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红斑狼疮

面部出现红斑怎么办才好?

面部出现红斑是女性朋友最讨厌的事,面部有红斑让我们看起来很可怕,还让我们感觉很痒想会用手去抓。擦了很多药也不管用,反而使自己面部的红斑越来越多。脸上起红斑的朋友不要盲目用药,因为红斑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盲目用药会起反效果。下面是小编搜罗的一些治疗面部红斑的办法,让我们去看看吧。

目录 为什么洗澡后皮肤有红斑 面部出现红斑怎么办才好 红斑与红斑狼疮的区别 红斑症状如何自诊 红斑的概述

1为什么洗澡后皮肤有红斑

  专家解读:在临床上有很多疾

  病都有类似红斑症状出现,例如红斑狼疮、湿疹、鲜红斑痣、血管瘤、过敏等疾病,根据红斑的具体情况病种不同,下面详细为您讲解:

  红斑的几种常见情况

  1、先天性红斑突出于皮肤,压之褪色:出生就有类似症状,类似于蚊虫叮咬,并且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大,初步诊断为严重的血管性病变血管瘤。

  2、先天性大面积红斑,红色胎记:初步诊断为鲜红斑痣,不高于皮肤,高发于身体各个部位,压之褪色,不痛不痒。

  3、大面积不规则颜色鲜红色斑: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并伴随关节痛、肌肉痛、反复低热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红斑狼疮等皮肤性疾病。

  小红斑,大问题!尤其是宝宝患有红斑的几率更大,其中很多以血管瘤胎记居多.。

  血管瘤的临床症状和严重危害

  1、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好发于面、颈部,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

  2、草莓状血管瘤:突出皮面的结节状肿物,颜色鲜红或暗红,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好发面部、头皮、颈部、肩背部、外阴部,也见于任何部位。

  3、混合型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存在,最初为红色斑点,并伴随皮下肿块,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看了上面关于红斑的知识,你是不是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了,也是不是对为什么洗澡后皮肤有红斑,而产生了惊吓啊,其实也不要过于的紧张了,如果只是出现了一两次,而且洗澡后又很快消下去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持续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好转的话,建议还是去医院就诊较好。

2面部出现红斑怎么办才好

  (一)寻找及去除诱因 :如清除体内感染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

  (二)轻型病例一般给予对症治疗,如抗组织胺药、钙剂、维生素C等,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霜剂。

  (三) 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感染诱发的多形红斑应选用适合的抗生素,皮肤粘膜糜烂严重者亦应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但应注意避免可能致敏的药物。同时应根据病情给予各种支持疗法,保持水、电介质平衡,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要重视皮肤粘膜的护理,保持好口腔清洁,可用3%双氧水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因口腔粘膜糜烂疼痛而影响进食者,进食前可用1%利多卡因含漱。为避免或减轻眼部后遗症,要及时清理分泌物,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眼药水交替点眼,夜间可用红霉素眼膏。对皮肤大疱应抽取疱液,糜烂渗出多时用3%硼酸或1/8000高锰酸钾液湿敷。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溃烂;禁用鱼、虾、牛奶等易过敏的食物,防止发生再过敏而诱发皮疹。对进食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促进皮肤修复。

  通过上面的资料想必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吧。面部有红斑的朋友一定要多注意面部的清洁,少用化妆品,少吃辛辣和油腻的东西,尽量不要用手触摸。还有尽量不要出汗,因为汗水弄到脸上会加重病情,还有少去人多的地方晚上也不要熬夜。

3红斑与红斑狼疮的区别

  红斑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红包狼疮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专用药如湿康,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推荐纯中药的皮肤老偏方治疗湿疹。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人有皮肤损害,红斑、红斑狼疮呈现多样型。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红斑狼疮特征表现特征表现。蝶形红斑不超过鼻唇沟,而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在上臂肘背、掌背、指节、趾节背面、手掌、足底部等部位亦可有不同形状的红斑。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

  红斑是很少有骚痒的现象出现。红斑狼疮患者一定要专业医生治疗这种疾病。

4红斑症状如何自诊

  红斑是全身或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多种疾病可引起红斑在症状,可根据红斑的性质和伴随症状鉴别诊断。红斑如有以下表现应立即诊治:1.局部红色斑疹。2.全身性的红色斑疹。下面的小测试可以帮助您做到初步自诊并获得有效建议。

  红斑症状常见于以下疾病:

  荨麻疹、小儿湿疹、口腔湿疹、系统性红斑狼疮、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肠结核、淋巴瘤

  如果您的 病情未确认,请开始以下自测:

  1.如果您在高热后出现全身性红斑,消失后可见脱屑:

  是:就诊建议:可能为猩红热,建议立即医院感染科或呼吸内科就诊。

  推荐科室:感染科 呼吸内科

  2、如果您全身有成群密集的红色斑丘疹: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麻疹,建议尽快到医院感染科就诊。

  推荐科室:感染科

  3、您是否出现反复发热,红斑呈蝴蝶状,分布在鼻梁及两面颧部,伴有关节肿痛:

  就诊建议:如果您符合本条情况,可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建议尽快皮肤科或者风湿免疫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风湿免疫科

  如果您不符合本条情况,可能为其他较严重皮肤病,建议立即医院皮肤科进一步检查。

  推荐科室:皮肤科

  4、您如果经常暴露在低温下,出现红肿、遇热痒,可有水疱及溃疡: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冻疮,如症状严重建议尽快医院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5、如果您存在大片脱屑(手、足脱屑如破手套状),甚至头发、指甲可脱落: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剥脱性皮炎,建议尽快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6、如果您的红斑出生即有,好发于面部或后颈部,压之可褪色: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鲜红斑痣,若影响美观,建议到医院整形外科或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整形外科

  7、如果您的面部一侧突然发生大片红斑,局部皮肤明显肿胀、灼热:

  就诊建议:可能为丹毒,建议尽快医院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

  推荐科室:感染科 皮肤科

  8、如果您的红斑多发生于面部、四肢等处,伴水肿、水疱或大疱: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多形性红斑,建议尽快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9、如果您的红斑发于鼻部及其两侧,可伴发成批的针头至黄豆大小的丘疹和脓疮,伴有鼻头红肿: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酒渣鼻,建议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10、如果您的红斑出现在手掌大、小鱼际处,成片的红斑,按之褪色:

  就诊建议:可能为肝硬化引起,建议到医院消化内科进一步检查。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

  11、如果您的红斑在小腿多见,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的小疙瘩,不破溃:

  就诊建议:可能患有结节性红斑,建议尽快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12、如果您患有风湿,呈环形或半环形红斑,中心苍白:

  就诊建议:可能为风湿性红斑,一般可自行消退,若无消退,建议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推荐科室:风湿免疫科

  13、如果您的红斑是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初起为红斑,重者可有大疱,糜烂,有瘙痒:

  就诊建议:可能为药物引起的固定性红斑,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推荐科室:皮肤科

  14、如果您均无上述情况:

  就诊建议:若症状持续,且原因未明,建议医院皮肤科进一步检查。

  推荐科室:皮肤科

  建议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而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的情况。它可见于急性和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结核、各种消化系统肿瘤、肝炎、慢性胰腺炎、甲状腺功 能亢进等。除选做腹部B超、CT、 X线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外,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腹泻的鉴别诊断: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查、旧结核菌素、肝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血 沉(ESR)测定。检查项有白细胞(WBC或LEU)、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红细胞(RBC或BLC)、血红蛋白(Hb或HGB)、血沉 (ESR)、粪病原体检查、粪常规检验报告单、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 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旧结核菌素(OT)或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

5红斑的概述

  红斑是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网局限性或全身性扩张而产生局部的或全身性的红色斑疹。又叫红斑狼疮。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

  临床上将病变仅限于皮肤者称为“盘状红斑狼疮”; 有内脏多器官及多系统受累的则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持久不愈的盘状红魔狼疮有可能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可以出现盘状狼疮样的皮疹,也可以没有皮肤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本病以青年女性多见。我国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