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黄疸

黄疸指数

黄疸对于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但妈妈一定不陌生,宝宝一旦患上黄疸,妈妈不了解常常导致内心的不安,无法正确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不知所措甚至是盲目治疗,让病情不断加重,对正常生活与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那么你们知道黄疸的正常指数吗?不知道的赶紧看过来,小编讲课咯。

目录 黄疸正常指数 黄疸高怎么办 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黄疸 黄疸的饮食

1黄疸正常指数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2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从出生3-5天就会出现黄疸,属于正常现象,黄疸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超过15mg/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爸妈不用太紧张,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的话,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3、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4、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停止喂养母乳2-3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

  如果长时间不退黄疸指数也很高的话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

3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湿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4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黄疸

  湿热熏蒸

  表现:面目周身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不欲吸乳,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清肝经200次;清小肠100次;揉板门100次;捣小天心50次;补脾经200次;揉涌泉100次;分手阴阳100次;揉丰隆100次;清胃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寒湿阻滞

  表现: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无华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甚或腹胀,气短,舌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

  取穴:揉外劳宫100次;揉板门100次;补肾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三关100次。

  气血瘀滞

  表现:面目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无华,日益加重,右胁痞块质硬,腹部胀满,神疲,纳呆,食后易吐,小便黄短,大便灰白,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化瘀、消积、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分手阴阳50次;清肝经100次;补脾经100次;揉二马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丰隆100次;按弦走搓麻50次。

查看详情>>

5黄疸的饮食

  黄疸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4、 忌食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5、 阴黄之人还应忌食螃蟹、螺蛳、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凉食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