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孕妇胃炎吃什么好

胃炎是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影响人们的食欲和消化,出现了胃部疼痛和腹胀的感觉,吃的不多却觉得胃部不舒服,还不想吃饭,消化也不好,偶尔有恶性呕吐的感觉,令人越来越消瘦,身体越来越虚弱。那么孕妇胃炎吃什么好?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慢性胃炎的预防 孕妇胃炎吃什么好 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胃炎如何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的预防

  1、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戒烟忌酒

  对胃黏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所以应戒烟忌酒。

  2、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4、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

  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2孕妇胃炎吃什么好

  1、饮食宜软易消化,可先进流质饮食,根据胃炎的严重程度,逐渐过度到半流质饮食、至软食。进食习惯要养成细嚼慢咽,避免过于粗糙的饮食。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每餐饮食以七分饱为宜,不宜吃得过饱,更不宜多吃煎炸难消化食品。

  2、饮食宜定时定量。 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3、注重软、烂、消化 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3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1、消化道症状

  85%的患者有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半数以上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引起上腹疼痛或使上腹疼痛加重,有的与天气寒冷有关。50%左右患者存在饱胀感,患者进少量食物,甚至空腹时,都觉上腹饱胀。50%的患者有嗳气,患者因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可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部分胃窦胃炎患者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患者还可出现反酸、烧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

  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表现为乏力、消瘦、头晕、舌炎、口角裂痕、甚至神经衰弱。部分患者可于短期内出现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呕吐等类似于胃癌的症状。恶性贫血一般见于胃体胃炎患者,在我国较少见。

4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急性胃炎病因

  可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此外,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或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二.慢性胃炎病因

  现已明确Hp感染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有人将其称为Hp相关性胃炎。但其他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也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在芬兰农村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作胃黏膜检查,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先有浅表性炎症最后变为不可逆的萎缩性炎症。从临床观察也有证据说明这一问题。青年人多为浅表性胃炎,老年人多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又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病人;另外回顾性胃黏膜活组织检查也发现一部分浅表性胃炎数年之后可变为萎缩性胃炎目前认为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作用造成。

  1.幽门螺杆菌感染  1982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分离出一种微嗜氧,触酶阳性,具有尿素酶活性的革兰阴性螺旋菌,3μm×0.5μm大小,呈弯曲状或S字形一端有2~6根带鞘鞭毛。活动性胃炎95%有此种细菌感染,起初命名为弯曲菌样微生物(CLO),以后又更名为幽门弯曲菌 (pylobacter pylori),1989年根据其生化和形态学特点再次更名为幽门螺杆菌(图1)。我们通过临床研究证实Hp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 98%~100%,说明了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的感染关系密切。1985年Marshall,1987年Morris二人自己作为志愿者口服Hp引起急性胃炎,经抗生素治疗痊愈。1987年Lam bert用乳猪成功的建立Hp的胃炎的动物模型至此Hp已基本符合Koch提出的关于病原菌的标准。

  专家指出,慢性胃炎病因医学临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慢性胃炎持续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2.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肿。

  3.胃粘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4.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5.胃酸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6.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7.消化道弯曲杆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

  8.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9.精神因素。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粘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查看详情>>

5胃炎如何鉴别诊断

  1、胃癌:慢性胃炎之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绝大多数患者纤维胃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有一定规律性、周期性。胃溃疡多在餐后出现腹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痛多发生在空腹饥饿时。并常伴有反酸、烧心。

  3、胃癌:腹痛无规律;开始为上腹不适、膨胀、沉重感。按胃炎治疗,症状也可暂时缓解。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

  4、胰腺炎及胰腺肿瘤:腹痛为持续性,逐渐加重,常有后背牵涉痛。平卧时可诱发上腹痛,当坐位或髋关节屈曲时则缓解或减轻。

  5、胆囊炎、胆石症:上腹痛常发生在脂肪餐和饱食之后,常为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多合并有黄疸,转氨酶升高。

  6、肝炎,肿癌:常为右季胁区胀痛,左叶肝癌,可引起剑突下疼痛。

  7、早期阑尾炎:病初有上腹痛,多于数小时后转移为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常与急性胃炎相混。

  8、心绞痛,心肌梗塞:有一部分病人感到上腹痛,恶心,而到消化科就诊。但同时伴有胸闷,出汗。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胃炎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饮食不节人群 常见症状: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