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甲状腺疾病

急性甲状腺炎

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又称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罕见。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所致。急性甲状腺炎起病较急,症状可见高热、出汗、咽痛、吞咽困难及全身不适,甲状腺部位出现局部肿块,触痛明显,局部皮肤发红、发热。 Dugar等提出临床表现三联征:多结节甲状腺肿、单侧的下咽炎、周围蜂窝组织炎。

目录 急性甲状腺炎 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饮食护理 亚急性甲状腺炎三大诊断要点 急性甲状腺炎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吗

1急性甲状腺炎

  可为单一病原菌感染,也可发生混合感染。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甲状腺基础疾病继发感染;②医源性感染,如甲状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③先天性畸形,最常见为先天性黎状窝瘘,是儿童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④血行或甲状腺附近的炎症直接蔓延;⑤口咽部外伤;⑥也可见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前1~2周多有咽痛、鼻塞、头痛、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史。突然发病,急性期为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同程度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增高等,甲状腺肿大、色红灼热、触痛,疼痛掣引耳后枕部,活动或吞咽时加重,严重者可有声嘶、气促、吞咽困难等。若化脓则胀痛跳痛,成脓后可出现波动感。数日内即可见甲状腺肿胀,有压痛和波及至耳、枕部的疼痛。严重者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气促、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腺体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可引起甲状腺的功能减退。如果未能及时治疗,脓肿发展可穿破周围组织,并发化脓性纵隔炎、气管食管瘘、严重者可因脓肿压迫发生吞咽或呼吸困难,从而危及生命。

2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方法

  关于甲状腺炎的治疗方式有多种,急性甲状腺炎是其中的疾病一种,由于患者对于病情以及病因的了解程度不够,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因此耽误了不少治疗的绝佳时机,对于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我们先来看看专家都是怎么描述的吧。

  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疾病的一种,甲状腺炎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病毒感染所致。分为急性、亚急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等。其中: 急性甲状腺炎: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表现为高热.患部剧痛、肿大、波动、皮肤发红等。亚急性甲状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病毒感染有关,突感甲状腺疼痛、中度肿大、质地较硬、伴有发热等。

  急性甲状腺炎是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比较多见,多发于五十岁妇女。表现为甲状腺增大、对称、质硬而平滑,并伴有轻度甲低症状。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最为多见,亚急性甲状腺炎占第二位,无痛性甲状腺炎占第三位。由此可见,该病给予患者的不同程度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患者尤其要引以为重,不可低估了它。

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饮食护理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妇女。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

  患者如有发热,短期内甲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触之坚硬而显著压痛,临床上可初步拟诊为本病。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沉增高,白血球正常或减少。血T3,T4增高,而血TSH降低,测摄碘率可降至5%~10%以下。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初期也升高,其恢复正常也比甲状腺激素为晚。超声波检查在诊断和判断其活动期时是一个较好的检查方法。超声波显像压痛部位常呈低密度病灶。细胞穿刺或组织活检可证明巨核细胞的存在。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饮食的科学。

  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兴奋、提神的食物,如葱、蒜、姜、花椒、咖啡、可可等。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 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7、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专家提示:本病的预后良好,可以自然缓解。一些病人在病情缓解后,数月内还可能再次或多次复发,反复发作虽不常见而在临床上可能遇到,但最终甲状腺功能回至正常。

4亚急性甲状腺炎三大诊断要点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炎患者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率高,它又称为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假性结节性甲状腺炎等等。它最大的症状就是甲状腺肿大,严重的话可引起全身症状比如发烧、头疼、全身乏力、大便干燥、口干舌燥、心烦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较急,有乏力与全身不适,发热、甲状腺部位及咽部疼痛,在转动头部或吞咽时疼痛加重,或向耳、下颌或枕部放射。起病初期约半数病人或有轻度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译】,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 周。甲状腺轻度肿大,质硬伴有结节,有明显压痛,位于一侧,可扩展到另一侧;也可一侧消失后,又在另一侧出现。经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但可复发。

  2.实验室检查:早期红细胞沉降率常明显增快,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血T3、T4、FT3、FT4增高,而血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甲状腺碘131摄取率显著降低,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以后T3、T4、FT3、FT4可减低,促甲状腺激素 (TSH)升高。随着病情好转,甲状腺摄碘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均可恢复正常。

  3.甲状腺活检:细针穿刺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上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存在。

 

5急性甲状腺炎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吗

  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多种治疗措施,包括硫脲类药、促甲状腺激素及抑制剂量的甲状腺激素。采用这些药物影响疾病过程的证据尚不能令人认同。

  治疗包括两方面: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

  一般来说,大多数病人仅对症处理即可。对轻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用对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杨酸盐可控制症状;病情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者可短期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约有5%的患者需用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持续用药1~2周甚或4~8周以后减少药量,共用6~8周。如病人在用泼尼松24~48h无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再评定。

  在治疗中随查血沉改变,可指导用药如病情需要,再次开始用泼尼松仍然有效,然而皮质激素并不会影响本病的自然过程,如果皮质激素用后撤减药量过多、过快,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也有人提出,如果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所用剂量以使病人不出现症状,直至其放射性碘摄取率恢复正常,可能避免病情复发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一般不采用抗甲状腺药治疗,通常采用非特异的药物,如口服阻滞剂普萘洛尔。因本病伴甲亢是暂时的,且甲状腺摄碘率低不是放射碘治疗的指征。这些药破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亚急性甲状腺炎血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是来源于被破坏了的滤泡漏出的T4和T3,而不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增多所致,无需使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本病的甲减期也常是暂时的,通常甲减症状不多,所以不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TSH分泌增加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是重要的。除非病人甲减症状明显,甲状腺激素治疗应当禁忌。

  伴甲减病情轻者无需处理。但也有人主张有甲状腺功能低减时,可用甲状腺制剂如L-型甲状腺素钠,可防止由TSH升高引起的病情再度加重。病情较重者,可用甲状腺激素替代一段时间。约有10%的患者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需要长期甲状腺替代治疗有称中药对本病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