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最近很多人出现的小便多的问题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给我们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成为我们很多朋友的难言之隐问题,很多朋友,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对于这种疾病都不愿意接受治疗,可能很多人对于小便多是病吗及治疗方法还不熟悉,来了解一下。
目录
1女性频繁小便是什么原因
1. 夫妻生活可导致女性尿频
女性在夫妻生活时,阴道及盆腔受到刺激,容易导致盆腔和生殖器官充血,因膀胱和尿道与阴道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当生殖器官充血时引起压迫膀胱,所以会出现老是想排尿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女性盆腔在兴奋期时会完全充血,达到高潮后只需15-30分钟就能消退。如果女性没有获得充分的高潮,盆腔充血会长时间存在,大约4-6小时才能消退,甚至有的需要1天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女性就会出现尿频现象。
女性的阴道粘膜非常脆弱,婚姻生活,因为男人不断地抽,很容易使粘膜损伤。如果夫妻生活过多,时间过长,会使女性阴道不适。在这一点上,女性大脑会发出一个“排尿”的指令,试图缓解阴道不适。
针对这种情况导致的尿频,只要适当控制夫妻生活频度,提高夫妻生活质量,夫妻生活后起床排尿一次即可,无须治疗,盆腔充血消退后尿频现象会自然消失。
2、尿路感染可导致女性尿频
女性泌尿系统很容易被感染,病原微生物一旦感染,如果量大或患者的抗病能力较差,其繁殖速度就会加快,对膀胱就会导致一定的影响。炎症的刺激,往往在很少的小便时也会产生尿意。这种频繁的尿意感并非坏事,可以通过频繁的小便将细菌“赶出”膀胱。
炎症引起的尿频,同时伴有尿急(必须立即排尿的感觉)、尿痛(小便时尿道口疼痛)的特殊感觉。病原微生物感染,贵在早期、有效地治疗,使用抗生素宜对症、足量,“除恶务尽”,切忌“轻描淡写”、用用停停或滥用,防止形成慢性疾病。
3、精神因素可导致女性尿频
神经或排尿相关的神经病变,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射紊乱,经常排尿时出现恼人。人总有一种感觉,在即将到来的火车上,登机,出发的时间,要去小便,可以很快地解决了很多人的尿意,这是精神的结果。
如果经常失眠、消化不良,或严重的神经衰弱,在睡觉之前常常小便频繁,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精神性因素引起的尿频,一般表现为时多时少,明显有精神作用的“迹象”。
精神紧张引起的尿频,对身体健康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一些长期的、严重的尿频,应认真进行有关检查,不可轻易诊断为精神神经因素引起的尿频。
以上所述是导致女性尿频的常见原因,倘若膀胱内有肿瘤、结石、异物、异位的子宫内膜占据,或膀胱临近的器官肿大,如卵巢肿瘤或囊肿、妊娠或子宫肌瘤、过度肥胖等,使膀胱受到外部压力,都会影响膀胱的有效容积,都有可能引起尿意频频,即使少量的尿液也会产生较强的尿意。
因而,凡是尿意频繁者,特别是对老年女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找大夫咨询,或进行必要的检查,以防重大疾病“漏网”,给健康导致极大的危害。
2小便多是病吗应该怎么办
1.小便多是病.尿道综合症首先去除各种病因。药物治疗方面多采用口服尿频停系列中药,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膀胱训练疗法,增强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扭转异常的排尿习惯。
2、配合药物治疗,例如:采用消炎解痉、止痛、镇静、碱化尿液和利尿等。
3、局部用药,用2%硝酸银涂抹尿道和膀胱颈。
4、封闭疗法,在近端尿道或膀胱三角处作封闭治疗。
5、适当服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也显良效。
中医治疗偏方:
干燥西瓜皮30克、鲜白茅根60克煎水服用,可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收到利尿消肿的效果千万别乱吃药或找什么偏方一般来说,引起尿频、尿急的原因较多,大概有以下几种:
尿量增加: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由于进水量增加,尿量也会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
炎症刺激: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可能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
相信大家现在对于小便多是病吗及治疗方法已经比较熟悉了,我们大家都可以按照一千个的方法进行治疗,我们不必要对这种疾病产生太大的心里负担,只要积极的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都能够达到最快最好的治愈效果。
3宝宝小便中的健康密码
正常“尿尿”范本
排尿量(每天):【3-7岁】约600-700毫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样多的尿,尿量的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
排尿次数(每天):【3-7岁】约6-7次。
尿色:大多呈无色、透明或浅黄色,存放片刻后底层稍有沉淀,但尿色的深浅与饮水的多少及出汗有关。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则尿量多而色浅;饮水少、出汗多或发烧的孩子则尿量少而色深。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颜色要较白天深;因治疗某些疾病而服用了呋喃坦啶、痢特灵、复方VB、VB2、黄连素、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药物,也会使尿色变得金黄或橘黄。
异常小便A:尿色
● 深黄
刚出生的小宝宝尿色发黄,通常是由于新生儿黄疸疾病所致。然而,如果较大的孩子尿色变得深黄,同时伴有发烧、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并在腹部肝区部位有触痛,则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
● 发白
如果只是发现“尿尿”发白,没有其它伴随症状,一般是一种正常现象(特别是天冷的时候容易出现)。但是,如果还伴有其它症状,如腿肿胀,并且,尿液经过加醋或加热,均不能变得澄清,则有可能是患了丝虫病或胸导管内有炎症;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多是尿道发生了感染;如果伴有发烧、寒战,并感到剧烈腰痛,则可能是患了肾盂肾炎。
出现以上情况,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化验和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
异常小便B:尿床
健康隐忧:遗传;脑中“醒觉神经中枢”反射迟钝。
一般来说,轻微的尿床并不是病,随着年龄增长通常都会自然消失。然而,频繁而持续的尿床很可能和隐藏性病理原因有关,必须重视和进行适当治疗。
如果父母都有尿床史,孩子就很有可能遗传到尿床。如果孩子在3岁后,还频繁尿床,那么建议您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积极应对——
1.排尿训练:买个尿湿报警器,将湿度感应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内裤上,孩子只要一排尿就会报警唤醒他,能训练他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须长期坚持使用,治愈率比较高,复发率低。不过如果湿度较大,报警器常常会失灵,所以环境湿度很大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传统的闹钟来代替报警器。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去氨加压素(DDAVP,商品名:弥凝片)有改善睡眠、促进觉醒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长疗程(6-12个月)的远期疗效较好。
3.中西医结合治疗:DDAVP与中药(如中药遗尿合剂等)合用,疗效优于单用DDAVP。
生活配合——
◆ 晚饭后减少喝水,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饮料。
◆ 为宝宝做个“不尿床日”记录本,庆祝每个“干爽日”。
◆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厕,并故意让他多走几步,醒一醒后再小便。
异常小便C:遗尿症
健康隐忧:(西医)膀胱神经性病症;尿道先天性狭窄;(中医)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胆湿热。
如果孩子5岁后,仍不能控制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就是所谓的“遗尿症”了。此病多见于男孩,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
积极应对——
1.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或阿米替林治疗。
2.心理治疗: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排尿机能的训练。
3.饮食疗法:
● 山药糕
用料:山药250克,山萸肉5克。
制法:山药洗净后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萸肉蒸熟,吃时加少许白糖,每天当点心吃,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适用于遗尿症,或平时尿多,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或食欲不佳、大便溏烂的孩子。
4小便疼痛的概述
在男性方面,除了排尿疼痛,尿液的流量看来很小,尿出来的力度也很弱,有时候甚至是分散不集中的,则可能是尿液在流出的过程中遭到某种阻碍,这种情况大多肇因于胀大了的前列腺。但是也可能是神经方面的毛病使得控制膀肮功能的肌肉发生麻痹现象引起排尿疼痛的原因之一。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广泛,小便疼痛是其中之一。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
如有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于医院进么诊治。不可托廷病情。临床可见小便疼痛、尿道口微红、尿频、尿不尽、尿道痛,烧灼感、尿滴沥、腰酸、下腹部隐痛、会阴部不适等。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早泄、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等。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
5教你从尿液颜色看健康
怎么从第一泡尿看健康
1.绿色尿
大量服用消炎药或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会排出绿色尿液。
2.黄褐色尿
可能是胆红素尿或是尿胆元尿作怪。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炎症、肿瘤或结石堵塞,引起胆红素钠进入血液,当血液内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入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有时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而发生尿胆元尿。
3.棕褐色尿
严重烧伤、溶血性贫血、输错血型或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受挤伤等患者,可能排出如同酱油颜色的尿液。有些人在食用蚕豆后,排出棕褐色尿液,并伴有头晕、恶心或眼睛发黄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蚕豆症患者。
4.乳白色尿
最多见的是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特别是在喝牛奶或高脂肪饮食后明显加重。但是乳白色尿若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应怀疑是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使尿液呈现乳白色。
5.白色黏液状尿
由于男性尿道是精液排出与尿液流过的共同出口通道,所以成年男性偶尔会从尿道中排出白色黏液状的尿液是正常的现象,不需多虑。但是经常排出白色黏液状尿液时,则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淋病等疾病的症状,应及早就诊治疗,否则将传染给配偶,引起生殖器官炎症。
6.黑色尿
见于误服来苏儿发生酚中毒的人。因酚在人体内部分氧化为对苯二酚和儿茶素,从小便排出,尿静置片刻则成为黑色尿。还有如患黑色素瘤的病人,因体内黑色素产量增高,使血中黑色素被肝脏还原为黑色素元,从尿中排出的黑色素元经氧化后成为黑色素,静置片刻,尿变成黑色。
7.红色尿液
可能为血尿,它可以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每1升尿中混有1毫升以上血液,即可呈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指离心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计数在3个以上。
血尿是泌尿系重要症状,是泌尿外科异常的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彻底检查。医学统计约50%感染、67%结石、40%结核、20%肿瘤表现为镜下血尿。有些血尿一时可能找不到原因,但是可以通过检查排除一些常见病如结石、肿瘤等。
什么颜色的尿液最健康?
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浅黄透亮的,不会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就像你沏的第一遍茶水。当然,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时候,则像一种啤酒的黄色。这几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人一天排尿多少次才算正常?
由于每个人饮水量不同,所以排尿次数也有所差别。但总体而言,人一天排尿量1000~2000毫升才算正常,以1500ml为宜。排尿超过2500ml算多尿,你要适度减少饮水量。而排尿少于400ml就算少尿,这时候就要多喝水,尿液颜色才不会黄黄的。
在正常排尿范围内,正常人每天排尿4到6次,一般一次尿量200毫升到500毫升左右。但如果你白天或晚上没喝多少水,却老是尿急,频繁如厕,就要留意是否患有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