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口吃

治结巴

口吃就是说话不流畅,有时候卡在一个字上反复多次,总是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口吃多发生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这让很多口吃患者感到绝望,因为越是要求流畅表达的场合口吃越严重。严格地说,世界上并没有治疗口吃的药物或者疗法,更没有快速治愈的方法。不过的确有患有口吃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这种缺陷,而我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方法叫做训练而不是治疗。下面我们就来分享这样的经验。

目录 治结巴 结巴的饮食 结巴的偏方 结巴是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结巴遗传吗

1治结巴

  明白口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情况下不发生,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这一步骤类似于心理学家的工作,通过归纳可以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心理学家总结了以下的原因,你可以在这些原因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类原因:公主场合紧张、别人的关注、大脑空白、生气、焦虑。

  练习放松技术:瑜伽呼吸、肌肉方形训练、静心训练、做祷告等方法都可以帮助你放松下来,还有一些快速的放松技术可以帮助你应对紧急情况,比如深呼吸,紧握双拳-放松手掌-再紧握双拳,反复几次,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较少紧张。口吃的人往往在紧张的时候更加难以刘场地表达自己,因此确保自己掌握放松技术,并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发言之前,做一次简单的放松。

  避免大脑空白:紧张情况下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可能会减少,造成我们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避免大脑空白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发言的内容上,而不是要关注与你的发言无关的内容,比如在场的观众和一些害怕的想法(我结巴了怎么办)。

  提前告知你的听众——我有口吃。如果你认为口吃是一个可耻的事情,那么你永远也不会从口吃中走出来。要想让别人接纳你,你首先要接纳自己。据研究,口吃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基因的缘故,我们称之为先天的原因。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才有活着的意义,而你的生命的意义就要从克服口吃开始,而不是结束。

  提前告知你的听众你有口吃,有很多好处,首先你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包袱,不必担心别人是否看出来你的问题;其次,你给自己做出了表率——我并不因为我的基因而感到可耻;第三,你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第四,降低你的焦虑;最后,你的口吃问题会减轻。

  练习交流:你身边一定有知道你口吃问题的人(例如父母),和他们多聊聊天,你练习说话越多,你的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很多人的口吃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就是因为他们害怕交流,尽量少说话,试想,如果你不说话你怎么能够学会说话呢?就算一个正常的人经常不说话他说话都不会很流畅。

  学会自嘲: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但是不是不可达到。自嘲就是拿自己开玩笑,自嘲是心理成熟的标志,说明你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很可能发现一些自嘲的机会,大胆的说出来,不仅能够表现自己的睿智和幽默,还能让交流的氛围轻松起来,有时候你会发现,气氛轻松了,你的问题突然就没有了。

  克服自卑:超越自卑的理论是心理学家阿德勒一生的杰作,你可以尝试阅读他的作品来获得一些启迪,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你要从自己出发,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追求卓越,获得成功。阿德勒认为,获得心理健康安慰他人:我度过《如何治疗口吃》这样的文章,我也读到过《如何同患有口吃的人相处》这样的文章。什么感觉?这个社会真累!无论你是口吃还是在跟口吃的人交流,请不要把口吃当做一个病或者一个值得可怜的东西。口吃的人,如果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要大胆的告诉周围的人,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特例,如果你们拿自己的口吃开玩笑,我不会生气,或者我会尽量不生气。

  倒数第二个步骤:如果你口吃,你要明白自己在哪些字让容易被卡住,然后再说到这些字的时候,注意拉长这些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技术,作用也很大,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口吃好了,最重要的是,你接纳了口吃的自己。

  接纳自己:你肯定因为这样一个自己而懊恼甚至痛恨自己,请不要这样,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你不会因为不会表达思想而没有思想,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2结巴的饮食

  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就是早餐,俗话说:“早餐像皇帝”,经过一夜的睡眠,空空的胃不是什么食物都愿意接受。早餐吃不好,会直接影响一天的精神和工作,那么,早餐该怎么吃呢?第一口吃什么最健康?

  早餐前先喝水

  人经过一夜睡眠,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因此,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立即饮500~800毫升凉开水,既可补充一夜流失后的水分,还可以清理肠道,但不要在吃早餐前喝较多的水。

  早餐时补充水果

  早餐如果能够补充水果,品质会更好!水果为维生素A、C丰富的来源,并含维生素B群、纤维质、与矿物质,不但具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同时可促进肠道蠕动以及维持体内酸堿平衡,吃水果不但能养颜美容,而且让我们一早看起来容光焕发、美丽又动人。如可以选择吃清粥配青菜,或是来个生菜沙拉,火腿叁明治中搭配小黄瓜。而在早餐后吃一个苹果、橙子或半根香蕉会更好。

  早餐热量不宜过多

  早餐的摄取量依体型、年龄的不同会有些差异。不过,摄入400~500卡的热量是比较适当的,约占一天需要量的四分之一。但可以尝试多补充些糖类。

3结巴的偏方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语塞”)和某些语音的拖长(通常为元音)。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音素(通常为辅音)、字和词的恐惧,对特定情景的恐惧,焦虑,紧张,害羞和言语中“失控”的感觉。它牵涉到遗传、神经生理发育、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

  治疗

  1.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2.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3.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5.药物治疗

  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抑制口吃,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和奥氮平。这些药物减轻口吃的疗效已经通过双盲、安慰剂效应受控的临床研究的检验。这些药物一般可以减少口吃程度33%-55%。不过氟哌啶醇由于有很强的副作用,很少用于口吃患者。利培酮和奥氮平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尚未批准这三种药物的任何一种用于口吃治疗。目前一些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如果结果顺利的话,不久FDA可能会批准第一种用于口吃的药物。另一种对减轻口吃有效的药物帕戈隆是一种特异性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调节药物。

  其他一些药物能够加重口吃,甚至引起不口吃的人口吃。这些药物包括一些多巴胺激动剂,例如利他能;以及一些特异性抗血清素重吸收类药物(SSRI),例如氟西汀和复苏乐。

  6.沉默疗法

  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口吃的矫正方法还有很多,除了对身体有损害的疗法之外,口吃患者都可以勇于尝试。许多口吃患者通过上面的一些方法,获得了语言新生。

4结巴是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1.遗传因素

  已有学者提出某些基因和口吃有关5。但是基因导致口吃这一假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

  2.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

  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在学龄前儿童当中,男童口吃的比例是女童的2倍。且女童口吃康复的比例高于男童。在五年级(大约11~12周岁)以后,男女口吃比例增大到4:1。家长在发现儿童有口吃症状后,应当立即带孩子找言语治疗医师就诊,不应拖延,更不应坐视不管、祈望口吃自动康复。

  有研究显示,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专家指出,由于左脑未能充分掌握让语言区域运作的时间性,左脑过度弥补这个缺失,令说话不能流畅。利用磁共振仪器扫描口吃人士的大脑时,研究发现,他们存在某个区域的活动或组织结构与说话正常的人士不同(如大脑皮层的语言侧化、中枢高级听觉区颞平面等异常,及前扣带回、前岛叶、基底核、小脑、边缘系统等活动异常)。

  3.心理原因

  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4.生理疾病

  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5结巴遗传吗

  口吃原因

  (1)生理原因。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

  (2)心理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3)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4)生理疾病。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矫治和预防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3)说话前不要乱想,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语速适当放缓,使表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