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让很多初做父母的年轻朋友都非常担心的一种儿科疾病,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新生儿黄疸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大家对该病要引起重视,为了避免该病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积极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那么究竟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呢?来看看吧。
目录
1刚出生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一、刚出生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1、吃药调理,医院大夫会告诉吃什么药。
2、蓝光治疗黄疸,每次要照6-8个小时,虽然有效果,但是个人感觉没必要,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照着热出红疹。
3、多晒晒太阳可以降低黄疸,注意不要晒到眼睛,不要晒的太时间长,以免皮肤灼伤。
4、多喝水,可以防止孩子上火也有助于降低黄疸。
5、暂停母乳喂养,改喝奶粉,尤其是病理性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正常状况:生后2-5天出现,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05mmol/l,早产儿257mmol/l。即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不健康状况: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mmol/l,早产儿257mmol/l,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其他状况:新生儿黄疸正常值的状况,也有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所以这个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要把握好,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黄疸是一个生理性过程,所有宝宝都会经历的,仅有少数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的黄疸指数高于同日领宝宝的95百分位数,则需要治疗。常用的治疗黄疸的方法有口服茵栀黄或肠道益生菌、兰光照射等。但要根据黄疸的严重状况以及黄疸的病因,做针对性的治疗。
2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引起新生儿黄疽的原因非常的多,为了避免该病的危害,必须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一、 生理性黄疽
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是指因其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疽,并不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致。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约80%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疽,但大部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疽在生后10到14天会自行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疽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二、母乳性黄疽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然而,有的孩子吃了母乳后会出现黄疽,停喂母乳后黄疽便逐渐消失,医学上将这种吃母乳引起的黄疽,称为母乳性黄疽。
母乳性黄疽的发病率并不低。 据国外报道,新生儿的母乳性黄疽约占全部出生新生儿的1.3%,占所有母乳喂养儿的2.4%。 其病因与患儿母亲乳汁中含有一种名叫3-2孕烷二醇的激素有关。 这种激素能抑制肝脏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阻碍对胆红素的及时处理,使血液中总胆红素大量增加,再加上新生婴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酶的合成功能比较有限,不能有效地结合、输送和排泄胆红素,致使全身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疽。
母乳性黄疽易发于用母乳喂养的顺产足月新生儿。 母亲怀孕时,一般无特殊疾病史。黄疽常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黄疽高峰出现于第二、三周。血清总胆红素最高可达153. 9 - 444. 6 5mol/L(9--26 m g/d),以未结合的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持续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黄疽经4-11周后可自然消退。 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则黄疽大多在2- 4天内迅速减轻,在第6-9天内可完全消失。黄疽患儿的其他方面大多比较正常,生长发育、智力状况可与健康婴儿无异。
如停喂母乳几天后再喂母乳,黄疽可再次出现,不过此时出现的黄疽往往是轻度的。以后,即使持续地用母乳喂养,黄疽亦不出现。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儿出生后3到10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新生儿或婴儿自身肝脏功能和酶的发育趋于成熟,即使母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患儿的黄疽也会同样消退。
三、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种之多,虽然有多种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但以A、B、O、Rh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人的AB() 血型系统中,有A 型、B 型、O 型和AB 型四种血型。
A 型血的人血中有“A抗原;B型血的人血中有“B‘,抗原;AB型血的人血中有“A ”和“B”两种抗原;只有O 型血中无抗原。 假如母亲和其腹中胎儿的A、B、O血型不合,如母血型为O 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则胎儿血液中的A 抗原或B抗原在妊娠中晚期或分娩时有少量地进入母体血中,刺激母体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这些抗体以后在母亲再次怀孕时就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而胎儿的血型又恰为 A 型或 B 型,抗体就会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发生作用而发生凝集, 即可引起胎儿红细胞的溶解与破坏,发生A、B、O 溶血。 临床上主要发生在O 型产妇,A 型或B 型胎儿。产妇A 型,胎儿B型或AB型;产妇B型,胎儿A型或AB 型时同样可发病.A、B、O 溶血大多发生在第二胎,但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ABO 抗原因子,所以,ABO 溶血也可以发生在第一胎。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人的Rh 血型中,共有C,c;D,d;E,e 6种抗原,其中D 抗原最早发现且抗原性最强,凡具有D抗原者称Rh 阳性。 我国汉族人群中大多数为Rh 阳性。 但是,假如母亲为 Rh 阴性,父亲为Rh 阳性,胎儿遗传父亲为Rh 阳性时,那么 ,胎儿的抗原物质也会在怀孕的后期或分娩时进人母体,使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母亲下次怀孕时抗体就会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就可引起溶血。由于Rh 抗体需要经过妊娠或输血产生,所以,母亲若未接受过输血,Rh溶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
四、核黄疽
核黄疽,又称胆红素脑病,是指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病理性损害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新生儿,以致病人出现肌张力增高、发热、惊厥、呼吸不规则,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新生儿由于溶血等原因,造成体内未结合胆红素(指未和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大量增高, 当达到一定浓度(》 342 5mol/L)时,即可有大量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人脑组织,使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发生障碍。脑细胞因能量产生不足而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神经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最明显,故称为核黄疽。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都了解了吧,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家长一定要积极的进行预防!
3详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
该如何护理黄疸新生儿,在护理黄疸新生儿应注意以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5、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5、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6、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4诊断新生儿黄疸有技巧
1、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黄疸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有一个判断黄疸的简单方法: 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 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 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
3、黄疸消退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
病理性黄疸: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4、其它细节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
温馨提示:新生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5这样的新生儿黄疸要重视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生理原因
有些胎儿在出生后第2~3日出现黄疸,第4~6日最重,随着肝脏功能的逐渐健全,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10~14日消退,个别有延误到20日以后者,属于生理现象。
血型不合
有的胎儿出生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且持续不退。这种黄疸多是母子血型不合造成的。当胎儿的血液是RH因子阳性,而母亲的血液是RH因子阴性时,新生儿易发生溶血而出现黄疸。此种黄疸较严重,一般不会自然消退,而需换血、光照疗法或输白蛋白治疗。
先天性胆道闭锁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黄疸乃因胚胎发育异常造成的胆道闭锁或狭窄,胆汁不能排泄或排泄不畅所致。黄疸的特点是出生不久即发生,呈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深桔黄色,尿布被尿液染黄后用清水常冲洗不掉。此病预后恶劣,应早期手术。
全身性巨细胞性包涵体病
本病病源是细胞巨病毒,由无症状的带病毒孕妇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新生儿在出生一个月内出现黄疸、精神不振、咳嗽、肝脾肿大、消化不良和生长停滞等,应考虑是本病。
败血症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易患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败血症可并发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而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如超过一个月黄疸不消退,则应到医院儿科看病,以便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
什么样的新生儿黄疸要引起重视 ?
正常足月新生儿可以出现生理性黄疸。那么什么样的新生儿黄疸要引起重视呢?
1、出生后第一日出现黄疸,并且明显加深。
2、到生后两个星期,黄疸还没有退尽。
3、黄疸很深,例如黄得像黄金瓜那样,此时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205.2微摩/升。
4、与黄疸出现的同时,新生儿不吃、不哭、体温不升,甚至出现抽痉等等。
5、大便为陶土色,或者外观上黄色(染上去的),而分开后中间为灰白色。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应去医院诊治,因为一方面要查清楚是什么疾病引起的黄疸;另外,深度的黄疸会对脑细胞造成损害,将来会严重的影响智能的发育,故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