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是保证人体正常,健康的重要的机能之一,没有新陈代谢,人体就不能够吸收所需要的营养,排除不需要的废物。所以,新陈代谢是对人体具有不可缺少作用的。而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排便也是新陈代谢的种类之一。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排便次数,应该注意过它是有多有少的。那么2天一次大便正常吗?
目录
1每天排便几次最正常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缺乏运动,便秘的患者增多,有的甚至好几天才排一次大便,而每次排便都为几天前的食物残渣,废物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造成肝脏和肾脏负荷,长久下来就会导致大肠内会长出息肉,增加患大肠癌的几率。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营养学博士吴永志公布其养生秘诀中,其中有一条是:每天保持三次大便,如果只有一次便算是便秘。吴先生认为,我们每天食用三餐,最好也要能保持有三次排便,在十二点前就有两次排便。另外一次,在下午或睡前都可以。一天如果是能保持三到四次排便,不仅可以排除体内宿便,还能确保吃进去的食用油、脂肪,不被回收到肝脏,藉以减轻肝脏负担。将大肠清除干净,而非把大肠变成累积废物的垃圾场或化粪池。
到底一天排几次大便才正常呢?如果按照吴先生的说法,只有一次便算是便秘,估计现在都市人90%以上都便秘。但一天3-4次大便是不是有点勉为其难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初俊认为,一般而言,保持规律的每天排便1次较为理想。从时间上说,一天24小时对人体而言是一个时间节律周期,养成每天定时的排便习惯,会使排便成为身体一种周期性、节律性的机能,从而使排便成为轻而易举、自然而然而得以完成,而不会成为人们的负担。
“当然有的人一天会排便3-4次,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成分的异常,也可视为正常现象。”李初俊表示,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肠道废物,没有必要人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为对于没有养成每天3-4次的排便习惯者,机体没有生理性的排便条件反射,以致常无便意,排便成为负担,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22天一次大便正常吗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
但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排便习惯各有不同,有的人隔2~3天甚至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有的人则一天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不伴任何痛苦,这都属于正常范围。
所以说 2天一次大便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工作学习生活原因,很多人不能按时大便,有时因为“不方便”而阻止了正常的大便,长此以往造成大便不规律。在自己时间可以自由掌握的情况下给自己“定指标”,每天清晨或下午或傍晚“蹲厕所”,使其形成规律,这样坚持下来,大便就会规律起来。
经过上面的文字介绍,相信大家对于“2天一次大便正常吗?”的问题有了答案。是的,排便次数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由于生活坏境,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的不同,排便的次数也会随之不同。所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次数内,没有什么身体不适,都应该是正常的,不必过多的担心。
3宝宝排便多久一次正常
1、与年龄的关系——
新生儿:排出的胎便为墨绿色,每天4-8次,甚至10余次。随后的过渡期大便为绿色,稀薄、或者伴有奶瓣,每天4-8次;
满月至6个月:黄色软便、匀糊状或烂便,母乳喂养的为金黄色,每天1-6次,但部分宝宝可能2-6天才排便一次,少数甚至10天排便一次。
6个月以后:随诊辅食的添加,饮食结构的改变,可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大便,主要是成条的软便,糊状便,1-3天1次或每天1-3次。
2、与喂养方式的关系——
对0-3个月宝宝的观察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随月龄的增大,每天排便次数减少,而配方乳喂养或混合喂养者无明显改变。
同年龄段母乳喂养的排便次数高于配方乳喂养。而且母乳喂养的大便性状比配方乳喂养者柔软,较多的金黄色大便。而配方乳喂养的,50%的宝宝大便呈绿色。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总大便量相同,大便次数多者大便量少。
tips: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宝宝爸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我们就没有必要担忧了。
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4憋大便的危害
1、引起结肠癌
憋大便还会致癌?是的!我们说到大便毒素影响最直接的,当属肠道。大便积压在肠道中,不仅使肠道堵塞,还会使有毒物质直接释放给肠道,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结肠癌。
2、排便不规律
人体是有生物钟的,当你在固定的时间点排便,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养成习惯,一到这个点就会产生便意。如果这个“关键时刻”恰好不能去卫生间解决,憋了一段时间后那种感觉也就消失了。
3、排便不顺畅
当憋了一段时间后再去排便,便意没有那么浓了,再去排便时就会出现排便困难的现象。因为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太长,就会导致水分被吸收,于是大便就会变干。如果过于用力,就会导致脱肛、痔疮等疾病,若是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则后果将更加严重。
4、有损肝功能
我们知道肝是人体的解毒器官,而经常憋大便,就会使粪便中的毒素长时间地积压在肠道中,这些毒素又被肝脏吸收,使肝的解毒负担变重。长此以往,必将有损肝功能。
5排便多久拉一次最好
1.没有规定说,你必须一天一次。
一天1次粑粑确实最理想,但不意味着只有这样才最健康,毕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事实上只有六成人能做到每天一次大便。有的人三四天大便一次,有的人甚至每周一次大便,但身体啥毛病没有,也算正常。2、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次数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状态。
饮食习惯的改变(吃了更多的粗纤维、麻辣食物等),以及感染性腹泻疾病,都会让你的排便次数发生变化。
2.有规律是好的。
如果你有一个规律的排便习惯,那么这意味着你有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
虽然我们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排便,但通常来说,大家更喜欢在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马桶。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的消化科医师Felice Schnoll-Sussman解释道,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晚饭吃得比较多,而当你晚上睡了几个小时后,食物就会储存在肠道中。
另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很多人习惯下班回家后就跑洗手间。这是因为在家比较放松,有时间慢慢排便。
3.饭后就跑厕所并不总是预示着麻烦。
吃完饭就马上大便,并不是因为你有一个超级有效的消化系统,胃动力十足。相反,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肠胃科教授Lisa Ganjhu指出,其实这种情况更像是你的消化系统还没长大一样。大家都知道小婴儿每次喝完奶都会拉粑粑,而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反射条件永远不会消失。
不过,虽然吃完就拉不是很理想,但也无需担心。因为你这会儿拉的粑粑并不是你刚吃进去的食物(放心吧消化过程没那么快),所以你的身体有足够时间来吸收营养。唯一需要你担心的状况是,如果你的粑粑形状松软、漂浮在水面、气味难闻,可能意味着身体没有吸收脂肪。这种情况应该看肠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