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所谓慢性疾病就是不是立刻能让我们察觉出来的疾病,都是通过日积月累慢慢的发展,当然这种发病率还是比较少的,一般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病率比较高一些。但不能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少而我们就不引起重视了,近些年来,这种疾病在我国也是开始有所上升的趋势了。自身免疫性肝炎预后情况良好的话要怎么治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因
遗传因素(45%):
目前认为遗传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遗传易感性可影响机体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性及其临床表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和DR,是自身免疫科研性肝炎独立的危险因子。
病毒感染及药物(15%):
病毒感染、药物可作为促发因素,导致机体对自身肝细胞抗原产生反应,表现为以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肝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与自身抗体结合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并以后者为主。促使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
环境因素(5%):
有学者认为环境也是该病的诱发因素。
病理改变
AIH最主要的组织学改变是界面性肝炎(interface hepatitis),汇管区大量浆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侵入形成界面炎症。肝小叶内可见肝细胞形成玫瑰花结(多个肝细胞围绕胆小管)和(或)点状、碎片状坏死。病情进展时也可出现桥接坏死甚至多小叶坏死,但汇管区炎症一般不侵犯胆管系统,无脂肪变性及肉芽肿。几乎所有AIH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严重病例可出现肝硬化。上述病理改变虽有一定特征,但并非特异性,有时不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PBC、PSC等相鉴别。肝活检组织学结合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助于AIH与这些疾病相鉴别。
2自身免疫性肝炎预后情况良好的话要怎么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一般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AIH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病理组织异常,减慢向肝纤维化的进展。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是目前AIH的标准治疗方案。
1.治疗指征:
(1)绝对指征 血清AST≥10倍正常值上限,或血清AST≥5倍正常值上限伴γ-球蛋白≥2倍正常值上限;组织学检查示桥接坏死或多小叶坏死。
(2)相对指征 有乏力、关节痛、黄疸等症状,血清AST和(或)γ-球蛋白水平异常但低于绝对指征标准,组织学检查示界面性肝炎。
2.初始治疗方案
(1)单用强的松疗法 适合于白细胞明显减少、妊娠、伴发肿瘤或硫嘌呤甲基转移酶缺陷者,或仅需短程治疗者(≤6个月)。第一周:强的松60mg/d;第二周:40mg/d;第三周:30mg/d;第四周:30mg/d;第五周起:20mg/d,维持到治疗终点。
(2)强的松与硫唑嘌呤联合疗法 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脆性糖尿病、肥胖、痤疮、心理不稳定或有高血压者。强的松剂量为第一周:30mg/d;第二周:20mg/d;第三周:15mg/d;第四周:15mg/d;第五周起:10mg/d。第一周开始即同时服用硫唑嘌呤50mg/d,维持到治疗终点。
3.初始治疗的终点及对策 成人AIH应持续治疗至缓解、治疗失败、不完全反应或发生药物毒性等终点(见表3)。90%患者开始治疗2周内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和γ-球蛋白水平即有改善, 但组织学改善滞后3~6个月,所以通常需要治疗12个月以上才可能达到完全缓解。尽管有些患者停止治疗后仍可持续缓解, 多数患者需要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4.复发及其对策 复发指获得病情缓解并停药后转氨酶再次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和/或血清γ-球蛋白水平超过2 000mg/dL。一般在停药后的2年内发生。复发的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发生消化道出血及死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性更高。对首次复发者可重新选用初治方案,但复发至少2次者则需调整治疗方案,原则是采用更低剂量以及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以缓解症状并使转氨酶控制在正常值5倍以下。一般在采用泼尼松诱导缓解后每月减量2.5 mg,直至保持上述指标的最低剂量(多数患者的最低平均剂量为7.5 mg/d)后进行长期维持治疗。为避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也可在病情缓解后将泼尼松在每月减量2.5 mg的同时增加硫唑嘌呤每天2 mg/kg,直至将泼尼松撤除单独应用硫唑嘌呤的最低维持量。此外也可采用联合治疗的最低剂量。
5.替代治疗 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下仍无组织学缓解,或出无法耐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其他药物作为替代方案。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布地奈德等可能对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成人患者有效,对不能耐受硫唑嘌呤者可试用6-巯基嘌呤或吗替麦考酚酯。此外,也可试用熊去氧胆酸、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但上述药物的疗效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3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生物化学指标
AIH 的典型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型改变, AST 和 ALT 活性升高, 而ALP 和 GGT 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应该注意的是, 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并不能精确地反映肝内炎症情况。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或轻度异常不一定等同于肝内轻微或非活动性疾病,也不能完全排除 AIH 诊断。病情严重或急性发作时血清TBil 水平可显著升高。
2.免疫学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和( 或) γ - 球蛋白升高是 AIH特征性的血清免疫学改变之一。血清 IgG 水平可反映肝内炎症活动程度,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该项指标不仅有助于 AIH 的诊断,而且对检测治疗应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初诊和治疗随访过程中应常规检测。
自身抗体与分型:大多数AIH 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多种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但这些自身抗体大多缺乏疾病特异性。病程中抗体滴度可发生波动,但自身抗体滴度并不能可靠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二、肝组织学检查
肝组织学检查对 AIH 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AIH 特征性肝组织学表现包括界面性肝炎、 淋巴浆细胞浸润、 肝细胞玫瑰花环样改变、 淋巴细胞穿入现象和小叶中央坏死等。
1.界面性肝炎( interface hepatitis)由于门管区炎症导致与门管区或纤维间隔相邻的肝细胞坏死,称为界面性肝炎,表现为界面处肝细胞呈单个或小簇状坏死、 脱落,导致小叶界面呈“虫蛀” 状改变,旧称碎屑样坏死。
2.淋巴-浆细胞浸润 AIH 患者肝组织门管区及其周围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肝细胞呈“玫瑰花环” 样改变( hepatic rosette formation) 肝细胞呈“玫瑰花环” 样改变是指由数个水样变性的肝细胞形成的假腺样结构, 中心有时可见扩张的毛细胆管, 形似玫瑰花环,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包绕,一般见于界面炎周围。
4.穿入现象( emperipolesis) 穿入现象是指淋巴细胞进入肝细胞胞浆的组织学表现,多见于活动性界面炎区域。我国研究结果表明,65% 的 AIH 患者可见穿入现象,显著高于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并与 AIH 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穿入的淋巴细胞主要为 CD8 + T 淋巴细胞,可导致肝细胞凋亡。
5.小叶中央坏死 研究结果显示,17. 5% 的 AIH 患者在肝活组织检查中可出现小叶中央 ( 第三区) 坏死, 可能是AIH 急性发作的表现之一。
4自身免疫性肝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AIH的预后差异较大,未经治疗的患者可缓慢进展为肝硬化,或发展为急性、亚急性、暴发性肝病,最终以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回顾性分析表明严重的AIH患者如果不治疗3年的生存率为50%,5年为10%。
治疗后患者20年的生存率达80%,其寿命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无明显差别。
无症状者、携带HLA-DR3者对预后相对较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查看详情>>5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饮食
忌口:酒,羊肉,南瓜及生冷硬食品。
适当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可吃青菜、豆腐、淡水鱼,病情好转即可食高蛋白、适量碳水化物和脂肪,足够热能的饮食。如鲜鱼、肝、瘦肉、蛋、奶、豆腐及制品,主食粥、面片。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可吃青菜、豆腐、淡水鱼,病情好转即可食高蛋白、适量碳水化物和脂肪,足够热能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