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高血压不稳定怎么办?

很多人到了更年期都会变的话很多,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喜欢把话重复好多遍,很唠叨。不仅仅女性会进入更年期,男性也同样会进入。更年期的人很容易被很多的疾病所困扰,有的时候情绪也会莫名的波动起伏很大,而且血压也很不稳定,那么更年期高血压不稳定怎么办?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 更年期高血压不稳定怎么办 高血压是人类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该如何进行预防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

1引起高血压的因素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细胞的神经外胚层肿瘤。文献报道,o.1%-1%的高血压是由嗜铬细胞瘤所引起的。嗜铬细胞瘤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较多见。

  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的血压常突然升高,最高可达200-300/130-180毫米汞柱。典型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在出现发作性血压升高的同时。还伴有三联征,即头痛、心悸和出汗。这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若仅有高血压,不伴上述三联征者,基本可排除嗜铬细胞瘤。

  目前,腹腔镜手术(la)被认为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最佳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6厘米的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采用同位素治疗或化疗,以减轻临床症状。

  临床上,约90%的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余10%为继发性高血压。由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故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若仅按原发性高血压病防治,而不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患者的血压常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仅浪费大量医药费,还常会贻误病情。更重要的是,由于继发性高血压有致病原因可查,若能及时诊治(找出病因、根除病因),血压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高血压患者若出现下列情况,应警惕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①发病时年龄较轻,尤其是儿童高血压。②高血压进展较快。③与年龄相比,舒张压相对较高,血压波动大。④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⑤以往有肾脏病或大动脉炎的病史。

  除嗜铬细胞瘤外,常见的会引起高血压的内分泌疾病还包括:①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由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等。②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醛固酮分泌过多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等。③甲亢,由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引起,主要表现为多食、易饿,消瘦、心慌、怕热、出汗、双手震颤,以及收缩期高血压。

2更年期高血压不稳定怎么办

  引起血压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药物影响、身体内部病变以及人体情绪浮动变化很大都会造成血压不稳定的情况,我们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高血压病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即夜间血压最低,在上午6-10时及下去4-8时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中轻度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波动与正常相似,但血压水平较高.早晨的血压升高可伴有血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加及纤溶性增加等变化,可能与早晨较多发生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有关。

  一天中一个健康人的血压变化可以达到30~40mmhg。对于一个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来说血压的变化量可能会更大。冬夏也有区别,季节变化都能引起血压的变化。

  血压是随着情绪、休息以及天气波动的。盛夏季节血压较秋冬偏低。而饭后、紧张和焦虑都能使血压在很短时间内上升,上升量因人而异,比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突然受惊吓而感到心跳加快心慌时其血压值可以较平静时迅速升高50mmhg左右(对于健康人这种血压升高休息一下后就可迅速恢复)。这变化是不为意志控制的,而较小的变化是感觉不到的。所以人的血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大波动(波动量可以为10~30mmhg或更大),而自身并无明显感觉。

3高血压是人类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有脑、心、肾功能障碍和病理改变的全身疾病。此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中有约5%左右无自觉症状,也不知道血压何时升高,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产生了血管和器官损害的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在发生了心血管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容易出现疲劳等,伴随着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尤其作用于大部分的老年群体。

  高血压病的大多数治疗方法都是通过采取西药来治疗,因为西药见效快,且降压作用迅速,所以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是首选。一般西药方面可以选用硝苯地平、利血平、普萘洛尔、氢氯塞嗪、卡托普利等;而在中药方面,虽然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如果持之以恒地服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例如罗布麻茶、罗布麻片、银杏叶片等,都能起到降血压的疗效,且罗布麻茶对老人家来说还起到了养生保健的作用,不仅能降压,而且还能够调理内息,养生保健,深受广大老人家们的喜爱。

  得了高血压病,除了药物治疗,平时的膳食习惯也很重要,如平时吃饭时,少吃含盐高的食物,清淡饮食;增加钙的摄入量,钙的摄取量增多,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食物方面主要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少吃肥肉和荤油等;在改变饮食的同时,还得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促进热量的消耗;戒烟、戒酒也是可以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有效办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命也就变得更精彩。

4高血压该如何进行预防

  1.服药“三防”

  防低血压:假若服用降压药不当,例如过量服用可使血压骤降,出现脉搏增快,头晕目眩,甚至短暂意识丧失,谓之低血压综合症。

  防停药综合症:有些人服用降压药后,感到血压恢复正常,便擅自停药,结果几天后血压又上升,且出现出汗、头痛、失眠、易激动等症状,谓之停药综合症。

  防夜间综合症:人体的生物钟规律是,血压在一天之中有“两高一低”现象,上午9-11点,下午3-6点最高,午夜最低,入睡后血压较白天下降20%。如果睡前服用降压药,加上入睡后自然下降因素,会使血压下降过低,使大脑缺血,诱发缺血性中风。

  2.进餐“三少”

  盐少: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已被专家确认,特别是中老年人,大多属于盐敏感型,更应少盐。

  量少:据日本国立循环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节制食量比减少摄盐量更易促使血压下降,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脂少:少吃脂肪,特别是畜肉类动物脂肪,因为过多食入脂肪可增加人的体重,而人体内每增加1公斤脂肪,就要增加200米长的微血管来供养这些脂肪细胞,血液要流如此长的距离,心脏所增加的压力之大不难想象。

5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

  一、浓茶: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饮浓茶,尤其是饮浓烈红茶。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高血压患者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二、辛辣和精细食物:辛辣和精细食物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因为辛辣和精细食物可使大便干燥难排,容易导致大便秘结,患者排便时,会使腹压升高,血压骤升,容易诱发脑出血,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酒:高血压患者在患病以后,不宜继续饮酒,因为喝酒容易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患者病情,同时,长期饮酒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让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

  四、鸡汤:人一旦患病后,会经常熬一些鸡汤来进补,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鸡汤最好是不要喝,因为鸡汤的营养价值很高,喝多了会使胆固醇和血压增高,不但不会使得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得到好处,反而容易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五、钠盐:高血压发病后,患者一定要减少钠盐摄入,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多,血压上升,高血压的发病就和食盐吃的太多离不开关系,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吃的太咸。

疾病百科 |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