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药品有哪些?

很多的朋友在平时由于长时间的坚持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本身患有某些疾病则很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压会给病人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其实最好是能够通过药物,来进行有效的降压。高血压治疗药品有哪些?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高血压心脏病食疗方法有哪些 高血压治疗药品有哪些 流鼻血预示着血压不稳定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病因

1高血压心脏病食疗方法有哪些

  如果患有这种疾病,我们建议患者饮食要适量控制能量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防止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保护心、脑、肾血管系统功能。我们建议大家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高维生素、适量 蛋白质和能量饮食。

  大家要适当的控制能量,因为因为体重每增加12.5kg,血压就会增加7~10mmHg,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应该将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的范围内,体重减轻应该为每周1.0~1.5kg为宜。

  我们建议大家可以适当的摄入蛋白质,应该选用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植物蛋白最好是占一半,动物蛋白我们推荐大家可以多吃牛肉、鸡蛋白、鱼、鸡、牛奶等,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对于脂类,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乌贼鱼、脑髓、蛋黄的摄入,同时应该多吃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芝麻油等食用植物油,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多吃玉米、小米、淀粉等多糖的食物,同时还有高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出。但是要注意,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应该少吃。

查看详情>>

2高血压治疗药品有哪些

  1、基础治疗生活规律、低盐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稳定情绪、戒烟戒酒等。

  2、药物治疗: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

  (1)利尿剂:通过促进排钠,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压药同用能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中枢或周围交感神经系统。

  (3)血管扩张剂:直接扩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压。由于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及水钠潴留的副作用,故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主要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对正常肾索性及低肾索性高血压也有效。

  (5)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降压药物的选择:

  (1)轻度高血压:单用利尿剂。如心率较快,心排血量增多时可首选β受体阻滞剂。

  (2)中度高血压: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亦可加血管扩张剂。

  (3)中度以上高血压: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强作用的血管扩张剂,或利尿剂加ACEI;或ACEI加钙通道阻滞剂。

  (4)高血压危象:宜静脉给予降压药,如硝普钠或二氮嚷。

3流鼻血预示着血压不稳定

  1、某些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出现了流鼻血的问题,比如在冬天的时候由于血压不稳定就有可能引起流鼻血这种情况在高血压患者中出现的概率大约是40%左右,还有一部分动脉硬化的朋友鼻腔血管的脆弱性增加,鼻腔血管的弯曲度也比较大,在血液的冲击之下,再加上血压波动比较大,血管就容易破裂,从而引起流鼻血的问题。还有一部分血压不稳定的朋友冰箱里面的静脉常常处于晕眩状态和扩张的情况,一旦血压出现了不正常的波动,鼻腔的静脉就容易破裂,从而导致流鼻血。

  2、某些高血压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在血压不稳定的时候,可不仅仅指导致流鼻血这么简单,此时还有可能引起眼底出血,影响到正常的视力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休克或脑卒中。尤其要提醒中老年朋友,如果最近经常有流鼻血的情况,最好是医院去检查一下,搞清楚究竟身体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要防患于未然。

查看详情>>

4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并发症,是指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并发症。患了高血压,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损害。高血压病初期,一些身体的症状不易被发现,如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

  这种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所以说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没危害,它会慢慢破坏患者的心、脑、肾器官,堪称健康“隐形杀手”。

5高血压病因

  1、遗传因素。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疾病百科 |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