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发黄。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呕吐物、粪便也会发黄,那么新生儿黄疸高是什么原因?新生儿黄疸形成的生理特征是什么?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新生儿黄疸形成的生理特征
新生儿黄疸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针对于那些刚刚出生的小孩子们。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生理性黄疸,二是病理性黄疸。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仔细的辨别这两种情况的不一样之处。
胆红素的生成较多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其原因是:胎儿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故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 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亦多;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如 来自肝脏等器官的血红素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等)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少量被破坏)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够
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肝功能未发育完善
初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成人水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细胞内脲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DPGT)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地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接胆 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常;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郁积。
肠肝循环的特性
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且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脏。
由于上述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新生儿黄疸形成的生理状况如上所述,在孩子的患病时间内,因为孩子的身体是很脆弱的,所以不能摄入太多的药物,父母这个时候可以多给孩子们喂点水分和奶粉,这样就可以减少黄疸对孩子的身体伤害。
2新生儿黄疸高是什么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症、Gilbert综合症、Lucey-Driscoll综合症、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综合症、胆管阻塞。
3新生儿黄疸多久下去
一、新生儿黄疸症状
1、生理性黄疸症状较轻的宝宝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可以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较轻的宝宝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宝宝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宝宝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6、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二、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时间: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早产儿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会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第3或者第4天,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早产儿黄疸可持续14天或者更久。
2、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4新生儿黄疸治疗经验之谈
什么是黄疸?
新生儿黄疸较其他月龄更为常见,这主要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新生儿常见的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黄了,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没关系,多半是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
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
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永久性脑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有所加重就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遗憾终生。
二、需要区别的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5如何鉴别和新生儿黄疸相混的疾病
粪便有明显色素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和败血症:1.如有感染中毒表现,应进行血,尿培养,2.如有溶血表现(网织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2~10/100白细胞),应检查母婴ABO及Rh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即为Rh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呈阳性,上述试验阴性者或出生3,4天后始发病者应除外G6PD缺陷。
新生儿溶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持续一个月或更长,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贫血,肝脾大,母婴血型不合,严重者并发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3~4天或更晚,持续1-2周,或更长,早期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晚期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晚期并肝细胞性,感染中毒症状
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G - 6 -PD 缺乏: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贫血,常有发病诱因。
新生儿肝炎: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数日~数周,持续4周或更长,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阻塞性及肝细胞性,黄疸和大便颜色有动态变化,GPT升高,激素可退黄。
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