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因为工作繁忙,而导致三餐不能定时,而且在吃饭的时候也会为了赶时间而狼吞虎咽,速战速决。这样的用餐方式往往就会导致胃部出现不适的症状,总是会有胃胀痛的感觉,不愿意吃,不能吃等等症状出现。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调理肠胃了,什么是养胃的茶呢?下面告诉大家。
目录
1教你6个养胃小妙招
1、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2、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3、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4、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5、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6、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2日常生活中最养胃的食物
1、菠菜
味甘性凉,能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食疗本草》载:“利五脏,通肠胃,解酒毒。”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排便。不过,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碍钙质吸收,应避免与豆腐、紫菜等高钙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轻汆,除去草酸。
2、南瓜
《本草纲目》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可用南瓜煮粥或汤,养胃暖身。
3、卷心菜
卷心菜富含防衰老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增进身体健康的功效。钾对防治高血压很有益处。维生素K有助于防止血液凝固,增强骨质。维生素U具有保护黏膜细胞的作用,据说对胃火及胃溃疡的预防与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3什么是养胃的茶呢
一、佛手花茶
材料与做法:佛手15克、玫瑰花6克,把佛手、玫瑰花用热水浸泡后即可饮用。
功效:可以帮助消化、生津、补气养阴。
二、乌梅参茶
材料与做法:党参15克、山楂15克、玉竹15克、扁豆15克、乌梅15克。将这些中药材和食材用热水煮熟后,加白糖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对止痛、疏肝理气有帮助。
三、黄耆姜茶
材料与做法:黄芪15克、桂枝10克、大枣3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饴糖30克。先把黄芪、桂枝、生姜、白芍、大枣等中药材用热水煮熟后,放入饴糖溶化后即可饮用。
功效:对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有帮助。
四、陈皮甘草茶
材料与做法:陈皮4.5克、生甘草2克、化橘红3克、北沙参3克、白芍3克、玫瑰花1.5克、红茶1.5克。先把陈皮、生甘草、化橘红、北沙参、白芍、玫瑰花、红茶等中药材和食材磨成粗末,然后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对健脾温中、疏肝活血有益处。
4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5养胃的药有哪些
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