方感染的风险,我们多数建议受孕期给予一月抗阻断药物。

  每个女性都有生育的权利。所以,感染HIV的妇女,如果发现怀孕或坚决要求生育,则医务人员理应向她提供必要的咨询、体检,以及进一步的治疗和随访,使其得到安全、科学的围生期服务。

  许多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就致力于研究HIV感染夫妇的助孕问题。1989年和1991年意大利和德国分别进行了HIV精子洗涤术。 1992年Semprini首次发表了HIV阳性的男性与HIV阴性配偶进行精子植入前处理技术。至2003年,全球超过1800对夫妇已治疗了大于 4500个周期,采用了各种助孕技术。医疗中心在助孕前不久洗涤并且检测精子,500余例儿童出生后无一例报道出现血清学改变。

  国内母婴阻断逐步推进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其中包含了母婴阻断的免费政策,即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有资料提示,在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我国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 35%左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情况相类似,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5-25%的传播水平,经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采取安全助产、人工 喂养等综合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可下降至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时,随着国家宣传和媒体传播,HIV母婴阻断关注度显著提高,逐渐受到感染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门诊接待咨询和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育龄期的感染者是迫切需要母婴阻断的群体。随着国家无偿献血政策的推广和输血规范化措施,在艾滋病三个重要传播途径中,性传播已经超过输血传播跃居第一位。

  在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0%-50%。

  如果男方为HIV感染者,除常规孕前筛查外,建议加做一些特殊项目,如HIV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衣原体)等,而且还要询问一些营养情况、相关疾病及不良行为等。必要时,建议进行精液HIV洗涤后精子植入术。

  对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婴幼儿,应在生后4-6周或其后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应用HIV核酸(RNA)检测HIV感染,以尽早做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认为生后满18月检测HIV-RNA阴性,即可除外婴幼儿感染HIV。不论HIV-RNA检测阳性还是阴性的婴儿,在其父母或监护人深入讨论并取得知情同意后,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42天。所有小于2岁的确诊HIV感染的婴幼儿,无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临床分期如何,均应该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5媒体一些报道有关艾滋病容易被误解

  有媒体称:“随着感染者人数的逐年增加,病人的发现率也在不断提高,从2007年的30%,提高到去年的54%,今年年底有望达到60%。”

  这种发现率增高的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用“有望达到60%”这样的词?“有望”是希望的意思。难产艾滋病感染者增多是媒体的希望吗?还有,这种发现率的分母是哪些人群?可能是那些有高危行为的检测者。可一算好像也不对。该报道说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主动提供检测艾滋病毒抗体者达257万人次,如果这一人群中占了六成,北京市新发现的艾滋病应高达154万人,可前两天媒体报道,北京市今年新增艾滋病病例2932例。媒体报道不说清分母人群,只说发现率年底“有望达到60%”,让人看着好害怕呀!好像北京市六成人都被感染了。

  另外,有媒体报道“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将基本杜绝”。这句话也说得不对。艾滋病本来就是属于经血传播病毒,共用注射器、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传播在我国还是很严重的。从文章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使输血病人因艾滋病毒检测不出来的“窗口期”导致的感染减少了50%。再加上在我国,丙型肝炎的哨点人群监测中发现,丙肝抗体的阳性率的献血员中仅为0.31%~0.56%,因此可以说“因输血造成的艾滋病毒感染将基本杜绝”,而并非经血传播途径基本杜绝。

疾病百科 | 艾滋病

挂号科室:性病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引起传染,暂无预防疫苗,本病的预防在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性活跃人群男同性恋尤为多见 常见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力降低、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鹅口疮[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