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损在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那么,汗斑的治疗方法那种好?下面为大家进行介绍一下。
目录
1汗斑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1:中医药浴
中医药浴对预防汗斑有着很好的效果,平时经常使用艾叶、盐水、食醋、菊花、青蒿、薄荷等来冲凉,可以预防汗斑的出现,方法很简单,用以上的中药熬水冲凉,只要每周一次即可。
治疗方法2:外治法
长有汗斑,如何是好?不用着急,使用3%的克霉唑霜或达克宁霜,轻轻的涂抹在汗斑处,经常涂抹可以去除汗斑,但是在涂抹汗斑之前,一定要先洗澡,最好是洗澡时用西瓜瓢轻轻的搓洗身体,然后在上药。
治疗方法3:偏方
治疗汗斑也可以使用偏方,例如:用密陀僧散直接外扑在汗斑处,当然,也可以用醋调搽,或者是用生姜片蘸点密陀僧散来外擦都可以。
治疗方法4:食物
治疗汗斑,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大蒜,这样有利于汗斑的康复,但是汗斑者最好就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则容易加重汗斑的病情。
2汗斑是怎么形成的
汗斑的病原菌为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又称汗斑菌。汗斑菌为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有报道曾从92%正常人的头皮上分离出。其他带菌部位有背、躯干、四肢、面部等。儿童带菌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带菌率越高。汗斑菌平时腐生于角质层的表层,为孢子形态。在某些条件下,会从孢子相转变为菌丝相,具有感染力,侵犯周围组织产生损害。诱发因素包括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激素,皮肤使用油脂类制剂、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细胞外糖原沉着、家族遗传等。但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是高温和多汗。
汗斑全球分布。在温带地区常见于夏秋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十分流行,可能与人群中的皮肤表皮更换率减缓有关。墨西哥、印度、古巴等很多国家居民发病率高达50%。我国发病率南方高于北方。患者多为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由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不感染动物。
汗斑菌具嗜脂性,所以皮损多分布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汗斑菌能产生对黑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二羟酸,从而使汗斑损害呈现色素减退。亦有人认为是因为汗斑菌及其代谢产物能阻止阳光透入局部皮肤而干扰了局部皮肤黑素形成所致。
从人体皮肤中能分离出两种形态的汗斑菌,称正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 orbiculae)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 ovale)。现一般认为它们是同种异名。
3汗斑的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
1、注意饮食清淡。花斑癣患者应尽量少吃油炸类、脂肪类食物,少吃甜食,少吃鸡、羊、蟹、虾等发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2、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有助于花斑癣患者早日恢复康复。
3、避免刺激性食物。花斑癣患者应少吃辛辣食物,不要吃过多过热的食物,不喝含酒精、咖啡因等的刺激性饮料。
4、良好的居住环境。花斑癣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注意维护室内卫生。
5、注意个人卫生。花斑癣患者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大量出汗后要及时清洗,不穿他人的贴身衣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自己的内衣、内裤、被褥、床单、枕巾等要经常洗涤、消毒。
4汗斑临床上根据皮疹形态可分4型
1、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2、毛囊型: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3、白斑型: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4、斑片型: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二、汗斑疾病特点
1、好发季节:夏秋炎,热季节多发。
2、好发部位:汗斑好发于多汗部位,如胸部、腹部、上臂、背部和颈部,有时也可波及面部。
三、汗斑皮疹特点:黄豆大的圆形或类圆形斑疹,表面覆盖淡褐色细薄糠状鳞屑,陈旧损害为色素减退斑。皮疹开始时呈细小斑点,多在毛囊口周围,随后逐渐扩大形成大小不一、颜色从淡白至深褐色不等的斑片,其上可见细小糠秕样鳞屑。皮损随时间的延长而发展,日久可形成色素脱失的斑点,不容易消退。汗斑一般很少有炎症反应,这是因为真菌只寄生于皮肤角质层内的缘故。皮损活跃时,偶而也可有痒感。
四、自觉症状:轻微。
5汗斑的药物治疗
1.用密陀僧散直接外扑,10%土槿皮酊、5%~10%冰醋酸溶液或食用白醋及其他低浓度的癣腰水外搽。 先搽以20% ~40%硫代硫酸钠 溶液,待干后再搽4%盐酸溶液。
以上方法每日用药2-3次,连续用药4-6周。治疗期间内衣裤和被单等床上用品应该经常煮沸消毒。
2.使用3%的克霉唑霜,或达克宁霜涂搽患处。涂搽前应先洗澡,最好用丝瓜瓤轻轻擦去鳞屑,然后再涂药。
3.全身治疗 病情严重且久治不愈者,可考虑全身用药,如酮康唑200~400mg/d,早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