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对人体而言十分重要的器官,它就像一个派送员,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因此,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全身的许多器官和组织的运作都会受到影响。而现在,许多老年人都被冠心病困扰着,威胁着他们的健康。很多人都关心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冠心病患者是否能喝牛奶。
目录
1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1)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的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2)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克~400克。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3)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蛋白质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饮食宜清淡、低盐。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5)要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员发现大蒜和洋葱含有精油,这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标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体重2克的标准吃生洋葱,就可以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适量饮茶可防治冠心病。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有效的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功能。
(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含镁、铬、锌、钙、硒元素的食品。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铬丰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类、干酪、红糖等。铬能够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动物实验证明,微量铬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胆固醇。含锌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科学家认为锌铜比值可影响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如虾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钙含量增加,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当增加镁的摄入时,上述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消除。提高人们在钙的摄入量时,也就增加镁的摄入量。含硒较多的食物有牡蛎、鲜贝、虾皮、海虾、巴鱼等。补硒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脏。蔬菜和水果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凡绿色蔬菜或黄色蔬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猕猴桃、柑桔、柠檬和紫皮茄子含有丰富维生素C,应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
(7)忌烟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应当戒烟,减少饮酒量,当合并高脂血症时,应避免饮酒。并应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冠心病,我们知道冠心病是心脏疾病里面的一种,冠心病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文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2冠心病到底能喝牛奶吗
目前普遍认为,能降低血胆固醇的食物,均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牛奶中含有可以抑制人体肝脏合成胆固醇的物质。另外,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乳清酸,这两种物质均可以降低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由此可见,牛奶可以通过这两种作用,降低体内胆固醇,从而达到减缓冠心病发展的目的。
牛奶除了上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外,还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它每100毫升中含有3.3克蛋白质、130毫克的钙,而胆固醇含量很低,可谓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品,可作为补充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对50岁以后的人,骨钙丢失日趋严重,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
牛奶是营养佳品,除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铁、B族维生素等。有人担心喝牛奶会使血脂升高,原因是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实际上100克牛奶中,仅含胆固醇13毫克,而且牛奶中所含的钙质及胆碱尚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冠心病病人是可以喝牛奶的,特别是发酵的牛奶。酸奶中有一种因子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常吃酸奶有预防冠心病发作的作用。
讲了这么多,可见牛奶对冠心病患者是十分有益的。但虽说有益,多喝却也会对身体造成负担,特别是一些肠胃不好的人,本就不适合喝牛奶,不能因为牛奶对冠心病有益就多喝。另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有益于冠心病患者的食物,比如苹果,、枣子等,都可以适当地食用。
3冠心病的几种常见类型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并高发的心脏疾病,全名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在临床上多分为隐匿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心绞痛型、以及猝死型冠心病这五种类型。
隐匿型冠心病
该类型患者具有冠状动脉硬化的表现,冠状动脉硬化为类脂质在动脉内膜的沉积,并复合糖类的集聚,进而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的沉着,并在动脉中层形成病变。但病变较轻,侧支循环较好,或者患者因为痛阈值较高而感觉不到疼痛。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并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减少或中断,使得相应的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
又称为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肌的纤维化,心肌长期持久地供血不足,心肌组织因供血减少而缺乏营养,导致心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最终表现为心力衰竭。
心绞痛型冠心病
患者的冠状动脉较为狭窄,致使心肌负荷过大,引起心肌短暂缺血以及缺氧,在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几种症状的综合征。
猝死型冠心病
患者的心脏极易发生骤停,这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冠状动脉堵塞或者痉挛,引发心肌严重急性缺血,造成短暂但极为严重的心率失常,最终可能引发患者的猝死。
4心电图是最早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冠心病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冠心病知识方法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这种冠心病诊断方法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们都知道疾病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因此大家都应该要重视冠心病诊断知识的介绍。以上就是有关冠心病诊断知识的简单介绍了,希望这些诊断知识的介绍对大家了解冠心病会有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这种疾病。
5专家介绍冠心病患者生活禁忌
一、忌生气、发怒。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时,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二、忌超负荷运动。从老年人的客观实际出发,运动应量力而行。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肌每分钟需要3DO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大的体力活动,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达2000毫升左右。可见,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三、忌脱水。有些中老年人平时没有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等到渴了想喝水时,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了,故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由于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四、忌缺氧。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户外活动或有氧运动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时间的吸氧量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则易出现胸闷等症状。如果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经常对居室环境通风换气,当胸闷或心胸区有不适感时,立刻缓慢地深吸几口气。出现心绞痛时,除服用急救药外,应立刻深吸气,家中备有氧气瓶的则吸氧几分钟,可以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
五、忌严寒和炎热。严寒季节,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此外,寒冷还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所以,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动时,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刷牙、洗脸宜用温水:洗衣、洗菜时,不要将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血液循环量大幅度增多,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
六、忌烟酒。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
七、忌口腔不卫生。如果口腔不卫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兰阳性杆菌及链球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使小动脉发生痉挛或血栓,导致心肌梗死。
八、忌过饱。由于过饱时胃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时宜少食多餐,尤其晚餐只能吃到七八分饱。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