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很多上班族和学生族的通病,平时不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发病就会让人出现极其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当颈椎疼痛的时候如何来按摩颈部来缓解疼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下颈部按摩的手法都有哪些吧!
目录
1颈椎病判定和自我按摩
按摩、牵引大有说道
很多人自认为得了颈椎病后,想通过吃点口服药、按摩、牵引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其实,这些只是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而且都是大有说道的。对于按摩能治颈椎病的说法,一般认为对于不同病情,按摩的手法应该是不同的,病情较重的人应做简单、局部的肌肉松弛。
颈椎间盘病变和退变的很重要一点是结构已经出现损害,所以过度的手法按摩,特别是旋转“扳”脖子的手法可能造成髓核组织的脱出,压迫神经,使病情加重甚至瘫痪。颈部牵引也是目前治疗颈椎病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颈椎的稳定性。所以,治疗颈椎病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医生的查体,把病情弄清楚,再对症治疗。
避免高枕睡眠、注意颈肩部保暖
有了颈椎病症状,到医院检查后,看看是否有间盘突出、破裂,有没有压迫神经。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只是间盘刚刚发生退变,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如何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首先,要改善不良的生活状态,比如,在计算机前每天要保持一定的颈部运动,多做颈部肌肉锻炼。各种户外运动也会使颈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让颈部保持良好状态。还有就是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因为过高的枕头使头部前屈增大,使颈部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速颈椎退变的发生。
一般来讲,枕头的高度以8~15厘米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另外,要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保持头、颈、肩、背的姿势端正,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如果注意了这些,健康的人及仅有颈部不适的人几乎都可以远离颈椎病的困扰。
电脑前的简易颈椎保健操
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头用力向后伸,坚持5秒钟。然后向左伸,坚持5秒钟,再向右伸,再坚持5秒钟,颈部伸的时候要以手用力阻挡。头虽没动,但通过两个方向力的较量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科学研究发现,肌肉持续收缩5秒钟对颈部是非常有好处的。而在颈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这种运动对颈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颈椎病的早晨按摩操
对于颈椎病,最好进行按摩治疗。
具体作法如下:
首先进行脸部按摩,用双手掌面分别搓脸的正面、侧面和耳后各10次;
然后将五指分开,如梳头状自前向后梳10次;其次分别用左右手揉擦对侧前颈各10次;
揉拿对侧肩井穴各10次。随后擦后颈部10次,并上下移动,抓拿后颈部,依次用大拇指点揉左右风池、天柱、天鼎等穴。
用拇指对颈背部痛点按揉。最后,一手托枕部,一手反掌托下颌,在进行轻柔的徐徐牵引下旋转运动数次。另外,手臂麻木者,可沿上臂、前臂揉搓,并且点按曲池、合谷等穴位;
头晕、头痛者,可用双手五指尖轻轻叩击头部。每日晨起1次,每次15分钟,长期坚持。
3颈部按摩操的方法
1、推法
手法:用指、掌、肘部等着力,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称为推法。操作时指、掌、肘等要紧贴体表,缓慢运动,力量均匀、渗透。
作用:具有消积导滞、解痉镇痛、消瘀散结、通经理筋的功能,可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2、拿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作用: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和精神疲劳的作用,在颈椎按摩中应用较多。
4教你做颈部保健操
第一套
1、头向两边转,转左再转右,来回10次。
2、低头向下望,再向上望,来回10次。
3、面向前,侧头,耳朵尽量贴向肩,来回10次。
4、面向前,收入下巴,维持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次。
5、手指交叉放于后脑,手与头用力维持5秒,重复10次。
6、手指交叉放于前额,手与头用力维持5秒,重复10次。
7、绕肩运动,前后各10次。
8、低垂手臂,肩向前打圈10次,再向后打圈10次。
9、缩起脖颈,维持5秒,放松,重复10次。
第二套
双手交叉抱于头后,头用力的向后仰,用双手的力量向上托住头,练习的时间为每小时进行一次,动作可坚持三十秒左右,一次为六组。
这是一组更为简单的颈椎保健操,同事也不觉得你的动作奇怪,还以为你在思考问题!而其实你已经在锻炼颈部肌肉,放松颈椎骨骼间隙从而解除了颈椎疲劳。
5不同类型颈部疾病按摩
颈型
按摩操作: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颈项部三线。
颈椎按摩风池→肩井、风府→大椎,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
一指禅推痛点,推按风池、大椎,按揉颈项部两侧大筋,由上而下数遍。摇颈椎,拔伸颈椎。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随症加减:颈部肌肉可触及痉挛的肌腹,常配合按揉风池、天鼎、天柱、天宗及颈椎棘突旁压痛点,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以提高镇痛解痉作用。
神经根型
按摩操作:患者坐位,用侧磙法松解颈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用侧攘法施于患肢至麻木手指部。
推按风池、大椎,点按患侧肩井、臂臑、曲池、合谷。颈项部拔伸法,拿上肢,拿肩部(三角肌)→上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
捻、理、拔手指。搓、抖肩与患肢。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随症加减:如果患者颈椎棘突偏外,在以上手法完成后,患者前屈颈部至适当角度。
一般上位颈椎前屈幅度小,下位颈椎前屈幅度大,可先以一手拇指触摸于应复位的颈椎棘突,令患者颈部前屈。
当前屈幅度逐渐增大时,该棘突会向上滑动,即令患者停止,并保持此幅度。
医生以一手拇指抵按错位棘突,另一上肢肘部托住患者下颌,前臂环绕面部颞部,再用手按住病人枕部向上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使椎间关节整复。
整复的标志应以拇指接触的棘突错动为准,弹响不应作为整复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