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很多事情可能会导致人发脾气,而且人们也越来越敏感,动不动就发怒,即使我们已经在控制怒气了,可是我们有时还是会觉得很难控制,很想大发雷霆。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目录
1人为什么容易发火呢
发怒是人的不满足本性的一种表现。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是指人们都不甘寂寞,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希望我或者我们的人或事物更好。
人为什么会发怒呢?当人的不满足本性受到伤害,积怨(仇恨)太深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发怒。积怨太深对人的身体很不好,容易使人精神异常,作息紊乱,饮食不佳,长期下去会导致抑郁症,精神病等疾病缠身,发怒就像人体内的其他排毒功能一样,它能排泄人“精神”中的“毒素”,有利于缓解精神的压力。
2哪些人最容易发怒?
1.患有经前综合征的女性。女性在来月经的那几天,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其实是有其生理原因的。当雌激素和孕酮在月经来临前的那周分泌水平降低时,就会出现经前综合征,虽然它的机理尚不明确,但确实会影响情绪。
2.糖尿病人。低血糖指的是空腹血糖浓度低于某一极限,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人临床都会出现一系列因血糖浓度太低引起的问题。低血糖会让人在几分钟内出现攻击性增强、发怒、意识混乱、坐立不安和惊恐等情绪。
3.失眠的人。缺乏睡眠会导致神经紧张和忧愁烦恼,服用一片安眠药能缓解失眠的症状,但有可能让脾气大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舒乐安定)能治疗失眠,有时作为处方药也用来治疗焦虑症,这类药会产生一种副作用,它会影响到约1%的服用者,导致他们无缘无故发脾气、攻击性强和失去理性。
4.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如果你总是无缘无故地发火,很有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这种内分泌疾病多发于女性人群,发病率约为1%。当甲状腺分泌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时,就会引发甲亢。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到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相关的各种生命体征,如心率和体温;也会影响到各种生理组织,包括大脑,导致患者容易发怒,其他的一些症状还包括体重减轻、颤抖和出汗。
5.肝脏受损的人。在古代医学里,肝脏与情绪相关,中医常说“怒伤肝”。有很多疾病会影响到肝脏的健康状况,如肝硬化和肝炎,最终发展为肝性脑病。它会导致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如坏脾气、行为不友好和攻击性增强。当肝脏受损后,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在血液中逐渐堆积起来,影响到大脑的情绪功能。
6.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不仅表现为无精打采和心情悲伤等,也会表现为容易发怒、焦虑不安和易激怒。
3春季养肝发怒勿超三分钟
晚睡早起精神足防病首先要防风
春季养生首先提倡的是晚睡早起。早春时候睡眠上应遵循 “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如何晚睡早起呢?医学专家认为,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之前上床,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到户外去散散步,放松身体。在春季时最好开窗通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散出去。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所以,春天都为风邪致病。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说: “风者,百病之始。”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尤其是在春季这个节气,风邪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打开而进入人体,特别会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跑到人体表面就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问题,跑到头部就会使人头痛,整天发困,跑到关节上就会引发关节疼痛,跑到肌肉里就会导致肌肉酸痛等等。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里感觉到腿重、乏力,就是这个原因。专家提醒,初春时节,特别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防风。这就是古人说的春捂秋冻。
春天生气伤肝发怒不超三分钟
因为春季阳气生发速度开始多于阴气的速度,所以,肝阳、肝火也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肝是喜欢疏泄讨厌抑郁的,生气发怒就容易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 “怒伤肝”就是这个道理。进入春天后,保持心情舒畅,就能让肝火流畅地疏泄出去,如果常常发脾气特别是暴怒,就会导致肝脏功能波动,使火气旺上加旺,火上浇油,伤及肝脏的根本。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如果生气了,要学会息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
4经常生气易引来五种危害
1、伤心
生气时,会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气容易使病情加剧。
2、伤胃
中医认为,郁怒则伤肝,“肝木横逆则克脾土”,使脾胃受伤,引发胸腹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调查显示,约50%的胃病与生气有关。
3、伤肺
生气易引起呼吸急促,过度换气,肺泡不停扩张,得不到放松,有害肺部健康,严重时会引发哮喘等病症。
4、伤肝
生气会导致肝气不舒、气滞血淤。
5、伤皮肤
生气时,大脑血液中增加的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出现色斑。
5如何避免生气
1、躲避法。在生活中遇到别人的刺激时,就尽量避开,眼不见,心不烦,怒气自消。
2、转移法。当生气时,有意识地听听音乐,逗逗孩子玩等,这是积极的接受另一种刺激,即转移大脑兴奋点的制怒方法。
3、主动释放法。把脑中的不平和愤怒向认为适合的人全盘托出,平时与人相处不可能不产生意见、隔阂,经常交换意见,把话说清楚,也是平怒和增强团结的方法。
4、意识控制法。是以自己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使愤怒情绪难以发生或降低强度。以自己的内部语言为媒介,如在生气时心中反复默念 “别生气”“不该发火”等等。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5、升华法。把怒气化为从事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的力量。司马迁说:“文王拘而做 《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怒之所为也”。就是升华的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