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婴儿容易生病,所以一般早产儿都会在保温箱里呆上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在母体当中还没有发育成熟,尤其是大脑,极易导致脑瘫。但是这病不代表所有的早产儿都会产生脑瘫,孕妈妈们可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早产婴儿脑瘫症状有哪些?
目录
1脑瘫疾病的常识问题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引起小儿残疾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最新资料统计表明,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92‰,严重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如能正确认识脑瘫,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多数情况下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而延误诊断,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就会使残疾的发生率上升,且程度加重。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脑瘫被误诊为缺钙所致的佝偻病,结果使患儿失去了早期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识别脑瘫与佝偻病很有必要。
按照全国脑瘫座谈会提出的脑瘫定义,脑瘫即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也就是说,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是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这种运动障碍的早期表现是动作发育迟缓,表现为抬头、翻身、握物、坐立等发育落后,家长常称之为“软”。
姿势异常最常见的是头后仰、眼斜视、上肢内旋手后背、下肢内收踮脚尖等。追问病史,由于母亲多有难产史,孩子出生前后也多有缺氧、窒息等情况,脑CT检查也多显示异常,所以多数患儿伴有智力低下。
很多家长认为,缺钙的孩子才“软”,于是盲目给早期脑瘫患儿补钙而延误了治疗。其实,小儿缺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与脑瘫有本质的不同。佝偻病在婴儿时期的主要表现为哭闹、易惊、多汗等,重者可出现动作发育迟缓,但其他方面均正常,绝对没有姿势异常和智力发育低下,母亲也没有难产及孩子出生前后脑缺氧的病史。
脑瘫的治疗关键是“早”。半岁以内是脑细胞发育、脑功能成熟最快的时期,应给予适当的促进脑代谢、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及吸氧等治疗方法。对于动作发育迟缓和姿势异常,需配合专门的康复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而佝偻病患儿只需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即可。
2早产婴儿脑瘫症状有哪些
据专家介绍说,并不是每个早产儿都会出现脑瘫,但是和正常的足月儿相比的话,早产儿脑瘫的几率就相对大很多,而且越早产的,脑瘫的几率越大,不过如果能在早期判断早产儿脑瘫的症状的话,经过合理的科学治疗,大部分的宝宝都能恢复到基本正常,不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因为宝宝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而且如果早产儿脑瘫的话,还有一些姿势异常,最常见的就是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经常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者过低,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不消失。一旦发现早产儿脑瘫的症状的话,积极治疗是关键。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3早产儿脑瘫治疗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二: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误区五:家长将患儿“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手术治疗上,而忽略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造成一部分患儿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发”。
误区六:有一部分中重度脑瘫患儿的家长,只单纯地对患儿寄希望于功能训练、装配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而忽视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的肌肉长期高度痉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误区七:有些医务人员强调运动训练可以代替一切;另有医生则过度夸大手术的“有效性”;也有的医生不分原由让就诊的脑瘫儿童都做高压氧治疗等单一的治疗。
4孕妇怎么避免产下脑瘫孩子
1、警惕妊娠期外伤: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外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而母亲妊娠期外伤与脑瘫病有密切关系。此外,妊娠期外伤还会引起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甚至很小的外伤也可使胎儿死亡或胎儿早产。
2、多胎妊娠风险高:原因可能包括: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盘功能相对不足;胎儿间的输血综合征会使胎儿贫血、低体重、心衰等;多胎妊娠还易合并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因此可能导致脑瘫儿的出生。
3、警惕心肺疾病: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可导致早产儿的脑缺血,如动脉导管未闭、低血压、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因此可能导致脑瘫儿的出生。
4、避免辐射:孕妇暴露于放射线等辐射环境下可导致脑瘫病、小脑畸形和智力障碍。
5儿童脑瘫检查费用是多少
儿童脑瘫检查费用是多少?费用根据项目而定,具体检查项目有:
1、脑阻抗血流图
检查头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况,头颅CTMRI1/2-2/3的患儿可有异常,但正常者不能否定本病的诊断大多数脑瘫患者可发现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脑软化或脑穿通畸形。
2、肌电图
肌电图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小儿脑瘫合并肌萎缩者尽可能作此检查。
3、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给予神经系统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视力减退或听力障碍者可分别给予视诱发电位和听诱发电位检查。
4、脑电图
脑电图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约有8成的脑瘫患儿有脑电波异常,其中偏瘫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也有可能正常,也可表现异常背景活动,伴有痫性放电波者应注意合并癫痫的可能性。
5、脑磁图
将受检者的头部置于特别敏感的超冷电磁测定器中,通过特殊的仪器可测出颅脑的极微弱的脑磁波,再用记录装置把这种脑磁波记录下来,形成图形,脑磁图反映脑的磁场变化,对脑部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脑电图更为准确,加之脑磁图不受颅骨的影响,图像清晰易辨。
儿童脑瘫检查费用是多少?儿童脑瘫检查费用是与每个医院息息相关,建议在给儿童检查脑瘫的时候,一定要带他们去规范的医院,这样收费才能合理有保障,不会出现“乱收费”的现象,每一个收费项目都有据可查,保证金钱花的明明白白。
温馨提示:
为防早产及流产,孕妇饮食安排要科学合理,应多吃最佳保胎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